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439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包括踏焊机本体,连接在地面上;还包括:第一承托件,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的工作台上,在靠背支架的一端形成三个支撑点;以及第二承托件,底部支撑在所述地面上,与所述踏焊机本体隔开一端距离,顶部用于托住所述靠背支架的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点,并且所述第二承托件和所述靠背支架之间的第一接触处,与所述第一承托件和所述靠背支架之间的第二接触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克服了靠背支架的平行度较差,造成了与靠背板点焊时,各个焊点,焊接的效果不均衡,局部结构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了靠背支架的平行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钢管椅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钢管椅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需要焊接,比如将靠背板焊接到靠背支架上,通常采用踏焊机进行焊接,踏焊机又称点焊机,有单焊头和多焊头之分,靠背板与靠背支架点焊时,采用多焊头点焊机,使得靠背板与靠背支架之间焊接的更加牢固;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由于靠背支架为近似“U”形结构,而且较长,点焊时,一端伸入踏焊机中,将靠背板放置在靠背支架上,进行点焊,但是靠背支架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由于点焊时会出现轻微跳动,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握住,使得靠背支架的平行度难以保证,导致与靠背板点焊时,各个焊点,焊接的效果不均衡,局部结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靠背支架的平行度较差,造成了与靠背板点焊时,各个焊点,焊接的效果不均衡,局部结构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包括踏焊机本体,连接在地面上;还包括:第一承托件,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的工作台上,在靠背支架的一端形成三个支撑点;以及第二承托件,底部支撑在所述地面上,与所述踏焊机本体隔开一端距离,顶部用于托住所述靠背支架的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点,并且所述第二承托件和所述靠背支架之间的第一接触处,与所述第一承托件和所述靠背支架之间的第二接触处,在同一水平面上。r>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托件为三块长方体形板材,分别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的工作台上,每块所述长方体形板材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靠背支架的形状相匹配,与所述靠背支架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托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具有两个第二凹槽;两个T形螺杆,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两个内螺纹套,分别连接在所述T形螺杆上;两个第二支撑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套的底部;工字形支架,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以及四个万向轮,连接在所述工字形支架的下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地面接触;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靠背支架的形状相匹配,与所述靠背支架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与相关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有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在靠背支架上形成五个支撑点,使得靠背支架,不但能够被可靠地定位,而且定位的平行度更好,相对而言,与靠背板焊接的效果更好,稳定性好;从而克服了靠背支架的平行度较差,造成了与靠背板点焊时,各个焊点,焊接的效果不均衡,局部结构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了靠背支架的平行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靠背支架,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承托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承托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承托件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0.第一承托件,20.第二承托件,300.踏焊机本体,400.靠背支架,11.第一凹槽,21.第一支撑板,211.第二凹槽,22.T形螺杆,23.内螺纹套,24.第二支撑板,25.工字形支架,2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靠背支架的平行度较差,造成了与靠背板点焊时,各个焊点,焊接的效果不均衡,局部结构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提高了靠背支架的平行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一: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包括踏焊机本体300,连接在地面上;还包括:第一承托件10,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300的工作台上,在靠背支架400的一端形成三个支撑点;以及第二承托件20,底部支撑在所述地面上,与所述踏焊机本体300隔开一端距离,顶部用于托住所述靠背支架400的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点,并且所述第二承托件20和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的第一接触处,与所述第一承托件10和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的第二接触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具体来说,实施时,通过设置有第一承托件10和第二承托件20,在靠背支架400上形成五个支撑点,使得靠背支架400,不但能够被可靠地定位,而且定位的平行度更好,相对而言,靠背支架400与靠背板500焊接的效果更好,稳定性好;从而克服了靠背支架的平行度较差,造成了与靠背板点焊时,各个焊点,焊接的效果不均衡,局部结构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了靠背支架的平行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下面针对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踏焊机本体300,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比如DN-40×3型靠背椅多点焊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通过靠背支架400和靠背板500的结构,选择、设置踏焊机本体300,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中,所述第一承托件10为三块长方体形板材,分别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300的工作台上,每块所述长方体形板材上,具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靠背支架400的形状相匹配,与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实施时,三块长方体形板材,分别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300的工作台上,安装、拆卸较方便;第一凹槽11与所述靠背支架400的形状相匹配,比如靠背支架400,采用空心方钢折弯,折弯后形成近似“U”形结构,则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为四方形,与靠背支架400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起到了定位靠背支架400的作用,而且不影响靠背支架400的取放;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4、图5中,所述第二承托件20包括:第一支撑板21,上表面具有两个第二凹槽211;两个T形螺杆22,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下表面上;两个内螺纹套23,分别连接在所述T形螺杆22上;两个第二支撑板24,分别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套23的底部;工字形支架25,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4的下表面上;以及四个万向轮26,连接在所述工字形支架25的下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地面接触;所述第二凹槽211与所述靠背支架400的形状相匹配,与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实施时,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为一段长条状板材,上表面铣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包括踏焊机本体(300),连接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承托件(10),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300)的工作台上,在靠背支架(400)的一端形成三个支撑点;/n以及第二承托件(20),底部支撑在所述地面上,与所述踏焊机本体(300)隔开一端距离,顶部用于托住所述靠背支架(400)的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点,并且所述第二承托件(20)和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的第一接触处,与所述第一承托件(10)和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的第二接触处,在同一水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包括踏焊机本体(300),连接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承托件(10),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300)的工作台上,在靠背支架(400)的一端形成三个支撑点;
以及第二承托件(20),底部支撑在所述地面上,与所述踏焊机本体(300)隔开一端距离,顶部用于托住所述靠背支架(400)的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点,并且所述第二承托件(20)和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的第一接触处,与所述第一承托件(10)和所述靠背支架(400)之间的第二接触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椅用高效稳定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件(10)为三块长方体形板材,分别连接在所述踏焊机本体(300)的工作台上,每块所述长方体形板材上,具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咏杰许良菁林华端周锡华严兴文高显国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咏柽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