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及热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58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及热压工艺,热压机包括支座、固定安装在支座上的底模、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液压装置以及为压板和底模提供热能或冷却的温控装置;所述压板压入底模时使底模与压板围合成密封的热压空间;一可开闭的进气道连通热压空间,向所述热压空间中注入加压气体;所述底模下方和压板上方分别设置有注塑装置;所述底模下方和压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注口;所述注塑装置由进注口分别向热压空间内注塑;制品兼具竹制品的韧性和塑料良好塑性和表面质量的热压产品,同时生产出的竹塑复合板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刚性,且克服了竹子耐用差的缺陷,且无需使用胶水,有效防止对人体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及热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木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及热压工艺。
技术介绍
竹子生长快速,能够有效的替代实木,对于降低消费品价格,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效果,热压竹制品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砧板、家具等,现有的热压竹制品均需要使用到胶水,通过胶水使竹制品粘合,然后通过热压的方式形成一牢固的整体,胶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甲醛等致癌物质;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非常大的压强进行长时间的保压才能成行,设备要求高,危险性高,加工成本高,效率低;此外,该方式生产的竹制品仍有竹子固有的缺陷,耐用性差,如容易干裂分层或发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及热压工艺,该热压机及工艺能够获得对人体无害的热压竹制品,同时,将竹子与塑料结合,以竹子为骨,塑料为肉,获得兼具竹制品的韧性和塑料良好塑性和表面质量的热压产品,同时生产出的竹塑复合板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刚性,且克服了竹子耐用差的缺陷,,且无需使用胶水,有效防止对人体的危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包括支座、固定安装在支座上的底模、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液压装置以及为压板和底模提供热能或冷却的温控装置;所述压板压入底模时使底模与压板围合成密封的热压空间;一可开闭的进气道连通热压空间,向所述热压空间中注入加压气体;所述底模下方和压板上方分别设置有注塑装置;所述底模下方和压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注口;所述注塑装置由进注口分别向热压空间内注塑。其中,所述进注口有多个,分别绕压板和底模中心均匀分布。其中,所述注塑装置的注塑头可伸缩。其中,所述液压装置通过一推力架连接压板;所述推力架包括竖直抵靠压板中心的中柱以及多根绕中柱均匀分布的环形柱体;所述环形柱体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口;所述注塑头分别穿过通口抵靠进注口。其中,所述环形柱体上设置有活接;所述环形柱体通过所述活接与注塑头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底模和压板内分别横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温控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通高温油或冷却油。其中,所述加压气体为惰性气体。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工艺,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步骤一:向底模内部和压板下端面喷涂脱模剂;步骤二:将竹条纵横编织成网状竹席;步骤三:多层网状竹席上下叠合放入底模中;步骤四:液压装置驱动压板下降至嵌入底模与底模形成热压空间;步骤五:向热压空间中充入加压气体至热压空间中的气压达到0.2~0.3Mpa;步骤六:温控装置加热底模和压板至120℃~150℃;步骤七:通过注塑装置向热压空间中注塑热熔塑料;在这一过程中液压装置驱动压板下降,对热熔塑料和网状竹席施压,压强为5mpa~7mpa,热熔塑料在压力作用下紧密填充竹条间的间隙,该步骤在1min~2min内完成;步骤八:在0.5min~1min内降低压板的压强至1mpa~1.5mpa,保压3min~5min;步骤九:温控装置将底模和压板的温度降低至50℃~70℃,静置1min~2min;步骤十:液压装置驱动压板上升,与底模脱离配合,取出热压成型的竹塑复合板。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热压机及工艺能够获得对人体无害的热压竹制品,同时,将竹子与塑料结合,以竹子为骨,塑料为肉,获得兼具竹制品的韧性和塑料良好塑性和表面质量的热压产品,同时生产出的竹塑复合板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刚性,且克服了竹子耐用差的缺陷,且无需使用胶水,有效防止对人体的危害。2、本专利技术利用现有竹制品热压机的功能,结合注塑机,使注塑的塑料能够有效填充竹片间的间隙,降低了传统热压机的压力要求和注塑机的注塑压力要求,因此更为容易实现,对设备要求低,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利用塑料代替胶水的功能使各竹片紧密结合。3、本专利技术利用加压气体在热压空间中形成加压环境,从而使成型的竹塑复合板获得预应力,从而提高其强度;此外,在注塑完成后,惰性加压气体分散封印在注塑复合板内部,一方面能够防止内部竹片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能够提供由内向外的预应力,提高复合板的结构强度,此外,由于注塑的塑料与加压气体和竹片相互作用,形成很多分散的内部空腔,加压气体分散至空腔内,在加上本申请的加压气体压强设置较低,因此,即使复合板破裂也不会造成气体大量逸散,更不会造成爆炸效果;同时,该工艺由于利用气体形成的内部空腔占据了部分体积,可以在保障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节省大量的塑料,并减轻成型复合板的重量;而因为在成型过程中,底模和压板为加压面,且温度骤降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保障成型复合板的表面光滑,无或少气孔。4、本专利技术将现有热压机与注塑机进行简单的改进,结合创新性的工艺,能够高效、低成本的获得具有结构强度大、韧性好、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新式复合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热压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热压机热压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温控装置与底模或压板中通孔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二中的网状竹席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支座、2-底模、21-通孔、3-压板、5-温控装置、6-热压空间、61-进气道、7-注塑装置、71-进注口、72-注塑头、8-推力架、81-中柱、82-环形柱体、821-通口、822-活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4,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包括支座1、固定安装在支座1上的底模2、压板3、驱动压板3升降的液压装置以及为压板3和底模2提供热能或冷却的温控装置5;所述压板3压入底模2时使底模2与压板3围合成密封的热压空间6;一可开闭的进气道61连通热压空间6,向所述热压空间6中充入加压气体;所述底模2下方和压板3上方分别设置有注塑装置7;所述底模2下方和压板3上分别设置有进注口71;所述注塑装置7由进注口71分别向热压空间6内注塑。进一步的,所述进注口71有多个,分别绕压板3和底模2中心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注塑装置7的注塑头72可伸缩,现有的注塑机基本上其注塑头部分均可伸缩,以方便模具开模。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装置7通过一推力架8连接压板3;所述推力架8包括竖直抵靠压板3中心的中柱81以及多根绕中柱81均匀分布的环形柱体82;所述环形柱体82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口821;所述注塑头72分别穿过通口821抵靠进注口7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柱体82上设置有活接822;所述环形柱体82通过所述活接822与注塑头72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模2和压板3内分别横向开设有多个通孔21;多个通孔21与温控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通高温油或冷却油。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气体为惰性气体。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工艺,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步骤一:向底模2内部和压板3下端面喷涂脱模剂;步骤二:将竹条纵横编织成网状竹席;步骤三:多层网状竹席上下叠合放入底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固定安装在支座(1)上的底模(2)、压板(3)、驱动压板(3)升降的液压装置以及为压板(3)和底模(2)提供热能或冷却的温控装置(5);所述压板(3)压入底模(2)时使底模(2)与压板(3)围合成密封的热压空间(6);一可开闭的进气道(61)连通热压空间(6),向所述热压空间(6)中注入加压气体;所述底模(2)下方和压板(3)上方分别设置有注塑装置(7);所述底模(2)下方和压板(3)上分别设置有进注口(71);所述注塑装置(7)由进注口(71)分别向热压空间(6)内注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固定安装在支座(1)上的底模(2)、压板(3)、驱动压板(3)升降的液压装置以及为压板(3)和底模(2)提供热能或冷却的温控装置(5);所述压板(3)压入底模(2)时使底模(2)与压板(3)围合成密封的热压空间(6);一可开闭的进气道(61)连通热压空间(6),向所述热压空间(6)中注入加压气体;所述底模(2)下方和压板(3)上方分别设置有注塑装置(7);所述底模(2)下方和压板(3)上分别设置有进注口(71);所述注塑装置(7)由进注口(71)分别向热压空间(6)内注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注口(71)有多个,分别绕压板(3)和底模(2)中心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装置(7)的注塑头(72)可伸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7)通过一推力架(8)连接压板(3);所述推力架(8)包括竖直抵靠压板(3)中心的中柱(81)以及多根绕中柱(81)均匀分布的环形柱体(82);所述环形柱体(82)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口(821);所述注塑头(72)分别穿过通口(821)抵靠进注口(7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塑复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柱体(82)上设置有活接(822);所述环形柱体(82)通过所述活接(822)与注塑头(72)螺纹连接。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清双棱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