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7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主要涉及车床夹具领域。包括安装座,所述限位块一侧设有套壳,所述套壳内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贯穿套壳外壁且设有驱动螺母,所述套壳内滑动设有滑板,所述螺杆贯穿滑板且与滑板螺纹连接,所述套壳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滑板一侧靠近边缘处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穿过通孔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套壳的一侧为弧形面,所述连接板上开有条形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条形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手动涨紧以固定零件,定位准确,无需调整机床动力,且操作方便,能清楚的把握紧固力度,防止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床夹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
技术介绍
机床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位置以便于接受加工或者检测的装置。夹具又可以分为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通用夹具适应性虽强,但是效率较低;专用夹具虽然对大部分零件适应性较差,但是效率更高,经过改进之后,对该类零件也可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薄壁类零件在当今航空、汽车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薄壁类零件的内、外直径差非常小,夹具装夹比较困难,极易产生变形,加工难度比较大。目前对于薄壁类零件,通常是夹持零件的外圆或者内孔来实现加工,如三爪卡盘,虽然三爪卡盘具有制造简单、装夹方便的特点,但是对于薄壁类零件,三爪卡盘的夹持力度加大,夹持薄壁类零件时极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精度难以保证。目前已有的薄壁类零件专用夹具,多是将夹具的驱动机构与机床的驱动机构连接,由机床来进行驱动从而将零件固定在夹具上,但是一般机床的驱动力度较大,这样即使是使用专用夹具来对零件进行夹持,机床较大的驱动力还是会夹伤零件,或是将零件涨开,而如果特意将机床的动力调小,那么在加工完薄壁类零件后,还要想着将机床的动力调整回去,不然在加工其他零件时,就会因为动力较小而导致零件加工时脱落,不方便灵活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它通过手动涨紧以固定零件,定位准确,无需调整机床动力,且操作方便,能清楚的把握紧固力度,防止零件损坏。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车床安装连接,所述安装座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设有套壳,所述套壳内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贯穿套壳外壁且设有驱动螺母,所述套壳内滑动设有滑板,所述螺杆贯穿滑板且与滑板螺纹连接,所述套壳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滑板一侧靠近边缘处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穿过通孔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套壳的一侧为弧形面,所述连接板上开有条形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条形通孔,所述连接板能绕限位杆转动,且所述限位杆能在条形通孔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套壳外壁上且支撑板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表面与支撑板侧面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滑块、支撑板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凸字形滑槽,所述滑块为凸字形滑块。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滑块,且所述滑块能在固定杆上滑动,所述固定杆外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滑块一侧与滑槽内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截面为锥形,所述限位块靠近套壳一端的直径小于限位块靠近安装座一端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不少于3个。进一步的,所述套壳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滑板截面也为多边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与套壳截面的边数相等。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夹具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车床安装连接,使得夹具整体与车床可拆卸,且车床的主轴带动安装座转动,使得夹具带着零件转动,从而对薄壁类零件进行车削加工,需要加工薄壁类零件时,只需要将安装座固定到车床上即可,当该批次薄壁类零件加工完毕,需要加工其他零件时,只需将安装座从车床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对车床做其他调整,更加灵活,且切换起来方便快捷;2、将夹具整体通过安装座与车床固定连接后,将零件套在支撑板外,且一端抵在限位块上,然后通过扳手摇柄转动驱动螺母,使螺杆转动,从而使滑板在套壳内滑动,滑板向远离限位块的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板绕限位杆转动的同时向套壳外伸出,将支撑板向远离套壳的方向顶起,且支撑板底部与连接板铰接,调整支撑板的角度使支撑板顶部的弧形面与零件的弧形内壁贴合,继续转动驱动螺母直到支撑板撑起将零件完全固定为止,相较于传统车床驱动的夹具,本专利通过手动调整来夹持固定,防止车床动力过大导致夹具将零件夹伤,且手动紧固保证紧固力度完全在工人的控制范围内,也省去了切换加工零件时也要调整车床动力的麻烦,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剖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剖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2中A部放大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3中C部放大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安装座;2、限位块;3、套壳;4、螺杆;5、驱动螺母;6、滑板;7、通孔;8、连接板;9、支撑板;10、条形通孔;11、限位杆;12、滑槽;13、滑块;14、支撑杆;15、固定杆;16、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是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主体结构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与车床安装连接,将安装座1通过螺栓与主轴转盘固定,或者通过卡爪夹持安装座1来进行固定连接,不需要对机床的转盘进行拆卸改装,提高加工类型的切换效率,所述安装座1一侧设有限位块2,将零件的端部紧靠限位块2,用于定位零件的端面,便于批量加工,所述限位块2一侧设有套壳3,所述套壳3内通过轴承转动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远离限位块2的一端贯穿套壳3外壁且设有驱动螺母5,通过一带有扳手的摇柄转动驱动螺母5,从而使螺杆4转动,所述套壳3内滑动设有滑板6,所述螺杆4贯穿滑板6且与滑板6螺纹连接,通过螺杆4的转动带动滑板6在套壳3内移动,所述套壳3侧壁上开有通孔7,所述滑板6一侧靠近边缘处铰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另一端穿过通孔7铰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远离套壳3的一侧为弧形面,支撑板9的弧形面曲率与薄壁类零件的内壁曲率相同,使支撑板9表面与零件内壁更加贴合,支撑更加牢固,所述连接板8上开有条形通孔10,所述通孔7内设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穿过条形通孔10,所述连接板8能绕限位杆11转动,且所述限位杆11能在条形通孔10内滑动,通孔7的大小要保证连接板8绕限位杆11转动时,连接板8的端部既能带动支撑板9收回套壳3外侧,也能撑起支撑板9到与零件内壁贴合,同样的,条形通孔10的长度也要保证连接板8能实现上述功能;初始状态下,滑板6位于套壳3内靠近限位块2的位置,将薄壁类零件套在套壳3外并将端部抵在限位块2上后,使用带有扳手的摇柄转动驱动螺母5,使滑板6向远离限位块2的方向移动,此时滑板6带动连接板8从通孔7处向套壳3外伸出,由于限位杆11的作用,连接板8在伸出的同时绕限位杆11转动,从而将支撑板9向远离套壳3的方向顶起,然后调整支撑板9的角度,使支撑板9顶部的弧形面与零件内壁贴合,继续转动驱动螺母5,直到支撑板9将零件涨紧固定为止,防止夹具由车床驱动时,由于车床动力过大而将零件夹变形或涨变形,使整个夹持力度可控,且夹具体与车床主轴可拆卸,能实现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与车床安装连接,所述安装座(1)一侧设有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一侧设有套壳(3),所述套壳(3)内转动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远离限位块(2)的一端贯穿套壳(3)外壁且设有驱动螺母(5),所述套壳(3)内滑动设有滑板(6),所述螺杆(4)贯穿滑板(6)且与滑板(6)螺纹连接, 所述套壳(3)侧壁上开有通孔(7),所述滑板(6)一侧靠近边缘处铰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另一端穿过通孔(7)铰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远离套壳(3)的一侧为弧形面,所述连接板(8)上开有条形通孔(10),所述通孔(7)内设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穿过条形通孔(10),所述连接板(8)能绕限位杆(11)转动,且所述限位杆(11)能在条形通孔(10)内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与车床安装连接,所述安装座(1)一侧设有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一侧设有套壳(3),所述套壳(3)内转动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远离限位块(2)的一端贯穿套壳(3)外壁且设有驱动螺母(5),所述套壳(3)内滑动设有滑板(6),所述螺杆(4)贯穿滑板(6)且与滑板(6)螺纹连接,所述套壳(3)侧壁上开有通孔(7),所述滑板(6)一侧靠近边缘处铰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另一端穿过通孔(7)铰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远离套壳(3)的一侧为弧形面,所述连接板(8)上开有条形通孔(10),所述通孔(7)内设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穿过条形通孔(10),所述连接板(8)能绕限位杆(11)转动,且所述限位杆(11)能在条形通孔(10)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3)外壁上且支撑板(9)两侧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滑动设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表面与支撑板(9)侧面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两端分别与滑块(13)、支撑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小花温晓妮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