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选取电解锰渣,将电解锰渣进行低温氧化焙烧,对氧化焙烧结束产生的一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对收集的一级焙烧渣磨矿处理后采用磁选处理,并分别得到锰富集物和一级尾矿;对获得的一级尾矿进行还原焙烧处理,对还原焙烧结束产生的二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对收集的二级焙烧渣磨矿后采用磁选处理,并得到富含铁的铁富集物以及二级尾矿;此时电解锰渣的处理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流程短、清洁、便于进行操作且成本低,能够实现对电解锰渣中全元素的资源化利用,并不再产生新的废渣,且不造成新的污染,有利于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锰渣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解锰渣产生于锰冶炼过程,主要含锰、铁、硅、镁等元素,是锰矿资源硫酸浸出后得到的硫酸锰溶液经过净化后得到的弱酸性工业废渣。电解锰渣粒度细小,含水率高达15%~40%,是锰冶炼行业急需处理的废渣。采用电解法提取浸出锰,1吨电解锰产生8~9吨的电解锰渣。由于含有锰、盐类、氨氮、砷等成分,电解锰渣的浸出液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电解锰渣主要采用堆存的方法,大量的电解锰渣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会污染环境。因此,研发电解锰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意义重大。目前电解锰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主要有固化法和湿法浸出法。固化法是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物质将电解锰渣与之混合制成免烧砖,将电解锰渣中的有害成分固化于其中,降低电解锰渣对环境的危害。湿法浸出法主要是采用硫酸浸出的方法将电解锰渣中的锰浸入溶液,其他物质留在渣中,实现电解锰渣中锰的资源化利用。固化法存在的问题是:加入大量添加剂后,锰渣的体积增量大,免烧砖尚不能大量应用于建筑领域,使用范围有限。湿法浸出法存在的问题是:工艺流程较长,只能回收锰元素,成本较高,浸出渣无法利用。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电解锰渣,将电解锰渣于500-700℃下进行2-3h的低温氧化焙烧,对氧化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氧化焙烧结束产生的一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S2:对步骤S1收集的一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20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一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分别得到锰富集物和一级尾矿;S3:向步骤S2获得的一级尾矿中添加还原煤并进行还原焙烧处理,还原焙烧过程中的温度为600-900℃,还原焙烧的时间持续2-4h,对还原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还原焙烧结束产生的二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S4:对步骤S3收集的二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15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二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得到铁富集物以及二级尾矿;此时电解锰渣的处理完成。优选的,在步骤S1中,电解锰渣中锰含量为5~11%、铁含量为5~15%、钙含量为10~20%、硅含量为9~20%、硫含量为5-15%。优选的,在步骤S2的磁选处理过程中,锰富集物中的锰的含量为20-30%,此时锰富集物中的铁的含量为0.5-1%,且锰富集物中其它额外的物质主要为硅和钙,即所述锰富集物可用于锰的冶炼,进而实现了对电解锰渣中锰的回收利用。优选的,在步骤S3还原焙烧的过程中,还原煤的质量为一级尾矿质量的3-5%。优选的,在步骤S4中,获得的铁富集物中铁的含量为55-65%,即所述铁富集物可作为铁精矿进行使用,进而实现了对电解锰渣中铁的回收利用;二级尾矿中硅和钙的含量富集至30-40%,并主要以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即所述二级尾矿可作为水泥添加料进行使用,进而实现了对电解锰渣中硅和钙的回收利用。优选的,在步骤S1的氧化焙烧及步骤S3的还原焙烧过程中,电解锰渣中的硫、氨、氮能够以氧化物、挥发颗粒的形式进入烟气并最终在通入碱液内后实现无污染化处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氧化焙烧—磁选—还原焙烧—磁选”的工艺对电解锰渣进行处理,且方法简单、流程短、清洁、便于进行操作,并能够实现对电解锰渣中全元素的资源化利用,并不再产生新的废渣,且不造成新的污染,有利于进行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电解锰渣,将电解锰渣于500-700℃下进行2-3h的低温氧化焙烧,对氧化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氧化焙烧结束产生的一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S2:对步骤S1收集的一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20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一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分别得到锰富集物和一级尾矿;S3:向步骤S2获得的一级尾矿中添加还原煤并进行还原焙烧处理,还原焙烧过程中的温度为600-900℃,还原焙烧的时间持续2-4h,此时一级尾矿中以Fe2O3形式存在的铁被还原为具有磁性的Fe3O4,对还原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还原焙烧结束产生的二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S4:对步骤S3收集的二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15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二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得到铁富集物以及二级尾矿;此时电解锰渣的处理完成。在步骤S1中,电解锰渣中锰含量为5~11%、铁含量为5~15%、钙含量为10~20%、硅含量为9~20%、硫含量为5-15%。在步骤S2的磁选处理过程中,锰富集物中的锰的含量为20-30%,此时锰富集物中的铁的含量为0.5-1%,且锰富集物中其它额外的物质主要为硅和钙,即所述锰富集物可用于锰的冶炼,进而实现了对电解锰渣中锰的回收利用。在步骤S3还原焙烧的过程中,还原煤的质量为一级尾矿质量的3-5%。在步骤S4中,获得的铁富集物中铁的含量为55-65%,即所述铁富集物可作为铁精矿进行使用,进而实现了对电解锰渣中铁的回收利用;二级尾矿中硅和钙的含量富集至30-40%,并主要以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即所述二级尾矿可作为水泥添加料进行使用,进而实现了对电解锰渣中硅和钙以及其它剩余元素的回收利用。在步骤S1的氧化焙烧及步骤S3的还原焙烧过程中,电解锰渣中的硫、氨、氮能够以氧化物、挥发颗粒的形式进入烟气并最终在通入碱液内后实现无污染化处理。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氧化焙烧—磁选—还原焙烧—磁选”的工艺对电解锰渣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的方法简单、流程短、清洁、便于进行操作且成本低,并能够实现对电解锰渣中全元素的资源化利用,并不再产生新的废渣,且不造成新的污染,有利于进行推广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选取电解锰渣,将电解锰渣于500-700℃下进行2-3h的低温氧化焙烧,对氧化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氧化焙烧结束产生的一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nS2:对步骤S1收集的一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20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一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分别得到锰富集物和一级尾矿;/nS3:向步骤S2获得的一级尾矿中添加还原煤并进行还原焙烧处理,还原焙烧过程中的温度为600-900℃,还原焙烧的时间持续2-4h,对还原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还原焙烧结束产生的二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nS4:对步骤S3收集的二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15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二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得到铁富集物以及二级尾矿;此时电解锰渣的处理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电解锰渣,将电解锰渣于500-700℃下进行2-3h的低温氧化焙烧,对氧化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氧化焙烧结束产生的一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
S2:对步骤S1收集的一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20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一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分别得到锰富集物和一级尾矿;
S3:向步骤S2获得的一级尾矿中添加还原煤并进行还原焙烧处理,还原焙烧过程中的温度为600-900℃,还原焙烧的时间持续2-4h,对还原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入碱液内进行碱液回收处理,对还原焙烧结束产生的二级焙烧渣进行收集备用;
S4:对步骤S3收集的二级焙烧渣磨矿处理至150目以下,进一步的对二级焙烧渣采用磁选处理,并得到铁富集物以及二级尾矿;此时电解锰渣的处理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电解锰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电解锰渣中锰含量为5~11%、铁含量为5~15%、钙含量为10~20%、硅含量为9~20%、硫含量为5-15%。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鹏,王娟,常军,王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