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嘉丽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70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花生酱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支架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第一料筒的下部通过铰柱铰接有挡轮,挡轮的里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孔,第一料筒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第二料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直管,直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的左侧设置有主动轮,直管上开设有多组第二出料孔,第二出料孔的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薄膜,直管和出料管均伸入到收集筒中。该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通过主动轮的不断旋转可使第二料筒中的花生颗粒和第一料筒中的花生酱先后出料进行混合,且能使花生颗粒均匀地分布于花生酱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花生酱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花生酱是以优质花生米等为原料加工制成,成品为硬韧的泥状,有浓郁炒花生香味,不易发霉,不生虫。一般用作拌面条、馒头、面包或凉拌菜等的调味品,也是作甜饼、甜包子等馅心配料,其中,优质花生酱一般为浅米黄色,品质细腻,香气浓郁,无杂质。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有的人喜欢食用粗颗粒的花生酱,而粗颗粒的花生酱大都是人为地在制作好的花生酱中再加入花生颗粒,以增加其口感,但这种方式可加入的花生颗粒较少,且加入的花生颗粒只存在于花生酱的表层,而不能均匀的分布于花生酱中,这样就不能满足那些喜欢食用粗颗粒花生酱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具备可对花生酱和花生颗粒进行混合,且能使花生颗粒均匀地分布于花生酱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对花生酱和花生颗粒进行混合,且不能使花生颗粒均匀地分布于花生酱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料筒(3)和第二料筒(4),第一料筒(3)的下部通过铰柱(6)铰接有挡轮(5),铰柱(6)与挡轮(5)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7),挡轮(5)的里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孔(8),第一料筒(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9),第二料筒(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直管(10),直管(10)与第二料筒(4)之间设置有轴承(11),直管(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2),从动轮(12)的左侧设置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固定连接在输出轴(14)上,直管(10)上开设有多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粗颗粒花生酱的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料筒(3)和第二料筒(4),第一料筒(3)的下部通过铰柱(6)铰接有挡轮(5),铰柱(6)与挡轮(5)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7),挡轮(5)的里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孔(8),第一料筒(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9),第二料筒(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直管(10),直管(10)与第二料筒(4)之间设置有轴承(11),直管(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2),从动轮(12)的左侧设置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固定连接在输出轴(14)上,直管(10)上开设有多组第二出料孔(15),第二出料孔(15)的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薄膜(16),直管(10)和出料管(9)均伸入到收集筒(17)中,收集筒(17)放置于承物台(18)上,承物台(1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丽
申请(专利权)人:陈嘉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