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合物和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03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药物组合物和制剂。所述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所述制剂对尿频、尿急、尿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物组合物和制剂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特别涉及药物组合物和制剂。背景湿热下注又称下焦湿热,是中医的病名术语,是指湿邪与热邪混合一起侵犯下焦所致,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临床多见于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等症,并以膀胱最容易侵犯、最常见,所以湿热下注一般指的是膀胱湿热。湿热下注,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现代医学研究应属于西医的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湿热下注一般是由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膀胱所致;或者饮食不注意,喜欢吃辛辣刺激的,从而化生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总的来说,湿热下注,是由于湿热之邪导致膀胱气机不畅所致的。这是中医对湿热下注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在具体症状方面,中医认为,湿热郁蒸膀胱,气化不利,下迫尿道,所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湿热本是热邪,热则容易伤津,津液被灼,故见尿短小而颜色黄。湿热伤及血络,迫血妄行,所以会出现有血尿。湿热时间久了,尿液成浊,结为砂石。湿热一般是侵袭膀胱,但波及至小腹部、腰部,则会经气不利,出现小腹部、腰部疼痛。湿热的舌脉象多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针对中医湿热下注所导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西药治疗时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选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但是由于西药固有的副作用较大,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目前湿热下注的中医治疗一般以清热利湿为主,中药可以选择利尿通淋消炎的药物,中药治疗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但是在中药组方中需做到辨证施治,合理组方,同时还要选用道地药材药材。概述一方面,本公开涉及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颗粒剂,其由药物组合物、稀释剂、崩解剂和粘合剂混合,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口服液,其由药物组合物、矫味剂、防腐剂和助溶剂混合,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片剂,其由药物组合物、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以及润滑剂混合,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糖浆剂,其由药物组合物与辅料混合,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胶囊剂,其包括一个或多个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详述在以下的说明中,包括某些具体的细节以对各个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全面的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不采用一个或多个这些具体的细节,而采用其他方法、部件、材料等的情况下仍实现实施方案。除非本公开中另有要求,在整体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包含”、“含有”和“具有”应解释为开放式的、含括式的意义,即“包括但不限于”。在整体说明书中提到的“一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意指在至少一实施方案中包括与该实施方案所述的相关的具体参考要素、结构或特征。因此,在整个说明书中不同位置出现的短语“在一实施方案中”或“在实施方案中”或“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不必全部指同一实施方案,此外,具体要素、结构或特征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结合。定义在本公开中,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牡丹皮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牡丹皮主治: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在本公开中,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地黄包括鲜地黄和生地黄。其中,鲜地黄性味:甘、苦,寒;生地黄性味:甘,寒。鲜地黄功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功能:淸热凉血,养阴生津。鲜地黄主治: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溫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主治: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在本公开中,山茱萸为山莱英科植物山莱英的干燥成熟果肉。山茱萸性味:酸、涩,微温。山茱萸功能: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山茱萸主治: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在本公开中,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山药性味:甘,平。山药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山药主治: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在本公开中,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性味:甘、淡,平。茯苓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茯苓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在本公开中,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泽泻性味:甘、淡,寒。泽泻功能: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泽泻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在本公开中,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味:甘,微温。黄芪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黄芪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在本公开中,党参为梧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党参性味:甘,平。党参功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党参主治: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在本公开中,金沙藤为海金沙科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金沙藤性味:甘,寒。金沙藤功能:清热解毒,利水通淋。金沙藤主治: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带下,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湿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n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n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n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8 CN 2019113091919;20191218 CN 2019113091931.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
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
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混合物由20至60份牡丹皮、20至60份地黄、20至60份山茱萸、5至20份山药、5至20份茯苓、5至20份泽泻、10至50份黄芪以及10至50份党参制成;所述第二混合物由30至80份金沙藤、30至80份大血藤、30至80份蒲公英、20至60份虎杖以及5至20份益母草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混合物通过粉碎制成,优选所述第一混合物还经过二次粉碎,优选所述二次粉碎为低温流化粉碎,更优选低温流化粉碎的温度为-50℃至0℃,优选为-35℃至-10℃,更优选为-30℃至-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混合物的粒径D70≤8μm,优选的D90≤8μ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进行萃取得到所述第二混合物,优选通过超临界萃取得到所述第二混合物,优选使用非极性萃取剂或极性萃取剂进行所述萃取,优选所述非极性萃取剂选自二氧化碳、烷烃类萃取剂或其混合物;优选所述极性萃取剂选自醇类萃取剂、酮类萃取剂或其混合物;更优选所述烷烃类萃取剂选自乙烷、丙烷、丁烷、环己烷或其混合物;更优选所述醇类萃取剂选自甲醇、乙醇或其混合物;更优选所述酮类萃取剂选自异丙酮、丙酮或其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萃取前经过粉碎,优选粉碎后的粒径为20至100目,更优选为20至50目,更优选为40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卓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