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204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涉及车辆载荷计量技术领域,载荷计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接收器以及多个应力采集设备,从而具备载荷计量的数据传输体系。其中,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可以是埋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路面层。同时,将每个应力采集设备与数据接收器连接,数据接收器与数据处理设备连接,可以将采集到的路面层的应力变化传输至数据接收器,进而发送于数据处理设备,从而通过数据处理设备确定车辆的载荷信息。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接收器则可以均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两侧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据接收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载荷计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为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关于道路的智慧化和全面化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在运输货车载荷的计重方面主要分为两种计重方式,一种是静态停车计重:运输货车需要在称重平台停车计重,其虽然可以提供准确的计重信息,但由于该种方式的低效性容易造成堵车。另一种则为不停车计重,其可以显著提高计重效率,避免堵车现象的发生,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现有不停车计重则主要通过将车轴检测台相对于道路表面裸露或凸起的方式,使得其能够直接与运输货车的车轴进行接触,从而完成计重。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车轴检测台需要在特定时间能够容纳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同时避免因驾驶员的作弊行为(如驾车上检测台时走S形等)使得称重信息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将其设置的体积较大,从而造成对道路的改动较大,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且两者的频繁接触,也容易导致车轴检测台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其能够埋设于路面内部,避免与车轮直接接触,依托路面完成对车辆的载荷计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载荷计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接收器以及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均埋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路面层,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接收器均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两侧;每个应力采集设备与数据接收器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路面层的应力变化传输至数据接收器;数据接收器与数据处理设备连接,数据处理设备用以根据多个应力采集设备采集的路面层的应力变化确定车辆检测区道路上车辆的载荷信息。可选的,每个应力采集设备包括:应力采集器件和数据发射器;应力采集器件用于采集路面层的应力变化,应力采集器件与数据发射器有线连接,数据发射器连接数据接收器;数据发射器用以将应力采集器件采集的路面层的应力变化发射至数据接收器。可选的,数据发射器为无线发射器,数据接收器为无线接收器。可选的,数据发射器具有第一数据接口,数据接收器具有第二数据接口;路面层还铺设有数据传输线,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与第一数据接口连接,路面层还具有第一开口,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口伸出并与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可选的,应力采集器件包括:应力采集部以及包附于应力采集部外的感应部;应力采集部用于通过检测感应部的应力变化,采集路面层的应力变化。可选的,感应部的外形为正方体。可选的,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埋设于路面层中距离道路表面预设深度的平面。可选的,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呈单层网格状结构设置于距离道路表面预设深度的平面,每个应力采集设备设置于单层网格状结构的网格顶点位置。可选的,载荷计量系统还包括:与数据处理设备电连接的显示设备。可选的,载荷计量系统还包括:供电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接收器分别与供电设备通过第一电源线连接;路面层还具有第二开口,路面层下还铺设有第二电源线,第二电源线的一端与每个应力采集设备电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口伸出,并与供电设备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载荷计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接收器以及多个应力采集设备,从而具备载荷计量的数据传输体系。其中,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可以是埋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路面层,保证其既可以准确采集到车辆经过路面层时,路面层发生的应力变化信息,又可以依托埋设于路面层内部的结构对其自身形成一定的保护能力,避免相对路面裸露或凸起时与车轮直接接触使得其寿命较短。同时,因其可以依托于路面从而使得路面作为承载车轮的平台,故可以将应力采集设备的体积设置的较小,从而可以降低对道路的改动幅度,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将每个应力采集设备与数据接收器连接,数据接收器与数据处理设备连接,可以将采集到的路面层的应力变化传输至数据接收器,进而发送于数据处理设备,从而通过数据处理设备确定车辆的载荷信息。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接收器则可以均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两侧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据接收处理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中的应力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的示意图之三。图标:100-车辆;101-道路;1011-路面层;1012-路基层;102-车辆检测区;103-应力采集设备;104-数据接收器;105-数据处理设备;106-收费室;107-显示设备;108-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计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接收器以及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多个所述应力采集设备均埋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路面层,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和所述数据接收器均设于所述车辆检测区道路的两侧;/n每个所述应力采集设备与所述数据接收器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路面层的应力变化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器;所述数据接收器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用以根据多个所述应力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路面层的应力变化确定所述车辆检测区道路上车辆的载荷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计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接收器以及多个应力采集设备;多个所述应力采集设备均埋设于车辆检测区道路的路面层,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和所述数据接收器均设于所述车辆检测区道路的两侧;
每个所述应力采集设备与所述数据接收器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路面层的应力变化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器;所述数据接收器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用以根据多个所述应力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路面层的应力变化确定所述车辆检测区道路上车辆的载荷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应力采集设备包括:应力采集器件和数据发射器;所述应力采集器件用于采集所述路面层的应力变化,所述应力采集器件与所述数据发射器有线连接,所述数据发射器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器;所述数据发射器用以将所述应力采集器件采集的所述路面层的应力变化发射至所述数据接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射器为无线发射器,所述数据接收器为无线接收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不停车的载荷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射器具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收器具有第二数据接口;所述路面层还铺设有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所述路面层还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南童严楷宋亚洲董菲璠李华李俊毛益佳王捷钱玉胜方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