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和摄饵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273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和摄饵量的方法。通过亚硝酸盐氮对合浦绒螯蟹96h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亚硝酸盐氮对合浦绒螯蟹存活率、存活时间和摄饵量的影响。即3mg/L以下亚硝酸盐氮浓度组与对照组(无亚硝酸盐氮)96h存活率差异不显著,2mg/L以下亚硝酸盐氮浓度组与对照组(无亚硝酸盐氮)96h存活时间差异不显著;合浦绒螯蟹养殖的亚硝酸盐氮安全浓度为0.1442mg/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亚硝氮的急性毒性试验,了解亚硝氮对合浦绒螯蟹的生存产生的影响,从而确定合浦绒螯蟹养殖亚硝酸盐氮的安全浓度提高对合浦绒螯蟹养殖环境控制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和摄饵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浦绒螯蟹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广西河蟹原学名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后经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戴爱云先生改名为合浦绒螯蟹(EriocheirhepuensisDai),为方蟹绒螯蟹属。合浦绒螯蟹是80年代在广西南部发现的一种食用蟹。其在广西境内分布的淡水水域包括广西南部所有与南海北部湾相同的河流,主要在玉林地区、钦州地区、北海市及防城港市所辖的县份。合浦毛蟹属杂食性,适应性强,每年秋季洄游至北部湾浅海区交配产卵,翌年2—3月份肉体上溯至江河、湖泊一带生活成长,每年在淡水里的生活期较长。合浦绒螯蟹因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个体大,适应性强,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欢迎,成为广西特有的水产名优养殖品种。近年来,水污染和酷鱼滥捕日益严重,合浦绒螯蟹天然资源越来越少,即使每年捕捞总产量在250t~300t左右,但还是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合浦绒螯蟹货少价高,价格不断攀升,人工养殖,已成为提高合浦绒螯蟹产量的必然措施。合浦绒螯蟹产卵量为20×104-90×104粒,体重100g左右的雌蟹第一次产卵的数量可达50×104粒,产卵量大。合浦绒螯蟹产苗期为10月至次年3月。由于北部湾海域等低纬度海域,冬季及春季温度较高,适于合浦绒螯蟹生长发育的时间长,当年产的蟹苗,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就可长成成蟹。仅从这点看,合浦绒螯蟹比必须两年长成的中华绒螯蟹更值得养殖。但是,相对已能人工大规模养殖的中华绒螯蟹的完善、系统的养殖生物生态学研究,合浦绒螯蟹的研究相当少,仅有过资源调查、形态学研究、繁殖生物学、生长和生态特性、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较少的报道。这可能是目前为止,合浦绒螯蟹养殖成功率低、目前尚未大规模养殖的主要原因。随着北部湾钦江水域污染严重,近年来钦州合浦绒螯蟹天然资源锐减,市场上毛蟹价格逐渐上涨,使毛蟹由野生转向大规模人工养殖就变的极为迫切。为了进行人工养殖,提高养殖成功率,提高养殖效益,必须进行系统的养殖生物生态学研究。其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已成为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其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仔虾和成虾、锈斑蟳(Charybdisferiatus)、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Miers)幼体和幼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幼体均有毒性,但亚硝酸盐氮对合浦绒螯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养殖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亚硝酸盐氮浓度的骤变对合浦绒螯蟹养殖的存活率造成严重的影响,克服环境因素对养殖合浦绒螯蟹的影响把控不准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养殖方法,通过改变亚硝酸盐氮的浓度梯度对合浦绒螯蟹进行96h的环境胁迫实验,并且观察和记录合浦绒螯蟹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和摄饵量,以便更深入了解亚硝酸盐氮对合浦绒螯蟹的养殖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在养殖合浦绒螯蟹过程中的亚硝酸盐氮对蟹存活率和摄饵量的干扰,提高对合浦绒螯蟹养殖环境控制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和摄饵量的方法,具体包括:(1)将受试的合浦绒螯蟹置于养殖容器内,其中所述养殖容器设置有多个,并且所述养殖容器内设置有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氮溶液;每个所述养殖容器内有受试的合浦绒螯蟹10只;(2)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的养殖环境为:温度控制在20-25℃;盐度为0;pH控制在7.5-8.5;(3)在每天晚上的20:00向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投递饵料,饵料量每个所述养殖容器为15g;并于次日早上8:00观察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存活、蜕壳以及生命活力情况;同时取出所述养殖容器内的残饵量并进行记录,试验持续96h,每12h观察一次,记录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和摄饵量;(4)所述步骤(3)操作完成后,将每个所述养殖容器内存活的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直接移入盛装有曝气自来水的所述养殖容器内进行恢复试验,并且在每天晚上的20:00向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投递饵料,饵料量为每个所述养殖容器为15g;并于次日早上8:00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存活、蜕壳以及生命活力情况;同时取出所述养殖容器内的残饵量并进行记录,试验持续48h,每12h观察一次,记录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和摄饵量。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实验方法中,所述受试的合浦绒螯蟹为附肢齐全、活力强,并且体重在11-13g。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实验方法中,所述饵料为去内脏鱿鱼肉。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实验方法中,所述养殖容器为容量50L的塑料方桶,规格为4630×29cm,所述养殖容器内的溶液深10-12cm。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实验方法中,所述曝气自来水为经过曝气24h处理的自来水。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实验方法中,所述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氮溶液是由分析纯亚硝酸钠和曝气自来水配置而成,并且配置了浓度为0mg/L、1mg/L、2mg/L、3mg/L、4mg/L、5mg/L、6mg/L,共7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同时每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设置3个平行试验。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实验方法中,所述养殖容器设置有21个,每三个为一组,每组为平行试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合浦绒螯蟹的实验方法中,实现亚硝酸盐氮单一胁迫的实验条件,填补了传统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对合浦绒螯蟹影响的实验数据的空缺;增强了亚硝酸盐氮浓度环境胁迫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亚硝酸盐氮的浓度梯度对合浦绒螯蟹进行96h的环境胁迫实验,并且观察和记录合浦绒螯蟹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和摄饵量,可以更深入了解亚硝酸盐氮对合浦绒螯蟹的生存产生的影响,从而避免在养殖合浦绒螯蟹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提高对合浦绒螯蟹养殖环境控制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验研究更符合自然环境下亚硝酸盐氮的胁迫环境,真实反映了自然养殖环境下合浦绒螯蟹与亚硝酸盐氮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寻找消除或缓解亚硝酸盐氮浓度胁迫影响的途径提供了研究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和摄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n(1)短时间合浦绒螯蟹养殖,亚硝酸盐氮必须控制在3mg/L以下,可提高养殖存活率。长时间养殖,亚硝酸盐氮浓度控制在0.1442mg/L以下,可显著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存活时间和摄饵量;亚硝酸盐氮在24h、36h、48h、60h、72h、84h、96h,合浦绒螯蟹的L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和摄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1)短时间合浦绒螯蟹养殖,亚硝酸盐氮必须控制在3mg/L以下,可提高养殖存活率。长时间养殖,亚硝酸盐氮浓度控制在0.1442mg/L以下,可显著提高合浦绒螯蟹养殖存活率、存活时间和摄饵量;亚硝酸盐氮在24h、36h、48h、60h、72h、84h、96h,合浦绒螯蟹的LC50分别是5.638mg/L、4.318m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永岩刘金霞方怀义李伟峰贾久满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