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污型医用涂布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纺布制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耐污型医用涂布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根据CN108060585A一种高强度医用涂布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当无纺布在丙酮溶液内浸泡完成后,需要用大量的去离子水进行冲洗,大量的使用去离子水,需要有较多的去离子水储量,但是去离子水长期大量保存容易滋生细菌,会进一步污染冲洗的无纺布,同时去离子水制作效率较低,为了使去离子水得到有效的利用,需要对冲洗后的去离子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现有技术中,冲洗后的去离子水无法进行快速的处理和循环使用,这也使得冲洗工艺过程中使用去离子水的量较多,成本较高的原因等问题。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污型医用涂布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向甲基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中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云母粉、甲壳质、细菌纤维素、二苯甲酮溶液、芦荟提取物后,搅拌得到涂料;/nS2:将无纺布(21)样品浸泡于丙酮溶液中30-40min后,通过自动清洗机中的去离子水自动对无纺布(21)进行冲洗,同时挤出无纺布(21)中多余的水分,取出烘干备用;/nS3:采用干法直接涂层的方法,将S1中制得的涂料刮涂于S2中烘干待用的无纺布(21)上,将刮涂后的无纺布(21)置于紫外线下辐照;/nS4:将S3中辐照后的无纺布(21)在90-110℃的烘道内干燥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污型医用涂布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甲基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中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云母粉、甲壳质、细菌纤维素、二苯甲酮溶液、芦荟提取物后,搅拌得到涂料;
S2:将无纺布(21)样品浸泡于丙酮溶液中30-40min后,通过自动清洗机中的去离子水自动对无纺布(21)进行冲洗,同时挤出无纺布(21)中多余的水分,取出烘干备用;
S3:采用干法直接涂层的方法,将S1中制得的涂料刮涂于S2中烘干待用的无纺布(21)上,将刮涂后的无纺布(21)置于紫外线下辐照;
S4:将S3中辐照后的无纺布(21)在90-110℃的烘道内干燥20-30min,得到耐污型医用涂布无纺布(21);
其中S2中所使用的自动清洗机,包括壳体(1)、压辊(2)和净化箱(3);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设计;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靠近壳体(1)的下表面四个定角位置均固连有支撑脚(11);所述壳体(1)的前后壁之间靠近壳体(1)的左上角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原转辊(12);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于原转辊(12)右侧位置固连有竖立放置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数量为二,且左右依次设置;所述壳体(1)的前后壁之间于右侧挡板(13)的右侧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辊(14)和第二传动辊(15),且第一传动辊(14)位于第二传动辊(15)的正上方位置;所述壳体(1)的前后壁之间于左侧挡板(13)的左侧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辊(16)和第四传动辊(17),第三传动辊(16)位于第二传动辊(15)的正左侧位置,且第四传动辊(17)位于第三传动辊(16)的左下方位置;所述壳体(1)的前后壁于第四传动辊(17)的正左侧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收卷辊(18);所述壳体(1)的后端面于原卷辊和收卷辊(18)位置分别固连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原卷辊的表面卷连有无纺布(21),且无纺布(21)的端头依次穿过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和第四转动辊,最后收卷于收卷辊(18);所述挡板(13)于无纺布(21)位置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墅,徐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市左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