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实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29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实训设备,其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中的多个实训单元;任一实训单元以抽拉方式收容于机架中,任一实训单元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底部的滚轮、安装于车架顶部的第一操作面板、安装于车架中部的第二操作面板;第一操作面板向下倾斜设置,其上端边缘连接于位于车架顶部上,下端边缘连接于第二操作面板上,第二操作面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一安装孔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二安装孔,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阵列形式进行排布,该阵列的任一排或任一列中,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间隔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通过设置多个实训单元,可同时供多个学生进行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实训设备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实训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电气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相关的电气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随着智慧实验室的发展,相关的教学实训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教学实训设备的成本较高,由此导致教学实训设备的有限性。从而,教学实训设备的集成化、多工位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针对如何实现实训设备的集成化、多工位发展,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工位实训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实训设备,其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中的多个实训单元;任一实训单元以抽拉方式收容于所述机架中,任一所述实训单元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底部的滚轮、安装于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一操作面板、安装于所述车架中部的第二操作面板;所述第一操作面板向下倾斜设置,其上端边缘连接于位于所述车架顶部上,下端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上,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一安装孔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二安装孔,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阵列形式进行排布,该阵列的任一排或任一列中,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间隔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所述机架中设置有收容所述多个实训单元的多个收容腔。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任一所述实训单元上还设置有沿抽拉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机架中对应设置有供所述滑轨滑动的滑槽。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所述滑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截面为圆形的轨道,所述滑轨分别置于所在实训单元的顶部和底部。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所述机架中还设置有限位横梁,所述限位横梁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车架底部前端的滚轮和后端的滚轮之间。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为两块,两块第二操作面板上下设置,并以镶嵌方式安装于所述车架上。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所述车架包括:车底座、安装于所述车底座上的框架,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车底座上,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为两块,两块第二操作面板上下设置,并以镶嵌方式安装于框架上。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所述框架上还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适于控制所述实训单元抽拉的把手。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任一组第一安装孔中具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腰形孔,任一组第二安装孔中具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腰形孔。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的改进,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保持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通过设置多个实训单元,可同时供多个学生进行实验。任一实训单元通过抽拉方式进行设置,使用时可将其拉出,不使用时可收纳于机架中,方便了各工位之间的转换。同时,任一实训单元具有第一操作面板和第二操作面板,通过上述操作面板可方便安装不同的电气设备,有利于适应不同的电气实验的操作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中实训单元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局部的平面放大示意图;图4为第二操作面板上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排布方式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多工位实训设备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中的多个实训单元2。其中,任一台设备可提供多个实训单元2,以便方便多个学生同时进行电气实验操作,符合实训设备集成化、多工位化的发展需求。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设置四个实训单元2,此时四个实训单元2并排地设置于所在的机架1中,同时相邻的实训单元2之间还留有供学生站立的操作空间。任一实训单元2以抽拉方式收容于所述机架1中,如此设置,使用时可将其拉出,不使用时可收纳于机架1中,方便了各工位之间的转换和拓展。具体地,所述机架1中设置有收容所述多个实训单元2的多个收容腔11,任一收容腔11具有方便实训单元2拉出和推入的开口。同时,所述机架1中还设置有限位横梁12,该限位横向设置于所述开口处,以防止所述实训单元2被完全拉出。任一所述实训单元2包括:车架21、安装于所述车架21底部的滚轮22、安装于所述车架21顶部的第一操作面板23、安装于所述车架21中部的第二操作面板24。所述滚轮22为万向轮,所述滚轮22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21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21包括:车底座211、安装于所述车底座211上的框架212。此时,所述滚轮22安装于所述车底座211上,所述第一操作面板23安装于该框架212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操作面板24以镶嵌方式安装于框架212上。相应的,安装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限位横梁12位于所述车架21底部前端的滚轮22和后端的滚轮22之间。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所述实训单元2的抽拉,任一所述实训单元2上还设置有沿抽拉方向设置的滑轨26,相应的,所述机架1中对应设置有供所述滑轨26滑动的滑槽13,该滑槽13安装于所述机架1中的滑槽支架14上。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26包括:底座26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61上的截面为圆形的轨道262,所述滑轨26分别置于所在实训单元2的顶部和底部。相应的,所述滑槽13的槽口也被设计为圆形。此外,为了在实训单元2收容于上述收容腔11中时闭合其开口,所述框架212上还安装有与该开口尺寸相对应的立板213,同时,所述立板213上设置有适于控制所述实训单元2抽拉的把手。所述第一操作面板23向下倾斜设置,其上端边缘连接于位于所述车架21顶部的电气箱25上,下端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操作面板24上。通过将第一操作面板23向下倾斜设置,使其具有适于学生的操作和观察的角度。所述第二操作面板24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一安装孔241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二安装孔242。如此设置,可根据具体的电气实验内容,通过各组第一安装孔241和第二安装孔242可方便安装不同的电气设备,有利于适应不同的电气实验的操作需求。其中,各组第一安装孔241和第二安装孔242以阵列形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实训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中的多个实训单元;/n任一实训单元以抽拉方式收容于所述机架中,任一所述实训单元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底部的滚轮、安装于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一操作面板、安装于所述车架中部的第二操作面板;/n所述第一操作面板向下倾斜设置,其上端边缘连接于位于所述车架顶部上,下端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上,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一安装孔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二安装孔,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阵列形式进行排布,该阵列的任一排或任一列中,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间隔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实训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中的多个实训单元;
任一实训单元以抽拉方式收容于所述机架中,任一所述实训单元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底部的滚轮、安装于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一操作面板、安装于所述车架中部的第二操作面板;
所述第一操作面板向下倾斜设置,其上端边缘连接于位于所述车架顶部上,下端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上,所述第二操作面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一安装孔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组第二安装孔,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阵列形式进行排布,该阵列的任一排或任一列中,各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间隔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位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设置有收容所述多个实训单元的多个收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工位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实训单元上还设置有沿抽拉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机架中对应设置有供所述滑轨滑动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工位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截面为圆形的轨道,所述滑轨分别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俭姜敏孙怀海诸祥荣管名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