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74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包括超薄热管外管,所述超薄热管外管内等距阵列有沟渠状管道,所述沟渠状管道包括管壳和沟渠状内管,所述沟渠状内管滑动安装于管壳内,所述沟渠状内管的内壁环形等距阵列有凸起,相邻两组凸起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沟渠状内管内设置有流体层,所述超薄热管外管外形呈腰形结构设置,所述超薄热管外管内部两侧的管壳与超薄热管外管两侧同心设置,两组相邻所述管壳之间相切设置,所述管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蒸馏管和冷凝管,所述管壳、蒸馏管和冷凝管连通设置,所述管壳内滑动安装有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拨块,使解热功率提高,温差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薄热管
,具体涉及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
技术介绍
随着微电脑行业(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产品结构朝向更轻薄短小、而处理器更朝向高速、高功率的方向发展。然而在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其发热量所造成的问题日益严重,且电子元件发热量日益增加,为解决前述问题,许多被动式热传元件相继被提出,如:超薄热管、迴路热管、平板热管、蒸汽槽均热片与鳍片等。热管是一种具有高导热的散热装置,它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在热管的蒸发段,管芯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该热量为工作液体的蒸发潜热,蒸汽从蒸汽通道流向热管的冷凝段,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潜热,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液体回流到蒸发段,如此完成一个闭合循环,从而将大量的热量从加热段传到散热段。现有的热管制作工艺复杂,往往采用毛细结构直接置入,但管径口过小导致加工精确度和难度较大,效率低下;或先将芯体置入金属管壳中形成间隙,再向间隙中填入金属粉末,烧结使其在管壳表面形成毛细结构,但该方法无法形成所需形状(如线、或多支排列等)的毛细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内部采用沟渠管,提高真空环境下蒸馏水的毛细力,增快蒸发冷凝,使解热功率提高,温差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内部采用沟渠管,提高真空环境下蒸馏水的毛细力,增快蒸发冷凝,使解热功率提高,温差减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包括超薄热管外管,所述超薄热管外管内等距阵列有沟渠状管道,所述沟渠状管道包括管壳和沟渠状内管,所述沟渠状内管滑动安装于管壳内,所述沟渠状内管的内壁环形等距阵列有凸起,相邻两组凸起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沟渠状内管内设置有流体层。优选的,所述超薄热管外管外形呈腰形结构设置,所述超薄热管外管内部两侧的管壳与超薄热管外管两侧同心设置,两组相邻所述管壳之间相切设置。优选的,所述管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蒸馏管和冷凝管,所述管壳、蒸馏管和冷凝管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管壳内滑动安装有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拨块,所述推板和管壳间隙配合,且推板一侧和沟渠状内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管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拨块和滑槽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管壳管壁一侧开设有注液孔。优选的,所述超薄热管外管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封板。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设置,且凹槽的深度大于0.01mm且小于0.05mm。优选的,所述流体层通过两组封板密封于沟渠状内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超薄热管内部采用沟渠管,提高真空环境下蒸馏水的毛细力,增快蒸发冷凝,使解热功率提高,温差减小;2、在管壳内设置推板组件,将沟渠状内管的凹槽凸起加工成型后与推板固定连接后,拨动推板即可带动沟渠状内管在管壳内移动,便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的沟渠状管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的沟渠状管道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的沟渠状管道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超薄热管外管;2、沟渠状管道;201、管壳;202、沟渠状内管;203、凸起;204、凹槽;205、滑槽;3、流体层;4、蒸馏管;5、冷凝管;6、推板组件;601、推板;602、拨块;7、注液孔;8、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说明书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包括超薄热管外管1,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内等距阵列有沟渠状管道2,所述沟渠状管道2包括管壳201和沟渠状内管202,所述管壳201管壁一侧开设有注液孔7,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外形呈腰形结构设置,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内部两侧的管壳201与超薄热管外管1两侧同心设置,两组相邻所述管壳201之间相切设置,所述沟渠状内管202滑动安装于管壳201内,所述沟渠状内管202的内壁环形等距阵列有凸起203,相邻两组凸起203之间设置有凹槽204,所述凹槽204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设置,根据流体层3的质地决定凹槽204的截面,内部采用矩形截面状沟渠管,提高真空环境下蒸馏水的毛细力,增快蒸发冷凝,使解热功率提高,温差减小;且凹槽204的深度大于0.01mm且小于0.05mm,所述管壳201两侧开设有滑槽205,所述拨块602和滑槽205间隙配合,所述沟渠状内管202内设置有流体层3,所述流体层3通过两组封板8密封于沟渠状内管202内,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封板8。所述管壳201两端分别设置有蒸馏管4和冷凝管5,所述管壳201、蒸馏管4和冷凝管5连通设置,所述管壳201内滑动安装有推板组件6,所述推板组件6包括推板601,所述推板601两侧对称设置有拨块602,所述推板601和管壳201间隙配合,且推板601一侧和沟渠状内管202固定连接。实施例2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包括超薄热管外管1,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内等距阵列有沟渠状管道2,所述沟渠状管道2包括管壳201和沟渠状内管202,所述管壳201管壁一侧开设有注液孔7,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外形呈腰形结构设置,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内部两侧的管壳201与超薄热管外管1两侧同心设置,两组相邻所述管壳201之间相切设置,所述沟渠状内管202滑动安装于管壳201内,所述沟渠状内管202的内壁环形等距阵列有凸起203,相邻两组凸起203之间设置有凹槽204,所述凹槽204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设置,根据流体层3的质地决定凹槽204的截面状,内部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包括超薄热管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内等距阵列有沟渠状管道(2),所述沟渠状管道(2)包括管壳(201)和沟渠状内管(202),所述沟渠状内管(202)滑动安装于管壳(201)内,所述沟渠状内管(202)的内壁环形等距阵列有凸起(203),相邻两组凸起(203)之间设置有凹槽(204),所述沟渠状内管(202)内设置有流体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包括超薄热管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内等距阵列有沟渠状管道(2),所述沟渠状管道(2)包括管壳(201)和沟渠状内管(202),所述沟渠状内管(202)滑动安装于管壳(201)内,所述沟渠状内管(202)的内壁环形等距阵列有凸起(203),相邻两组凸起(203)之间设置有凹槽(204),所述沟渠状内管(202)内设置有流体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外形呈腰形结构设置,所述超薄热管外管(1)内部两侧的管壳(201)与超薄热管外管(1)两侧同心设置,两组相邻所述管壳(201)之间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201)两端分别设置有蒸馏管(4)和冷凝管(5),所述管壳(201)、蒸馏管(4)和冷凝管(5)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凹齿式沟渠状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201)内滑动安装有推板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道伟马力雷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