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81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一种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微胶囊制备技术,以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大豆卵磷脂和鱼明胶为壁材,采用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荷叶黄酮微胶囊,得到一种可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荷叶黄酮微胶囊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提取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按一定比例向麦芽糊精‑鱼明胶溶液中添加荷叶黄酮和大豆卵磷脂溶液,并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处理;以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大豆卵磷脂和鱼明胶为壁材,包埋荷叶黄酮,包埋率高,所制备的黄酮微胶囊稳定性较好,贮存30天,荷叶黄酮的释放百分率明显降低;改性的鱼明胶对黄酮有较好的亲和效果,可以帮助吸附黄酮于微胶囊内有较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微胶囊包埋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微胶囊是由蛋白、多糖、表面活性剂等以适当混合后,经喷雾干燥形成的粉末颗粒,可作为酚酸、黄酮、油脂、活性肽等营养功效因子的包埋体系,将敏感性营养素或功能因子包裹在壁材或者外壳之中,提高其光、热、pH稳定性,达到控释和提高加工应用范围的效果,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医药等领域。荷叶(Nelumbonuciferaleaf)为我国有名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清暑利湿、清心去热、止血利水等功效。研究表明,荷叶提取物具有降脂减肥、抗炎、抗氧化、抗癌、美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糖尿病等作用,黄酮类化合物为荷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但荷叶黄酮存在水溶和消化稳定性差的缺点,pH、光、热不稳定等确定,极大限制了其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基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采用溶剂萃取、柱层析分离富集技术制备荷叶黄酮组分,以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大豆卵磷脂和鱼明胶为壁材,采用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荷叶黄酮微胶囊,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n(1)将荷叶粉碎,得到荷叶颗粒;/n(2)采用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处理荷叶颗粒得到提取液,并将提取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到荷叶粗提取物;/n(3)用水溶解步骤(2)制备的荷叶粗提取物,配制荷叶粗提液,采用柱层析法进分分离富集,得到荷叶黄酮组分;/n(4)用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荷叶黄酮溶液,用蒸馏水配置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鱼明胶-大豆卵磷脂壁材溶液;/n(5)将步骤(4)中制备的荷叶黄酮溶液缓慢注入到步骤(4)中制备的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鱼明胶-大豆卵磷脂混合壁材溶液,形成预乳状液,并用高压均质技术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荷叶粉碎,得到荷叶颗粒;
(2)采用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处理荷叶颗粒得到提取液,并将提取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到荷叶粗提取物;
(3)用水溶解步骤(2)制备的荷叶粗提取物,配制荷叶粗提液,采用柱层析法进分分离富集,得到荷叶黄酮组分;
(4)用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荷叶黄酮溶液,用蒸馏水配置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鱼明胶-大豆卵磷脂壁材溶液;
(5)将步骤(4)中制备的荷叶黄酮溶液缓慢注入到步骤(4)中制备的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鱼明胶-大豆卵磷脂混合壁材溶液,形成预乳状液,并用高压均质技术处理;
(6)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步骤(5)中高压均质处理后的预乳状液喷雾干燥,得到荷叶黄酮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步骤(4)所述的鱼明胶,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
(1)原料预处理:剔除草鱼鱼鳞表面中的杂质,用自来水冲洗干净,40℃烘干备用;
(2)采用0.3mol/L盐酸对鱼鳞进行脱钙,鱼鳞与盐酸的料液比为1:25(g:mL),脱钙时间为1h,脱钙之后用自来水冲洗3-5次,烘干;
(3)青鱼鱼鳞明胶的制备:将上述的干鱼鳞加入到蒸馏水中,鱼鳞与水的料液比为1:15(g:mL),pH5.5(用盐酸调节至指定pH),在80℃的条件下水浴加热提取2h,抽滤之后的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
(4)超声波处理:用蒸馏水将冻干的鱼磷明胶溶解得到鱼鳞明胶质量配比为10%的鱼鳞明胶溶液,采用采用Q700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探头尺寸1/8”=3mm)、工作频率为20kHz,超声脉冲工作时间5s,间歇时间5s,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取15mL鱼鳞明胶溶液装入25mL烧杯中,超声强度为120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宗财张露刘俊沙小梅李金林胡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