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12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窑车的耐火结构,包括中空的填以轻质绝热低热容量材料(21,22)的带侧板(18,19)和顶盖板(23)的底基(10),承插件(11,12,13)大体上延伸于整个底基厚度且与底基联结并接纳构成耐火上部结构一部分的立柱(31)的下端.由带交错隔柱(33)和用来支撑移动搁板的支承件(34)的垂直内柱(32)构成柱(31),由顶板(38)将立柱(31)的上端相互固定.(*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窑车,该窑车在烧制工序中装着陶制工件通过窑。这种类型的窑车通常有用以支承耐火结构的非耐火材料的导轨车,而耐火结构至少有一个底基用于保护导轨车及运送需烧制的陶制工件,通常陶制工件放在耐火结构上,而后者安置在底基上。为减少由热循环引起的热耗,需要减小底基的热容量,例如,欧洲书24037中已描述了这样的措施。为便于机动装载待烧制工件,已有方案是采用适于支承可移动搁板的一种上部结构,先将工件置于称为耐火垫板的搁板上,然后,将搁板与上部结构装配在一起,但为保证上部结构应有的稳定性,不管搁板在或不在上部结构上,都必须把横向部件插入上部结构中,这些部件与支撑可移动搁板的垂直部件相联。以英国书1518052为例,上部结构带有一道沿窑车纵向中心线延伸的垂直壁,垂直部件按一定纵向间距固定在上述垂直壁上,并相互平行地外伸,从而为在垂直部件支承的横档上的可移动搁板确定空间,这种布置的缺点在于中心的壁将窑车分为两个相邻区域,因而不得不从窑车中线的两侧向耐火搁板上装工件,如果采用机械装载,就需要使用或者是两套装载装置或经专门设计的可同时或依次从窑车两侧装载工件的装载装置。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装置,既不经济,又笨重,不适合于实际使用。以英国专利专利1421504为例来说明另一种布置上部结构包括被加在上面的柱件,并通过固定的水平搁板相互连接,为辅助的可移动搁板提供了垂直间隔的支撑。但这种布置仅允许从窑车的一侧装载。而且由于固定的搁板不能有效地用来支撑工件,因此,这种布置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机械装载,除非人工装载。此外,由于在可移动搁板下留有能安置装载机具的支撑部件的最小空间,将会在固定搁板之上产生无法利用的较大空间,因而大大减少了上部结构的承载容量。上述两种布置都存在另外的缺点,上部结构较为厚重,因此由热循环而引起较大的能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一个或多方面改进了的用于窑车的耐火结构。依照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窑车的耐火结构至少包括以下的一个特征。a)用于支承承载工件的可移搁板的上部结构,包括多个耐火材料的立柱,每根立柱都作为所述搁板的垂直间隔的支承部件,而立柱的下部位于对应孔中,该孔基本上穿过整个耐火底基的厚度。b)用于支承承载工件的可移搁板的上部结构,仅由多个耐火材料立柱构成,所述立柱仅在其上部相互连接,由此构成所述搁板的垂直间隔的支件。c)用于支承承载工件的可移搁板的上部结构,具有多根立柱,每根立柱由垂直的耐火材料的内柱及多个以“端与端”相接的形式套装在所述内柱上的耐火材料的套筒或套肩构成。d)填充以低热容量的轻质耐火材料的、中空的耐火底基,装有多个延伸至底基整个厚度的承插件,这些承插件上的孔接纳相应的耐火材料的垂直构件的底端,垂直构件构成上部结构的一部分以安置承载工件的可移搁板。e)为承插构成上部结构一部分的垂直构件的承插件大体上延伸过填充以低热容轻质耐火材料的中空底基的整个厚度,由固定的垂直支柱将承插件固定于所述底基之中,垂直支柱插入毗邻的承插垂直构件的另一个孔中。上述的及其它的特征将在实施例及附图中加以描述。图1表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窑车的耐火上部结构,部分是侧视,部分是纵断面。图2表示了一个相应的端视图。图3是沿图1Ⅲ-Ⅲ线的带部分剖面的俯视图,省去了可移动的搁板和在下文将会提到的位于底基内的绝热层。如附图所示,窑车上用于支承工件的耐火结构,其一种较好的实施例包括有一个支承着耐火的上部结构(30)的空心的耐火材料底基(10),耐火的上部结构(30)用来支承多个可移动的矩形的并作工件载体的耐火垫板或格板(50)。底基(10)呈矩形且在角上装有承插件(11),而在两个角之间有另外的承插件(12),两个辅助承插件(13)位于底基的纵向中心线上。这些承插件由三块纵向伸展的金属条板(14)支承,每条上有着4个垂直的、管形金属支柱(15)。金属支柱(15)插入对应的并与金属支柱(15)相同截面的孔(16)、(16a)内。从承插件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整个高度上,最好都是如上所述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金属支柱(15)、孔(16)和(16a)是最便于使用的正方形截面,和承插件11、12和13一样,当然也可用其它合适的截面。上述承插件带有垂直延伸的外槽(17),外槽(17)用来安放耐火嵌板18和19的两端,嵌板(18)和(19)一起构成了底基10的侧壁。外凸的隔热板20由侧凸的耐火板构成,为挡阻从窑内底基的周围向下传播的辐射热给装有制品通过窑的金属导轨车(未在图中表示),而把侧凸的耐火板装配于耐火嵌板18和19之间。把用绝热材料层22覆盖住的绝热块21填充底基10内部以使整个耐火结构既轻且热容低。应特别提到的是,承插件11、12和13大体上伸至底基10的整个厚度,在这些承插件上端支承着多个用来封闭底基10顶的盖板23。也应提到,金属支柱15从承插件11、12和13的下端向上延伸直至超出每件承插件的大部分高度以便固定承插件。这样不仅防止了承插件的横向运动,也有效地限制了承插件绕其下端的晃动。正如能看到的那样,孔16、16a并不位于正方形截面的承插件的正中心。但是对于角上的承插件11,孔16偏向于承插件的一个角;而对于侧面的承插件12及中线承插件13,孔16a偏向于一侧。这种安排能在每个承插件上设置另一个与16、16a孔对应并与之并行穿过承插件的全长的类似的孔24、25,也就是穿过整个底基的厚度。最好是在角上的承插件11上设置的通孔24是在该承插件上的孔16的对角线的另一个角上。而侧面和中心承插件11和12上开有通孔25,通孔25靠近承插件上与孔16a所在边相对的一侧,孔24和25可以是便于制造使用的正方形截面,也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承插件11和12是安放在条板14上,这样通孔24和25被要求朝向对应的支柱15的外面承摘件是装在该支柱上,以这种方式,通孔24、25应尽可能靠近底基10相应的外侧及角上。把形成部分上部结构30的支柱31的下端部分插入孔24、25内。柱31可以是一体的,而按本专利技术图示的最佳实施例所表示的,它们是组合结构,包括一个基本上是通长的内柱32,内柱32最好是一个通长厚壁的正方形截面陶瓷管,而它的尺寸恰好紧固地插在孔24、25内,于是,每个内柱32的下端放置在金属固定条板14上且在其与底基10相应的整段长度上,由承插件11、12和13支撑,以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撑。图例中的每根内柱32上套有多个叠置的外件,包括采用套筒33形式的交替隔柱和套肩34形式的搁板支承件,用几节正方形截面陶瓷管作为上述套筒;而套肩截面基本上是平板型的,并带有用来插入内柱32的正方形孔。从图1中可清楚地看出,套肩34由套筒33的端部横向外凸形成能支撑搁板50的凸缘39。虽然也可采用其它形状,但套肩34最好是矩形截面。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凸缘39是由在结构上与套筒33分开的套肩34构成的。但套筒可与凸缘制成一体,这样就不需套肩了。与此类似,上述实施例中凸缘与内柱32不是一体,而也可采用一体的,这样套筒和套肩都可免去。为稳定立柱31而不占用空间,这些立柱仅在其高于底基10的上端相互联结起来。顶板38用来固定这些立柱并防止其相对水平运动。在所述实施例中,每个立柱有相应的顶部构件用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竖立的凸起物,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窑车的耐火结构,带有用于安放在导轨车上的耐火底基和用于支承承载工件的可移动搁板的耐火上部结构,该上部结构带有多个耐火材料的立柱,每根立柱作为垂直支承件支承搁板,立柱的底端位于穿过底基整个厚度的对应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GB 1985-7-5 85171721.一种用于窑车的耐火结构,带有用于安放在导轨车上的耐火底基和用于支承承载工件的可移动搁板的耐火上部结构,该上部结构带有多个耐火材料的立柱,每根立柱作为垂直支承件支承搁板,立柱的底端位于穿过底基整个厚度的对应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结构,底基与多个耐火材料的承插件相连接,承插件大体上延伸至底基的整个厚度,承插件上开有插立柱的相应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结构,插入承插件上开设的另一个孔中的固定的垂直支柱将承插件固定在底基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火结构,插立柱下端的孔和插垂直支柱的孔在承插件中相互并行地基本上延伸过底基的整个高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结构,在该结构的角上设有承插件,在角上承插件上开设的插立柱底端的孔和插垂直支柱的孔以对角向外偏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埃利奥特
申请(专利权)人:艾克米马尔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