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庆明专利>正文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4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6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所述养殖装置包括多个从上至下对应安装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养殖盒本体和隔板,所述养殖盒本体内设有开口腔室,所述隔板卡位固定于开口腔室内设有的卡槽内,所述隔板将开口腔室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沙质层。沙质层上表面均为细密的沙子材料,模拟螃蟹于自然界的生活状态,避免对螃蟹底部造成磨损,提高了螃蟹的品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养殖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养殖已经成为我国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螃蟹作为高档水产品,其养殖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养蟹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它需要大量养殖地,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自然环境下,在养殖过程中,蟹的质量和产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难控制。所以,制造一种专门的养殖装置是符合实际要求的。现有养蟹装置,在螃蟹的喂养过程中发现养殖出来的螃蟹底部总是存在磨损,严重影响了螃蟹本身的品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螃蟹养殖装置:一种螃蟹养殖装置,所述养殖装置包括多个从上至下对应安装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养殖盒本体和隔板,所述养殖盒本体内设有开口腔室,所述隔板卡位固定于开口腔室内设有的卡槽内,所述隔板将开口腔室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沙质层。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域设有排污凹槽,所述排污凹槽内设有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可拆卸式安装于开口腔室内,所述排污单元连通开口腔室底部设有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单元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所述排污单元低于前板,上一养殖盒底部的排污口对应下一养殖盒的排污单元。养殖装置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采用多个养殖盒依次上下对应固定,当拔出上一养殖盒的排污单元时,开口腔室内的污水全部从排污口流出,从排污口流出的污水直接进入下一排污单元的上端,从漏斗进入在各个养殖盒内的排污单元中依次流动从而排出养殖装置外。优选的,所述养殖盒本体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底板从后板向前板向下倾斜,倾斜度大于1:200,所述第一区域靠近后板一侧,所述第二区域靠近前板一侧。饲料残余物、水产品排泄物在水流的作用下,从而向前板一侧汇集,从而便于用户直观的实时观察养殖盒内的清洁状况。优选的,所述排污单元与排污口构成可拆卸式插接配合或螺纹连接。若取出排污单元,盒内的污水便会随着排污口排出,从而进入下一养殖盒本体的排污单元上端,沿各个排污单元依次排出。优选的,所述养殖盒还包括位于第二区域内的上排水单元,所述上排水单元连通设于开口腔室底部的排水孔,所述上排水单元是一个虹吸发生装置。优选的,所述虹吸发生装置包括底溢流装置和连接底溢流装置上端的虹吸盖板,所述底溢流装置包括内管、套接内管的外管、连接内管与外管的多个连接部,所述内管设有下端连通排水孔的排水通道,所述内管上端与虹吸盖板之间设有用于液体流动的上间隙通道,所述外管上端密封连接虹吸盖板,所述外管下端与开口腔室底部设有间隙,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用于液体流动的外间隙通道,所述外间隙通道连通开口腔室,所述外间隙通道、上间隙通道、排水通道依次连通构成用于发生虹吸的虹吸发生通道。外管对应开口腔室底部的下端为虹吸发生装置的进水口位置,通过使用者可以根据养殖品种所需的水位来设置进水口距离开口腔室的高度。当开口腔室内的水位高于内管时,盒子里的水从进水口进入,通过排水通道由内管流出,当水流量较小,流水形成自然排水状态,当水流量增加时,虹吸发生腔内的空气也会随着排出,形成抽真空状态,就发生虹吸效应,此时虹吸装置排出的水流量大于盒子进水量,盒子的水位不断下降,当下降到虹吸装置进水口位时,空气大量从进水口吸入,破坏虹吸效应,虹吸结束,开口腔室内的水位开始上升,循环反复。当虹吸发生通道内的大量空气随着排出,形成抽真空状态,发生虹吸效应时,虹吸效应所产生的吸力同时将饲料残余物、水产品排泄物吸取,从而形成自动清洗的功能。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部为周向分布于内管外壁的多个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过滤口,开口腔室内的液体先通过过滤口的过滤筛选再进入上间隙通道和外间隙通道内,从而防止虹吸发生通道的堵塞。优选的,所述外管上端可拆卸式连接虹吸盖板,从而便于用户可以实时拆开虹吸盖板从而对虹吸发生装置进行清理,也可以通过拆除虹吸盖板从而使得养殖盒处于上满溢流的模式。优选的,所述外管设有径向连通开口腔室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端连通外间隙通道。优选的,所述养殖盒还包括下排水单元,所述下排水单元为弯曲管,所述弯曲管上端连通排水孔,所述弯曲管下端位于下一养殖盒的开口腔室上方,所述弯曲管下端靠近下一养殖盒的后板一侧。有益效果:沙质层上表面均为细密的沙子,沙质层上表面均为细密的沙子材料,模拟螃蟹于自然界的生活状态,避免对螃蟹底部造成磨损,提高了螃蟹的品相。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上排水单元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一体式上排水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螺纹连接式上排水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卡扣式上排水单元的剖面示意图。1、养殖盒本体;11、底板;12、前板;13、后板;14、左侧板;15、右侧板;2、上排水单元;21、内管;22、外管;23、连接板;24、虹吸盖板;3、下排水单元;4、排污单元;5、排污凹槽;6、排水通道;7、上间隙通道;8、外间隙通道;9、进水孔;10、隔板;011、卡槽;012、沙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螃蟹养殖装置,所述养殖装置包括多个从上至下对应安装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养殖盒本体1、上排水单元2、下排水单元3、排污单元4、隔板10。所述养殖盒本体1包括底板11、前板12、后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所述底板11、前板12、后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密封围合形成开口腔室。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高度相同,前板12比后板13低。底板11结构为从后板13沿着侧板向前板12延伸具有大于1:200的倾斜度。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通过多个养殖盒本体1依次装配叠加从而实现大批量的养殖要求。养殖盒本体1的前板12的上端可拆卸式连接有上挡板,前板12较短且向外倾斜延伸,用户可以直接取出上挡板从而便于用户的实时观察,所述上挡板与前板12构成V型结构,所述上挡板设有喂食口,从而便于用户的喂食也可以有效避免螃蟹爬出开口腔室,而用户本身也可以直接通过喂食口观察螃蟹状态。养殖盒本体1的左右侧板上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水管的导入,若有需要可以直接通过将外接水管穿过开口从而将液水导入开口腔室内。所述上排水单元2位于开口腔室内,所述上排水单元2连通设于开口腔室底部的排水孔,所述上排水单元2是一个虹吸发生装置。所述虹吸发生装置包括底溢流装置和连接底溢流装置上端的虹吸盖板24。所述底溢流装置包括内管21、套接内管21的外管22、连接内管21与外管22的多个连接部。所述内管21设有下端连通排水孔的排水通道6,所述内管21上端与虹吸盖板24之间设有用于液体流动的上间隙通道7。所述外管22上端密封连接虹吸盖板24,所述外管22下端设有的进水口与开口腔室底部存在间隙,养殖户根据养殖品种所需的水位来设置间隙的高度值,目前为间隙的高度值为5-20mm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装置包括多个从上至下对应安装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养殖盒本体(1)和隔板(10),所述养殖盒本体(1)内设有开口腔室,所述隔板(10)卡位固定于开口腔室内设有的卡槽(011)内,所述隔板(10)将开口腔室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沙质层(0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装置包括多个从上至下对应安装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养殖盒本体(1)和隔板(10),所述养殖盒本体(1)内设有开口腔室,所述隔板(10)卡位固定于开口腔室内设有的卡槽(011)内,所述隔板(10)将开口腔室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沙质层(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设有排污凹槽(5),所述排污凹槽(5)内设有排污单元(4),所述排污单元(4)可拆卸式安装于开口腔室内,所述排污单元(4)连通开口腔室底部设有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单元(4)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所述排污单元(4)低于前板(12),上一养殖盒底部的排污口对应下一养殖盒的排污单元(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本体(1)包括底板(11)、前板(12)、后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所述底板(11)从后板(13)向前板(12)向下倾斜,倾斜度大于1:200,所述第一区域靠近后板(13)一侧,所述第二区域靠近前板(12)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单元(4)与排污口构成可拆卸式插接配合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还包括位于第二区域内的上排水单元(2),所述上排水单元(2)连通设于开口腔室底部的排水孔,所述上排水单元(2)是一个虹吸发生装置。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庆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庆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