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物组合物和制剂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特别涉及药物组合物和制剂。背景湿热下注又称下焦湿热,是中医的病名术语,是指湿邪与热邪混合一起侵犯下焦所致,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临床多见于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等症,并以膀胱最容易侵犯、最常见,所以湿热下注一般指的是膀胱湿热。湿热下注,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现代医学研究应属于西医的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湿热下注一般是由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膀胱所致;或者饮食不注意,喜欢吃辛辣刺激的,从而化生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总的来说,湿热下注,是由于湿热之邪导致膀胱气机不畅所致的。这是中医对湿热下注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在具体症状方面,中医认为,湿热郁蒸膀胱,气化不利,下迫尿道,所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湿热本是热邪,热则容易伤津,津液被灼,故见尿短小而颜色黄。湿热伤及血络,迫血妄行,所以会出现有血尿。湿热时间久了,尿液成浊,结为砂石。湿热一般是侵袭膀胱,但波及至小腹部、腰部,则会经气不利,出现小腹部、腰部疼痛。湿热的舌脉象多是 ...
【技术保护点】
1.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n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n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n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8 CN 2019113091919;20191218 CN 2019113091931.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将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芪、党参制成第一混合物;
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制成第二混合物;以及
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混合物由20至60份牡丹皮、20至60份地黄、20至60份山茱萸、5至20份山药、5至20份茯苓、5至20份泽泻、10至50份黄芪以及10至50份党参制成;所述第二混合物由30至80份金沙藤、30至80份大血藤、30至80份蒲公英、20至60份虎杖以及5至20份益母草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混合物通过粉碎制成,优选所述第一混合物还经过二次粉碎,优选所述二次粉碎为低温流化粉碎,更优选低温流化粉碎的温度为-50℃至0℃,优选为-35℃至-10℃,更优选为-30℃至-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混合物的粒径D70≤8μm,优选的D90≤8μ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将金沙藤、大血藤、蒲公英、虎杖、益母草进行萃取得到所述第二混合物,优选通过超临界萃取得到所述第二混合物,优选使用非极性萃取剂或极性萃取剂进行所述萃取,优选所述非极性萃取剂选自二氧化碳、烷烃类萃取剂或其混合物;优选所述极性萃取剂选自醇类萃取剂、酮类萃取剂或其混合物;更优选所述烷烃类萃取剂选自乙烷、丙烷、丁烷、环己烷或其混合物;更优选所述醇类萃取剂选自甲醇、乙醇或其混合物;更优选所述酮类萃取剂选自异丙酮、丙酮或其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萃取前经过粉碎,优选粉碎后的粒径为20至100目,更优选为20至50目,更优选为40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卓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