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163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包括:进料系统、用于传输和供物料反应的回转筒体、用于外加热所述回转筒体的外加热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筒体转动的动力装置、出料系统、用于冷却所述回转筒体内反应后的物料的冷却系统、用于向所述回转筒体中充入空气或富氧气体的气氛控制系统、收尘系统、电控系统及操作平台。根据不同的物料调整回转筒体的倾斜角度,可满足不同的物料强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自动加工,可以降低劳动成本,物料的反应和收集均在装置内部进行,作业环境良好,易维护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金资源化处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
技术介绍
砷作为铜矿、铅矿、锌矿、锡矿等矿物的伴生物,且砷会在铜、锌、铅、锡、锑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以三氧化二砷、砷碱渣、硫化砷等形态产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砷污染认严重性认识的加深,如何降低砷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的危害,以及资源化处理含砷物料,一直困扰着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目前,国内外有色金属企业都在研究含砷物料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置技术。都期望通过合理处置含砷物料,来改善环境,并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传统的金属砷生产方式存在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综上所述,如何改善金属砷的生产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并节省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有色金属冶炼可以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并且作业环境良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包括:进料系统、用于传输和供物料反应的回转筒体、用于外加热所述回转筒体的外加热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筒体转动的动力装置、出料系统、用于冷却所述回转筒体内反应后的物料的冷却系统、用于向所述回转筒体中充入空气或富氧气体的气氛控制系统、收尘系统、电控系统及操作平台;所述进料系统连接于所述回转筒体的进料端,所述外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的外部,所述出料系统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的出料端,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系统之间,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回转筒体和所述出料系统的内部气连通,所述收尘系统设置于所述进料系统的出料端和所述热解干燥装置的进料端之间,所述进料系统、收尘系统、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系统、所述出料系统、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均与所述电控系统信号连接,所述进料系统、所述收尘系统、所述回转筒体、所述出料系统及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均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回转筒体可调节倾斜角度的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撑平台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可以调节倾角的倾斜平台,所述回转筒体设置于所述倾斜平台上。优选的,所述倾斜平台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操作平台,另一端下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倾斜平台角度的倾角调节系统。优选的,所述进料系统包括真空上料机、料位计、料仓、电动阀门、螺旋给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连接于所述料仓的进料口,所述料位计设置于所述料仓内,所述电动阀门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出料口,所述螺旋给料机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回转筒体之间。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回转筒体转动的托辊。通过操作电控系统,物料由进料系统进入,经过收尘系统的除尘后进入回转筒体中,启动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回转筒体转动,由于回转筒体的进料端高于回转筒体的出料端,在重力的作用下,物料会沿回转筒体的进料端运动至出料端,启动外加热装置,利用回转筒体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回转筒体内部对物料进行热解,热解后的物料由回转筒体的出料端排出,启动冷却系统,对回转筒体排出的物料进行冷却,冷却后进入出料系统排出。上述过程中,在回转筒体对物料进行热解时,启动气氛控制系统,气氛控制系统向回转筒体内充入空气或富氧气体,以稳定热解物料,得到所需的产品。根据不同的物料调整回转筒体的倾斜角度,可满足不同的物料强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自动加工,可以降低劳动成本,物料的反应和收集均在装置内部进行,作业环境良好,易维护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回转筒体外设置翻抄板和振打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加热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动力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出料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氛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冷却水箱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收尘系统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进料系统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Ⅰ的放大图;图11为图1中Ⅱ的放大图。图1-11中:1-进料系统、2-一级沉降室、3-回转筒体、4-外加热装置、5-动力装置、6-出料系统、7-冷却系统、8-操作平台、9-电控系统、10-料位计、11-热电偶、12-水冷腔、13-进气管、14-水泵、15-翻抄板、16-挡水圈、17-振打机构、18-保温层、19-硅碳棒、20-链轮防护罩、21-从动链轮、22-主动链轮、23-料筒、24-蝶阀、25-进气软管、26-电磁阀、27-气瓶、28-注水口、29-出水口、30-回水球阀、31-烟囱、32-风机、33-喷淋塔、34-管道、35-布袋收尘、36-二级沉降室、37-真空泵、38-真空管道、39-料仓、40-电动阀门、41-原料仓、42-液压千斤顶、43-铰链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有色金属冶炼可以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并且作业环境良好。请参考图1-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回转筒体外设置翻抄板和振打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加热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动力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出料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氛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冷却水箱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收尘系统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进料系统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Ⅰ的放大图;图11为图1中Ⅱ的放大图。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包括:进料系统1、用于传输和供物料反应的回转筒体3、用于外加热回转筒体3的外加热装置4、用于驱动回转筒体3转动的动力装置5、出料系统6、用于冷却回转筒体3内反应后的物料的冷却系统7、用于向回转筒体3中充入空气或富氧气体的气氛控制系统、收尘系统、电控系统9及操作平台8;进料系统1连接于回转筒体3的进料端,外加热装置4设置于回转筒体3的外部,出料系统6设置于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冷却系统7设置于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与出料系统6之间,气氛控制系统分别与回转筒体3和出料系统6的内部气连通,收尘系统设置于进料系统1的出料端和热解干燥装置的进料端之间,进料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1)、用于传输和供物料反应的回转筒体(3)、用于外加热所述回转筒体(3)的外加热装置(4)、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筒体(3)转动的动力装置(5)、出料系统(6)、用于冷却所述回转筒体(3)内反应后的物料的冷却系统(7)、用于向所述回转筒体(3)中充入空气或富氧气体的气氛控制系统、收尘系统、电控系统(9)及操作平台(8);/n所述进料系统(1)连接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进料端,所述外加热装置(4)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外部,所述出料系统(6)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所述冷却系统(7)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系统(6)之间,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回转筒体(3)和所述出料系统(6)的内部气连通,所述收尘系统设置于所述进料系统(1)的出料端和所述热解干燥装置的进料端之间,所述进料系统(1)、收尘系统、所述动力装置(5)、所述冷却系统(7)、所述出料系统(6)、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均与所述电控系统(9)信号连接,所述进料系统(1)、所述收尘系统、所述回转筒体(3)、所述出料系统(6)及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均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8)上,所述回转筒体(3)可调节倾斜角度的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加热回转炉脱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1)、用于传输和供物料反应的回转筒体(3)、用于外加热所述回转筒体(3)的外加热装置(4)、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筒体(3)转动的动力装置(5)、出料系统(6)、用于冷却所述回转筒体(3)内反应后的物料的冷却系统(7)、用于向所述回转筒体(3)中充入空气或富氧气体的气氛控制系统、收尘系统、电控系统(9)及操作平台(8);
所述进料系统(1)连接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进料端,所述外加热装置(4)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外部,所述出料系统(6)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所述冷却系统(7)设置于所述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系统(6)之间,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回转筒体(3)和所述出料系统(6)的内部气连通,所述收尘系统设置于所述进料系统(1)的出料端和所述热解干燥装置的进料端之间,所述进料系统(1)、收尘系统、所述动力装置(5)、所述冷却系统(7)、所述出料系统(6)、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均与所述电控系统(9)信号连接,所述进料系统(1)、所述收尘系统、所述回转筒体(3)、所述出料系统(6)及所述气氛控制系统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清王义郭伟强易锡平蒋德忠李正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马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