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9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组成整个匣钵罩的碳化硅制成的前后匣板、左右匣板及一个顶盖,每两个相邻的前后匣板与左右匣板之间通过对应位置的拼接块与拼街槽进行扣合连接,每个匣板与顶盖通过对应的拼街槽及顶盖上带有外边沿的拼接块进行扣接;四个匣板与顶盖的组合使得整个匣钵罩的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生产成本较低,并且在装卸烧造物料工序方面,抓放操作变的较为方便;工时利用率较高、使用次数提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
技术介绍
匣钵通常用做冶炼与烧造, 一般的很多匣钵均采用整体成型,不但在成型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导致浪费过多的生产制造成本;尤其是在装卸烧造物 料工序方面,由于匣钵罩比较固定的结构,使得在烧造生产中的抓放操作变的 较为麻烦。因此, 一般的匣钵罩存在着操作不方便、工时利用率较低、使用次 数受限制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整 体结构不牢固、工时利用率较低、不方便抓放操作、使用次数受限制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包括用来组成整个匣钵罩的碳化硅制成的前、 后匣板、左、右匣板及一个顶盖,每两个相邻的前后匣板与左右匣板之间通过 对应位置的拼接块与拼街槽进行扣合连接,每个匣板与顶盖通过对应的拼街槽 及顶盖上带有外边沿的拼接块进行扣接;前后匣板、左右匣板及顶盖的组合使 得整个匣钵罩的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本技术所述的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的有益效果为生产成本较低,并 且在装卸烧造物料工序方面,抓放操作变的较为方便;工时利用率较高、使用 次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5%以上。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l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的整体结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的顶盖示意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的前、后匣板示意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的左、右匣板示意图。 图中1、前后匣板;2、内腔;3、拼接块;4、拼街槽;5、顶盖;6、外边沿;7、 左右匣才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卜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包括用来 组成整个匣钵罩的碳化硅制成的前、后匣板l、左、右匣板7及一个顶盖5,每 两个相邻的前、后匣板1与左、右匣板7之间通过对应位置的拼接块3与拼街 槽4进行扣合连接,每个匣板与顶盖5通过对应的拼街槽4及顶盖5上带有外 边沿6的拼接块3进行扣接,外边沿6有利于在烧造生产时的抓放方便操作; 前、后匣板1、左、右匣板7及顶盖5的组合使得整个匣钵罩的内部形成一个 内腔2。权利要求1、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包括前后匣板、左右匣板及一个顶盖,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匣板之间通过对应位置的拼接块与拼街槽进行扣合连接,每个匣板与顶盖通过对应的拼街槽及顶盖拼接块进行扣接,四个匣板与顶盖的组合使整个匣钵罩的内部形成一个内腔,顶盖上带有外边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组成整个匣钵罩的碳化硅制成的前后匣板、左右匣板及一个顶盖,每两个相邻的前后匣板与左右匣板之间通过对应位置的拼接块与拼街槽进行扣合连接,每个匣板与顶盖通过对应的拼街槽及顶盖上带有外边沿的拼接块进行扣接;四个匣板与顶盖的组合使得整个匣钵罩的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生产成本较低,并且在装卸烧造物料工序方面,抓放操作变的较为方便;工时利用率较高、使用次数提高。文档编号F27D5/00GK201069314SQ20072015121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杰 陈 申请人:九江和平窑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装式碳化硅匣钵罩,包括前后匣板、左右匣板及一个顶盖,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匣板之间通过对应位置的拼接块与拼街槽进行扣合连接,每个匣板与顶盖通过对应的拼街槽及顶盖拼接块进行扣接,四个匣板与顶盖的组合使整个匣钵罩的内部形成一个内腔,顶盖上带有外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和平窑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