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腔校正工装,包括压杆(1)和横梁(2),横梁(2)包括设有凸块(23)的第一横梁(21),凸块(23)铰接在压杆(1)上,第一横梁(21)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支撑柱(3)、另一端安装有可沿第一横梁(21)的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横梁(2)长度的第二横梁(22),第二横梁(22)远离第一横梁(21)的端部铰接有压头(5),压头(5)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压块(6),支撑柱(3)的底端铰接有支撑座(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对零件进行校平,还可以对零件的深腔内的变形部位进行校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腔校正工装
本技术属于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深腔校正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铸造工艺技术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给结构设计提供更广阔设计自由度,现阶段的结构件也越来越复杂化、薄壁化、大型化。特别是铸件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思维,产品结构复杂多变,并且每种产品在制造的过程中的变形部位和程度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种产品结构,因在制造过程中受到人为制约因素较多,产品出现的变形情况也各不相同,要使变形的结构件符合使用要求,就需要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校正。现有技术中,校正工装作为生产设备中不可缺少部分,主要用于校正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板材结构,并且可对各种冷、热轧板材进行校平,也可以实现对结构简单的结构铸件的校正,该类校正多采用大型压力机械或专用机械实现。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大多的校正工装只能对敞开式的构件进行校正,对构件深腔内部进行校正时,则需要人工进行校平,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效率低,同时也增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深腔结构铸件变形进行校正的深腔校正工装。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深腔校正工装,包括压杆1和横梁2,横梁2包括设有凸块23的第一横梁21,凸块23铰接在压杆1上,第一横梁21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支撑柱3、另一端安装有可沿第一横梁21的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横梁2长度的第二横梁22,第二横梁22远离第一横梁21的端部铰接有压头5,压头5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压块6,支撑柱3的底端铰接有支撑座4。优选的,所述压杆1包括压轴12、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压轴12一端并可沿压轴12的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压杆1长度的压管11,压轴12的另一端铰接在凸块23上。优选的,第一横梁21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7与压轴12相连接。优选的,第二横梁22靠近第一横梁21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供销轴穿过的多个第一限位孔,第一横梁21靠近第二横梁22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供销轴穿过的多个第二限位孔,第一横梁21和第二横梁2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销轴进行固定。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深腔校正工装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不仅可以对零件进行校平,还可以对零件的深腔内的变形部位进行校正,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以上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深腔校正工装(不含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深腔校正工装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压杆、11-压管、12-压轴,2-横梁、21-第一横梁、22-第二横梁、23-凸块,3-支撑柱,4-支撑座、5-压头、6-压块、7-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深腔校正工装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深腔校正工装,包括压杆1、铰接在压杆1底端的横梁2,压杆1的顶部与外部的压力装置相连接,该压杆1包括压轴12、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压轴12上的压管11,压管11可沿压轴1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调节压杆1的长度。横梁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一横梁21的顶面上设有凸块23,凸块23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压轴12的底端,第一横梁21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7与压轴12相连接,当压杆1垂直于横梁2时,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弹簧;因为横梁2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压轴12上,压轴12可绕着第一销轴转动,在校正工装使用时为保证压轴12处于竖直状态且可在校正工装使用时压轴12可发生轻微转动,故采用弹簧进行柔性固定。第一横梁21的一端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安装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底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有支撑座4,支撑柱3可沿该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撑座4移动;第一横梁21的另一端通过凹凸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可沿第一横梁21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横梁22,第二横梁22靠近第一横梁21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供第三销轴穿过的多个第一限位孔,第一横梁21靠近第二横梁22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与第一限位孔相匹配的同时供第三销轴穿过的第二限位孔,需要增长横梁2的长度时,将第二横梁22向远离第一横梁21的方向移动,然后通过多个第三销轴将第二横梁22和第一横梁21进行固定,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横梁22绕着第三销轴发生转动,至少要选用两个第三销轴对第二横梁22和第一横梁21进行固定;当需要缩短横梁2的长度时,将第二横梁22向靠近第一横梁21的方向移动,然后通过至少两个第三销轴将第二横梁22和第一横梁21进行固定;该第二横梁22远离第一横梁21的端部通过第四销轴铰接有压头5,压头5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将工件进行校平的压块6,压块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压头5上,使用时可根据零件的长短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压块6;所述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的轴线相互平行。工作原理:对深腔内有变形部位的零件进行校正时,根据零件的长短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压块6,将压块6安装压头5上,通过调整使横梁2处于水平状态,同时将第二横梁22设有压头5的端部伸入到零件的深腔内,并将压块6放置在变形的部位上,同时调整支撑座4的高度,将支撑座4支撑在工作台上,通过对压杆1施加压力,压杆1通过横梁2将该压力传递至压块6上,从而对变形的部分进行校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腔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1)和横梁(2),横梁(2)包括设有凸块(23)的第一横梁(21),凸块(23)铰接在压杆(1)上,第一横梁(21)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支撑柱(3)、另一端安装有可沿第一横梁(21)的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横梁(2)长度的第二横梁(22),第二横梁(22)远离第一横梁(21)的端部铰接有压头(5),压头(5)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压块(6),支撑柱(3)的底端铰接有支撑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腔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1)和横梁(2),横梁(2)包括设有凸块(23)的第一横梁(21),凸块(23)铰接在压杆(1)上,第一横梁(21)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支撑柱(3)、另一端安装有可沿第一横梁(21)的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横梁(2)长度的第二横梁(22),第二横梁(22)远离第一横梁(21)的端部铰接有压头(5),压头(5)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压块(6),支撑柱(3)的底端铰接有支撑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腔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包括压轴(12)、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压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强,付宇盼,王琦玮,邓文强,孙瑞峰,张子民,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金峰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