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属于皮带机领域;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提高工效的制作轴承调整垫的专用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水平的设有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可旋转的固定轮、夹紧轮和侧轮,固定轮、夹紧轮和侧轮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固定轮和夹紧轮用于夹紧扁钢,侧轮用于向扁钢进行距离可调节的挤压,在扁钢的移动下使扁钢产生弯曲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轴承调整垫的加工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
本技术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属于皮带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滚筒装配时,一端为固定端轴承座,另一端为活动端轴承座。固定端座体内轴承两侧,均设置有轴承调整垫。如图2所示,调整垫的作用是用来调整轴承轴向游隙,其实就是调整轴承与座体、轴承与端盖之间的相对位置,使轴在运转的时候平稳。通用调整垫外径范围约为270mm-580mm,内径范围约为250mm-530mm,厚度为5mm和8mm。其特点是:壁薄,厚度小,极易变形,造成加工过程中夹紧困难。常用的加工方法是:板材下料——车外圆——钻孔(或割孔)——车内孔——切断。这样的加工方式太过于笨重,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费时费力,成本过高,极不经济,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提高工效的制作轴承调整垫的专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水平的设有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可旋转的固定轮、夹紧轮和侧轮,固定轮、夹紧轮和侧轮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固定轮和夹紧轮用于夹紧扁钢,侧轮用于向扁钢进行距离可调节的挤压,在扁钢的移动下使扁钢产生弯曲变形。优选的,所述固定轮、所述夹紧轮和所述侧轮同形。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长孔、圆孔和第二长孔,所述固定轮通过传动轴穿过圆孔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夹紧轮通过传动轴穿过第一长孔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侧轮通过传动轴穿过第二长孔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长孔的长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长孔的中心至所述圆孔的圆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所述第一长孔的长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长孔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包括轴本体,轴本体的一端为螺纹端,轴本体的另一侧上设有卡槽,螺纹端和卡槽之间设有矩形块,在卡槽所在的一侧上矩形块相邻设有轴肩,在轴肩和卡槽之间套有轴承,轴承的内圈通过轴用挡圈固定在轴本体上,轴承的外圈通过孔用挡圈固定在所述固定轮、所述夹紧轮和所述侧轮的内侧上。优选的,还包括顶丝,与所述夹紧轮和所述侧轮相连的传动轴的矩形块设有盲孔,盲孔与顶丝螺纹相连,顶丝用于使所述夹紧轮沿所述第一长孔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使所述侧轮沿所述第二长孔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优选的,所述顶丝包括顶丝固定块、卡板和顶丝本体,顶丝本体包括依序相连的四方头、螺纹杆、轴颈和半球端,卡板为一带豁口的圆板,圆板的外围加工有外螺纹,卡板套在轴颈上,卡板与所述盲孔螺纹相连,顶丝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底板上,螺纹杆与顶丝固定块螺纹相连,顶丝的移动带动所述传动轴的移动,带动所述夹紧轮和所述侧轮的移动。优选的,所述夹紧轮上设有手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用扁钢代替板材,材料节约显著。2、本技术代替普通车削加工,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节电节能。3、本技术改进了传统顶丝结构,实现可进可退功能,且省去了导轨,适用于狭小空间安装,缩小工件体积,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带式输送机的装配图。图2为调整垫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传动轴的侧视结构图。图8为顶丝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卡板的侧视结构图。图中,1-固定轮,2-夹紧轮,3-底板,4-顶丝固定块,5-顶丝,6-手柄,7-轴承,8-侧轮,9-传动轴,10-螺母,11-沟槽,12-扁钢,13-螺钉,14-孔用挡圈,15-轴用挡圈,16-挡盖,17-垫片,19-卡板,31-第一长孔,32-圆孔,33-第二长孔,51-四方头,52-螺纹杆,53-轴颈,54-半球端,91-螺纹端,92-矩形块,93-卡槽,94-盲孔,95-轴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包括底板3,底板3上水平的设有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可旋转的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沟槽11,固定轮1和夹紧轮2用于夹紧扁钢12,侧轮8用于向扁钢12进行距离可调节的挤压,在扁钢12的移动下使扁钢12产生弯曲变形。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同形,它们的内侧都设有用来固定的卡槽。夹紧轮2上设有手柄6,用来转动夹紧轮2。如图5所示,底板3上设有第一长孔31、圆孔32和第二长孔33,固定轮1通过传动轴9穿过圆孔32固定在底板3上,夹紧轮2通过传动轴9穿过第一长孔31固定在底板3上,侧轮8通过传动轴9穿过第二长孔33固定在底板3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长孔31的长轴的延长线与第一长孔31的中心至圆孔32的圆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第一长孔31的长轴的延长线与第二长孔22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如图4、图6和图7所示,传动轴9包括轴本体,轴本体的一端为螺纹端91,轴本体的另一侧上设有卡槽93,螺纹端91和卡槽93之间设有矩形块92,矩形块92为轴本体的一部分,在卡槽93所在的一侧上矩形块92相邻设有轴肩95,在轴肩95和卡槽93之间套有轴承7,轴承7的内圈通过轴用挡圈15固定在轴本体上,轴承7的外圈通过孔用挡圈14固定在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的内侧上。在远离轴肩95的一侧,轴承7还装有挡盖16,能够遮挡灰尘,保护轴承。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还包括顶丝5,利用顶丝5来移动夹紧轮2和侧轮8。与夹紧轮2和侧轮8相连的传动轴9的矩形块92设有盲孔94,盲孔与顶丝5螺纹相连,顶丝5用于使夹紧轮2沿第一长孔31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使侧轮8沿第二长孔22的长轴方向上移动。如图8、图9、图10所示,顶丝5包括顶丝固定块4、卡板19和顶丝本体,顶丝本体包括依序相连的四方头51、螺纹杆52、轴颈53和半球端54,卡板19为一带豁口的圆板,圆板的外围加工有外螺纹,卡板19套在轴颈53上,卡板19与盲孔94螺纹相连,顶丝固定块4固定在底板3上,螺纹杆52与顶丝固定块4螺纹相连,顶丝5的移动带动传动轴9的移动,带动夹紧轮2和侧轮8的移动。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进一步说明:将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使用传动轴9穿过各自对应孔眼,使用螺母10和垫片将传动轴9固定,将顶丝本体穿过顶丝固定块4,将卡板19套在轴颈53上,再将半球端放置在盲孔94内,最后旋紧卡板19。这样,顶丝5和传动轴9连接为一体。将扁钢12卡入到固定轮1和的沟槽中,利用扳手旋转顶丝5的四方头51使夹紧轮2夹紧扁钢12,转动手柄6,扁钢12向前移动,根据需要制作的调整垫的外形尺寸,利用扳手旋转顶5的四方头51逐步调整夹紧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底板(3)上水平的设有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可旋转的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沟槽(11),固定轮(1)和夹紧轮(2)用于夹紧扁钢(12),侧轮(8)用于向扁钢(12)进行距离可调节的挤压,在扁钢(12)的移动下使扁钢(12)产生弯曲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底板(3)上水平的设有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可旋转的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固定轮(1)、夹紧轮(2)和侧轮(8)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沟槽(11),固定轮(1)和夹紧轮(2)用于夹紧扁钢(12),侧轮(8)用于向扁钢(12)进行距离可调节的挤压,在扁钢(12)的移动下使扁钢(12)产生弯曲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轮(1)、所述夹紧轮(2)和所述侧轮(8)同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设有第一长孔(31)、圆孔(32)和第二长孔(33),所述固定轮(1)通过传动轴(9)穿过圆孔(32)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夹紧轮(2)通过传动轴(9)穿过第一长孔(31)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侧轮(8)通过传动轴(9)穿过第二长孔(33)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孔(31)的长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长孔(31)的中心至所述圆孔(32)的圆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所述第一长孔(31)的长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长孔(33)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调整垫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9)包括轴本体,轴本体的一端为螺纹端(91),轴本体的另一侧上设有卡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文化,魏建忠,郭超,原宇辰,宋站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