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节能耐火材料,特别是一种可塑性微膨胀节能耐火材料。适用于工业炉窑等热工设备做内衬材料和修补材料,兼有耐火、隔热、密封诸功能。现有可塑性耐火材料,如普通耐火可塑料、耐火水泥、耐火混凝土,主要用途是炉窑等热工设备捣筑墙体,砌筑耐火砖时填浆、勾缝、修补以及浇注内衬。由于普通耐火可塑性、耐火水泥、耐火混凝土均存在烧结微收缩弊端,无论其做为砌筑、填浆、勾缝或浇注,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因原材料设计缺陷而导致的缩裂、剥落、整体密封性能不佳。以致出现炉窑设备能源大量泄漏,工效降低。同时,现有技术使用时必须进行现场捣打养护与水作业。其称量、配料、混练等工艺繁琐,很难保证质量。且成品料要一次用完,不宜长期储存,粘附力也差,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从多种性能指标上看难以满足炉窑热工设备特殊部位使用条件和日益严格的质量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颖的、工厂制备的方便耐火材料。它具有优良的可塑性、流变性、耐储性、节能性、耐用性和微膨胀性。在综合技术性能指标方面均超过现有技术产品,并可取而代之。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大大改善炉窑等热工设备结构整体密封性,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塑性微膨胀节能耐火材料,由蓝晶石、高岭土、焦宝石、叶蜡石、粉煤灰微珠和ZPF结合剂混合组成,其特征是:蓝晶石25~53%,蓝晶石细粉12~32%,高岭土22~40%,焦宝石5~15%,叶蜡石3~10%,粉煤灰微珠0.1~6%,ZPF结合剂(外加)不少于10%。A、采用调节蓝晶石、高岭土、焦宝石、叶蜡石配比,达到产品烧结的理想微膨胀性等性能;B、所用矿物料采用不同粒度级配,骨料粒经5m/m以下,细粉料0.074m/m以下;C、配入粉煤灰微珠提高隔热保温性,改善施工流变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