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厚专利>正文

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8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它由筒形衬套壁和平面衬套底构成,在衬套壁内壁与衬套底的结合处带有斜角或弧形角,且衬套壁的外壁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优点在于,衬套壁内壁与衬套底结合处的斜角或弧形角增加了该处的强度,提高了耐冲刷能力,并减缓了金属熔液在炉体衬套底部的冲刷作用,避免了穿炉现象,衬套壁的外壁上端小、下端大,便于施工,同时也加大填充料的紧密力度,更确保了炉体衬套安全稳定,在倾倒金属熔液时,不会脱出炉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金属熔炼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在现有技术中,冲天炉和感应电炉的炉体衬套通常采用在炉体内捣制打结的方法制作,即在炉体内放置芯模,将炉衬材料慢慢捣实,再经高温烧结而成。这种传统工艺捣制的炉体衬套不仅劳动强度大,费力、费时,而且,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使用期限很短,一般仅能使用几十炉,特别是感应电炉,由于电磁感应对金属熔液的搅拌作用,金属熔液对炉体衬套产生强烈的冲刷,而手工捣制的方法又难以保证炉体衬套密实均匀,因而,使用的时间更短,严重的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另外,现有炉体衬套的形状一般为圆柱形,即由筒形衬套壁和平面衬套底构成,衬套壁与衬套底的结合处一般为直角形。在感应电炉中,由于金属熔液的搅拌和流动,对衬套壁与衬套底结合处的冲刷尤为严重,因此,衬套壁与衬套底的结合处最容易损坏,所以,这种结构的炉体衬套在感应电炉的使用中常会发生穿炉现象,造成生产中断及材料浪费等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的结构加以改进,解决炉体衬套容易穿炉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制成型的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本技术由筒形衬套壁和平面衬套底构成,在衬套壁内壁与衬套底的结合处带有斜角或弧形角,对衬套壁与衬套底的结合处起到加强保护作用。为了防止炉体衬套从炉体中脱出,衬套壁的外壁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以便于施工,同时也加大填充料的紧密力度,将其固定在炉体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衬套壁内壁与衬套底的结合处带有较大的斜角或弧形角,增加了两者结合处的强度,提高了耐冲刷能力,并减缓了金属熔液对炉体衬套底部的冲刷作用,避免了在熔炼过程中出现穿炉现象,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2、衬套壁的外壁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在置入炉体中后,衬套壁外壁与炉体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减小,在用填充料将此间隙逐步填充捣实后,炉体衬套即被紧固于炉体内,并与炉体构成一个整体,在倾倒金属熔液时,确保了炉体衬套安全稳定,不脱出炉体。3、炉体衬套采用模具压制成型,并经过高温烧结,因而,炉体衬套的质地均匀、密实,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在耐高温强度、耐压强度、高温抗折强度、高温压缩蠕变、热振稳定性及热冲刷力等方面,均比普通炉衬有明显增强,不仅延长了炉体衬套的使用寿命,而且,金属熔液中熔入的杂质少,有利于提高金属熔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由筒形衬套壁1和平面衬套底2构成,衬套壁1和衬套底2用模具一次压制成型,也可以采用手工捣制的方法成型;为了便于芯模抽出,衬套壁1的内壁为圆锥形,即上面开口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在衬套壁1内壁与衬套底2的结合处带有较大的斜角3,斜角3使两者的结合处更为厚实,起到加强保护作用,同时也减小了炉体衬套的底面积,有助于减轻金属熔液对底部的冲刷,防止发生穿炉现象;所述的衬套壁1的外壁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即上端外径D小于下端外径D1,以便于用填充料将其紧固于炉体中,防止倾倒金属熔液时,炉体衬套从炉体中脱出。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其结构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在衬套壁1内壁与衬套底2的结合处带有较大的弧形角4,弧形角4对衬套壁1与衬套底2的结合处起到加强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它由筒形衬套壁(1)和平面衬套底(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衬套壁(1)内壁与衬套底(2)的结合处带有斜角(3)或弧形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其特征在于,衬套壁(1)的外壁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专利摘要一种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它由筒形衬套壁和平面衬套底构成,在衬套壁内壁与衬套底的结合处带有斜角或弧形角,且衬套壁的外壁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优点在于,衬套壁内壁与衬套底结合处的斜角或弧形角增加了该处的强度,提高了耐冲刷能力,并减缓了金属熔液在炉体衬套底部的冲刷作用,避免了穿炉现象,衬套壁的外壁上端小、下端大,便于施工,同时也加大填充料的紧密力度,更确保了炉体衬套安全稳定,在倾倒金属熔液时,不会脱出炉体。文档编号F27D1/10GK2327972SQ9823775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赵文厚 申请人:赵文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天炉、感应电炉炉体衬套,它由筒形衬套壁(1)和平面衬套底(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衬套壁(1)内壁与衬套底(2)的结合处带有斜角(3)或弧形角(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厚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