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其结构包括桌面、底座、第一电机、转动盘、第一转动臂、第二电机、第二转动臂、第三电机、电焊组件、电焊头、控制面板、电源线和平稳出料机构,该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通过设置了平稳出料机构,焊接完成后开启微电机,使其通过两个皮带轮带动输送带进行输送,将上端焊接完成后的部件输送至右侧,同时两排对称安装的滚轮辅助压紧焊接部件使其平稳送出,解决了当两个零部件刚刚焊接完时,焊接处还未完全冷却紧固,若此时匆忙拿起一端会使连接处轻微弯曲变形,导致焊接失败的问题,达到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
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工业机器人零部件需要进行焊接连接时要用到实验台。当两个零部件刚刚焊接完时,焊接处还未完全冷却紧固,若此时匆忙拿起一端会使连接处轻微弯曲变形,导致焊接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解决了当两个零部件刚刚焊接完时,焊接处还未完全冷却紧固,若此时匆忙拿起一端会使连接处轻微弯曲变形,导致焊接失败的问题,达到固定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包括桌面、底座、第一电机、转动盘、第一转动臂、第二电机、第二转动臂、第三电机、电焊组件、电焊头、控制面板、电源线和平稳出料机构,所述桌面上端后部与底座竖直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端,并且第一电机输出轴与转动盘紧固,所述第一转动臂底部通过转轴与转动盘进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臂右侧,并且第二电机输出轴紧固在第一转动臂和转动盘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转动臂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转动臂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平稳出料机构固定在桌面上端中部,所述平稳出料机构由放置板、安装斜杆、导向块、安装杆、微电机、第一皮带轮、输送带、第二皮带轮、凹槽、弹簧、固定框和滚轮组成,所述放置板固定在桌面上端中部,所述安装斜杆左右两侧分别与桌面和放置板紧固,所述导向块竖直固定在放置板上端中部,所述安装杆紧固在放置板上端右侧,所述微电机安装于放置板后部,并且微电机输出轴通过转动杆与第一皮带轮圆心处紧固,所述输送带内侧两端分别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转轴与放置板内部右侧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凹槽开设于安装杆中部,所述弹簧头尾两端分别与凹槽和固定框进行紧固,所述滚轮通过转轴与固定框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微电机通过控制面板与电源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机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臂后部上端,并且第三电机输出轴紧固在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处,所述电焊组件紧固在第二转动臂右侧,所述电焊头垂直固定在电焊组件底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第一电机后部,所述电源线紧密伸入控制面板左侧,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电焊组件均通过控制面板与电源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底部面积占桌面上端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并且相互平行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斜杆设置有两个,并且倾斜角度为30度。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设置有两个,并且倾斜角度为45度。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深度占安装杆厚度的百分之八十。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呈C字形状,并且左侧夹角为90度。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与凹槽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为高碳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外圈为橡胶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平稳出料机构,焊接完成后开启微电机,使其通过两个皮带轮带动输送带进行输送,将上端焊接完成后的部件输送至右侧,同时两排对称安装的滚轮辅助压紧焊接部件使其平稳送出,解决了当两个零部件刚刚焊接完时,焊接处还未完全冷却紧固,若此时匆忙拿起一端会使连接处轻微弯曲变形,导致焊接失败的问题,达到固定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焊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平稳出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输送带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滚轮结构示意图。图中:桌面-1、底座-2、第一电机-3、转动盘-4、第一转动臂-5、第二电机-6、第二转动臂-7、第三电机-8、电焊组件-9、电焊头-10、控制面板-11、电源线-12、平稳出料机构-13、放置板-131、安装斜杆-132、导向块-133、安装杆-134、微电机-135、第一皮带轮-136、输送带-137、第二皮带轮-138、凹槽-139、弹簧-1310、固定框-1311、滚轮-13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包括桌面1、底座2、第一电机3、转动盘4、第一转动臂5、第二电机6、第二转动臂7、第三电机8、电焊组件9、电焊头10、控制面板11、电源线12和平稳出料机构13,桌面1上端后部与底座2竖直固定,第一电机3竖直固定在底座2上端,并且第一电机3输出轴与转动盘4紧固,第一转动臂5底部通过转轴与转动盘4进行转动配合,第二电机6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臂5右侧,并且第二电机6输出轴紧固在第一转动臂5和转动盘4转动连接处,第二转动臂7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转动臂5进行转动配合,平稳出料机构13固定在桌面1上端中部,平稳出料机构13由放置板131、安装斜杆132、导向块133、安装杆134、微电机135、第一皮带轮136、输送带137、第二皮带轮138、凹槽139、弹簧1310、固定框1311和滚轮1312组成,放置板131固定在桌面1上端中部,安装斜杆132左右两侧分别与桌面1和放置板131紧固,导向块133竖直固定在放置板131上端中部,安装杆134紧固在放置板131上端右侧,微电机135安装于放置板131后部,并且微电机135输出轴通过转动杆与第一皮带轮136圆心处紧固,输送带137内侧两端分别与第一皮带轮136和第二皮带轮138进行转动配合,第二皮带轮138通过转轴与放置板131内部右侧进行转动配合,凹槽139开设于安装杆134中部,弹簧1310头尾两端分别与凹槽139和固定框1311进行紧固,滚轮1312通过转轴与固定框1311进行转动配合,微电机135通过控制面板11与电源线12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电机8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臂5后部上端,并且第三电机8输出轴紧固在第一转动臂5和第二转动臂7转动连接处,电焊组件9紧固在第二转动臂7右侧,电焊头10垂直固定在电焊组件9底部,控制面板11设置在第一电机3后部,电源线12紧密伸入控制面板11左侧,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8和电焊组件9均通过控制面板11与电源线12电连接。其中,所述放置板131底部面积占桌面1上端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并且相互平行安装。其中,所述安装斜杆132设置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包括桌面(1)、底座(2)、第一电机(3)、转动盘(4)、第一转动臂(5)、第二电机(6)、第二转动臂(7)、第三电机(8)、电焊组件(9)、电焊头(10)、控制面板(11)和电源线(12),所述桌面(1)上端后部与底座(2)竖直固定,所述第一电机(3)竖直固定在底座(2)上端,并且第一电机(3)输出轴与转动盘(4)紧固,所述第一转动臂(5)底部通过转轴与转动盘(4)进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6)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臂(5)右侧,并且第二电机(6)输出轴紧固在第一转动臂(5)和转动盘(4)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转动臂(7)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转动臂(5)进行转动配合;/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稳出料机构(13),所述平稳出料机构(13)固定在桌面(1)上端中部,所述平稳出料机构(13)由放置板(131)、安装斜杆(132)、导向块(133)、安装杆(134)、微电机(135)、第一皮带轮(136)、输送带(137)、第二皮带轮(138)、凹槽(139)、弹簧(1310)、固定框(1311)和滚轮(1312)组成,所述放置板(131)固定在桌面(1)上端中部,所述安装斜杆(132)左右两侧分别与桌面(1)和放置板(131)紧固,所述导向块(133)竖直固定在放置板(131)上端中部,所述安装杆(134)紧固在放置板(131)上端右侧,所述微电机(135)安装于放置板(131)后部,并且微电机(135)输出轴通过转动杆与第一皮带轮(136)圆心处紧固,所述输送带(137)内侧两端分别与第一皮带轮(136)和第二皮带轮(138)进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皮带轮(138)通过转轴与放置板(131)内部右侧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凹槽(139)开设于安装杆(134)中部,所述弹簧(1310)头尾两端分别与凹槽(139)和固定框(1311)进行紧固,所述滚轮(1312)通过转轴与固定框(1311)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微电机(135)通过控制面板(11)与电源线(1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实验台,包括桌面(1)、底座(2)、第一电机(3)、转动盘(4)、第一转动臂(5)、第二电机(6)、第二转动臂(7)、第三电机(8)、电焊组件(9)、电焊头(10)、控制面板(11)和电源线(12),所述桌面(1)上端后部与底座(2)竖直固定,所述第一电机(3)竖直固定在底座(2)上端,并且第一电机(3)输出轴与转动盘(4)紧固,所述第一转动臂(5)底部通过转轴与转动盘(4)进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6)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臂(5)右侧,并且第二电机(6)输出轴紧固在第一转动臂(5)和转动盘(4)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转动臂(7)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转动臂(5)进行转动配合;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稳出料机构(13),所述平稳出料机构(13)固定在桌面(1)上端中部,所述平稳出料机构(13)由放置板(131)、安装斜杆(132)、导向块(133)、安装杆(134)、微电机(135)、第一皮带轮(136)、输送带(137)、第二皮带轮(138)、凹槽(139)、弹簧(1310)、固定框(1311)和滚轮(1312)组成,所述放置板(131)固定在桌面(1)上端中部,所述安装斜杆(132)左右两侧分别与桌面(1)和放置板(131)紧固,所述导向块(133)竖直固定在放置板(131)上端中部,所述安装杆(134)紧固在放置板(131)上端右侧,所述微电机(135)安装于放置板(131)后部,并且微电机(135)输出轴通过转动杆与第一皮带轮(136)圆心处紧固,所述输送带(137)内侧两端分别与第一皮带轮(136)和第二皮带轮(138)进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皮带轮(138)通过转轴与放置板(131)内部右侧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凹槽(139)开设于安装杆(134)中部,所述弹簧(1310)头尾两端分别与凹槽(139)和固定框(1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红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