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检测座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03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坐姿检测座垫,在座垫本体上固定有与其中心重合的上、下支撑板,泡沫板连接上、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散布4~11个压力膜片传感器,各压力膜片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电路板连接音频提醒器,主控电路板、音频提醒器和电池均安装于上、下支撑板的间隙内。当使用者坐姿不正确,其重心偏移,各压力膜片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不同,相互的压力差较大,主控电路板根据此判断使用者的坐姿,当压力差达到内设阈值,即由音频提醒器及时提醒使用者调整到坐姿,避免脊柱和腰背肌肉受损。本座垫还可有久坐提醒。且方便携带、可在各种椅子上使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姿检测座垫
本技术涉及保健器械
,具体为一种坐姿检测座垫。
技术介绍
腰背疼痛是一种常见疾病,据统计,95%的人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受到腰背疼痛之苦。腰背疼痛的原因很多,坐姿不良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学习阶段的年青人,每天坐着的时间占一天中的1/2到2/3。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们,工作时也是固定的坐姿,特别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工作均需要用电脑处理,人们更不得不保持同一姿势从着盯着屏幕。休息时也是对着电脑电视或手机坐着。如果坐姿不正确,造成腰背肌肉群紧张受伤,易于疲劳降低学习或工作的效率。且长此以往极易导致腰肌劳损,甚至脊柱变形,影响正常生活。特别是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学子们,坐姿扭歪不正会造成驼背、近视等难以恢复的健康问题。因此,保持正确的坐姿非常重要。为此现已出现了一些保护脊柱的座垫设计。如中国技术专利“一种脊柱姿势保护坐垫”(CN202143662),可促使双腿展开,使人不易翘腿,让使用者保持良好坐姿。另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脊柱姿势坐垫”(CN1040831017),在坐垫本体上增设骶骨支撑块,支撑人体背部,使用都可保持正确的舒适姿态。但目前尚未见有简易的便携式坐姿检测装置,无法实时提醒相关人士坐姿不当,以便他们及时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坐姿检测座垫,在座垫本体上固定有与其中心重合的上、下支撑板,泡沫板连接上、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散布4~11个压力膜片传感器,各压力膜片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电路板连接音频提醒器,主控电路板、音频提醒器和电池均安装于上、下支撑板的间隙内。当使用者重心的偏移,各压力膜片传感器的压力差较大,主控电路板及时提醒使用者调整到正确姿势,避免脊柱和腰背肌肉受损。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坐姿检测座垫,包括板式的座垫本体,座垫本体上表面还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泡沫板、压力膜片传感器、主控电路板、电池和音频提醒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叠置,上、下支撑板和座垫本体的轮廓相配合,上、下支撑板的中心和座垫本体的中心重合,下支撑板与座垫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泡沫板连接上、下支撑板,上、下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为1.5~4厘米,下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散布4~11个压力膜片传感器,各压力膜片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电路板连接音频提醒器,主控电路板连接电池。主控电路板、音频提醒器和电池均安装于上、下支撑板的间隙内。所述上、下支撑板为厚度3~6mm的硬质板。所述分布着压力膜片传感器中心区域外缘与座垫本体外缘的距离为2~5厘米。所述压力膜片传感器的中心分别处于座垫本体横轴和纵轴上,与座垫本体中心最近的压力膜片传感器的中心与座垫本体中心的距离为2~6厘米。所述压力膜片传感器的分布以座垫本体的纵轴为左右对称。所述各压力膜片传感器相同,为直径1~3厘米、厚度0.1~0.3厘米的圆形膜片。所述主控电路板含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与音频提醒器连接。即可用语音提醒。当使用者坐于本座垫上时,若是坐姿正确,重心处于本座垫的中心,各压力膜片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基本相同,若是使用者的坐姿不正确,前倾会使靠近前侧的压力膜片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右倾会使靠近右侧的压力膜片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当某一侧的压力膜片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与其它的差大于主控电路板内设的阈值时,主控电路板接通音频提醒器,提醒使用者调整坐姿。所述主控电路板还连接计时器。主控电路板内设久坐时限,当使用者坐到本座垫上,主控电路板收到压力膜片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器达到久坐时限即发送信号到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发送信号到音频提醒器,发出休息提醒。使用者离开本座垫,主控电路板不再收到压力膜片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主控电路板发送信号到计时器,计时器归零。所述主控电路板还连接屏幕和键盘,屏幕和键盘安装于上、下支撑板的间隙靠近边缘处,以便于观看屏幕和操作键盘。使用者可在屏幕上查看主控电路板的设置数据,使用者可用键盘调整提醒坐姿不正的压力差或久坐时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坐姿检测座垫的优点为:1、通过对使用者重心的偏移判断其当前坐姿状态,当其坐姿偏歪,及时提醒使用者调整到正确姿势,避免脊柱和腰背肌肉受损;2、到达一定的久坐时限也有提醒,以让使用者坐一定时间后即可起立活动,避免久坐,气血流通受阻;3、使用者可自行调整提醒坐姿不正的最大压力差或久坐时限;4、方便携带、且可在各种场合置于各种椅子上使用;5、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坐姿检测座垫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坐姿检测座垫实施例压力膜片传感器布局示意图;图3为本坐姿检测座垫实施例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座垫本体,2、下支撑板,3、上支撑板,4、泡沫板,5、压力膜片传感器,6、显示屏;7、键盘,8、主控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坐姿检测座垫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椭圆形板式的座垫本体1,本例座垫本体1的椭圆短径(Y轴方向)为35厘米,长径(X轴方向)46厘米。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2与座垫本体1形状相似的椭圆板,稍小于座垫本体1,长短径分别为34厘米和45厘米。本例上、下支撑板为厚度4mm的硬质板。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2叠置,且它们的中心和座垫本体1的中心重合。泡沫板4粘接上、下支撑板3、2,本例上、下支撑板3、2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下支撑板2与座垫本体1上表面粘接。上支撑板3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散布A~H8个压力膜片传感器5。如图2所示,以座垫本体横轴和纵轴分别为X、Y轴、以座垫本体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A~D压力膜片传感器5的中心处于座垫本体1纵轴即Y轴上,E~H压力膜片传感器5的中心处于座垫本体1横轴即X轴上,B、C、F和G压力膜片传感器5与原点O的距离为3厘米,A、D、E和H压力膜片传感器5的中心与座垫本体1外缘的距离为5厘米。各压力膜片传感器5的坐标分别为A(0,15)、B(0,13)、C(0,-13)、D(0,-15)、E(-20,0)、F(-15,0)、G(15,0)和H(20,0)。本例压力膜片传感器5以座垫本体1的纵轴即Y轴为左右对称。本例各压力膜片传感器5相同,为直径2厘米、厚度0.1厘米的圆形膜片。如图1所示,主控电路板8、音频提醒器、电池、计时器、屏幕6和键盘7,均安装于上、下支撑板3、2的间隙内,屏幕6和键盘7靠近边缘,与座垫本体1外缘的距离为1~1.8厘米。其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A~H压力膜片传感器5与主控电路板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例主控电路板8还连接音频提醒器、计时器、屏幕6和键盘7。本例主控电路板8含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与音频提醒器连接,可用语音提醒。本例座垫使用时,若是使用者的坐姿不正确,主控电路板8接通音频提醒器,提醒使用者调整坐姿。使用者久坐达到时限时主控电路板8由音频提醒器发出休息提醒。使用者可用键盘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姿检测座垫,包括板式的座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座垫本体(1)上表面还有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2)、泡沫板(4)、压力膜片传感器(5)、主控电路板(8)、电池和音频提醒器,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2)叠置,上、下支撑板(3、2)和座垫本体(1)的轮廓相配合,上、下支撑板(3、2)的中心和座垫本体(1)的中心重合,下支撑板(2)与座垫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泡沫板(4)连接上、下支撑板(3、2),下支撑板(2)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散布4~11个压力膜片传感器(5),各压力膜片传感器(5)与主控电路板(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电路板(8)连接音频提醒器,主控电路板(8)连接电池;主控电路板(8)、音频提醒器和电池均安装于上、下支撑板(3、2)的间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姿检测座垫,包括板式的座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垫本体(1)上表面还有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2)、泡沫板(4)、压力膜片传感器(5)、主控电路板(8)、电池和音频提醒器,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2)叠置,上、下支撑板(3、2)和座垫本体(1)的轮廓相配合,上、下支撑板(3、2)的中心和座垫本体(1)的中心重合,下支撑板(2)与座垫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泡沫板(4)连接上、下支撑板(3、2),下支撑板(2)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散布4~11个压力膜片传感器(5),各压力膜片传感器(5)与主控电路板(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电路板(8)连接音频提醒器,主控电路板(8)连接电池;主控电路板(8)、音频提醒器和电池均安装于上、下支撑板(3、2)的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检测座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支撑板(3、2)之间的距离为1.5~4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检测座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着压力膜片传感器(5)的中心区域外缘与座垫本体(1)外缘的距离为2~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检测座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支撑板(3、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涛高原安平田新宇何俊钦方子旺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