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70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属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罐体、送风管道;罐体的正上方设有进盐口,上侧设置有进液口,下侧设置出液口,送风管道的一端开口与空气泵连接,另一端开口穿过罐体内部与通风管连接,通风管上开设有气孔;出液管道与出液口连接,位于罐体内的部分与环箍套接,环箍上连接有调整出液管道倾斜角度的提拉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了水和食盐的相对接触面积加速食盐溶解,溶盐罐中食盐溶解均匀,制取次氯酸钠浓度得以提高;根据盐层高度的变化,还能通过利用提拉件改变出液管道的倾斜角度,避开出液管道与盐层接触;利用空气对食盐进行搅拌,减少杂质产生,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
本技术涉及次氯酸钠发生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
技术介绍
次氯酸钠发生器主要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生产次氯酸钠溶液,再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待消毒水中。次氯酸钠消毒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再次,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次氯酸钠发生器中包括溶盐罐和次氯酸钠发生器主机,其中溶盐罐主要是按一定比例投加固体盐,待初次溶盐程序结束后,再次投入固体盐,处于盐与水的混合状态,溶盐罐内一直有未溶解盐,处于饱和湿盐状态。现有能采购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储盐罐普遍存在食盐溶解速度慢、食盐溶解不均匀等问题,使食盐水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6)、送风管道(3)和出液管道(10);所述罐体(6)的正上方设有进盐口(5),上侧设置有进液口(4),下侧设置出液口(7);所述送风管道(3)的一端与外部的空气泵(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6)内部与通风管(301)连接,所述通风管(301)上开设有气孔(302);所述出液管道(10)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液口(7)连接,位于罐体(6)内的部分与环箍(9)套接,所述环箍(9)上连接有调整所述出液管道(10)的倾斜角度α的提拉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6)、送风管道(3)和出液管道(10);所述罐体(6)的正上方设有进盐口(5),上侧设置有进液口(4),下侧设置出液口(7);所述送风管道(3)的一端与外部的空气泵(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6)内部与通风管(301)连接,所述通风管(301)上开设有气孔(302);所述出液管道(10)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液口(7)连接,位于罐体(6)内的部分与环箍(9)套接,所述环箍(9)上连接有调整所述出液管道(10)的倾斜角度α的提拉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302)沿所述通风管(301)的轴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302)沿所述通风管(301)的周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搅拌功能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溶盐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道(10)的倾斜角度α范围为45°-65°,所述环箍(9)与所述出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良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中环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