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9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52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10),空调壳体(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风口(11),空调壳体(1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风口(12),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之间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14),换热器(14)设置在其中一个风口处,风机设置在换热器(14)和另外一个风口之间,换热器(14)远离风机一端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封堵结构,封堵结构具有靠近第一端口以封堵第一端口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第一端口以打开第一端口的第二位置。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能够灵活调节空调出风,改善出风条件,提高用户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内柜机一般具有制冷、制热、送风等几种模式,其中,只有送风模式不需经过换热,外机不启动。送风模式时,空气仍然要经过换热器,但不进行换热,最后从风口吹出,这样导致气流在经过换热器时产生了较大的损失,减小了送风风量,减弱了房间内的气流大循环,送风距离短,用户舒适性差;制冷模式时,为了使房间快速降温,空调出风口附近温度较设定温度低很多,当用户靠近直吹时,舒适性很差,甚至导致用户着凉感冒。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能够灵活调节空调出风,改善出风条件,提高用户舒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空调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风口,空调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其中一个风口处,风机设置在换热器和另外一个风口之间,换热器远离风机一端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封堵结构,封堵结构具有靠近第一端口以封堵第一端口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第一端口以打开第一端口的第二位置。优选地,空调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封堵结构驱动连接,以驱动封堵结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优选地,封堵结构与换热器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S1,换热器沿风机的轴向的长度为L2,S1=(0~0.3)L2。优选地,封堵结构具有小开度模式和大开度模式,当封堵结构为小开度模式时,小开度距离S11=(0~0.1)L2,当封堵结构为大开度模式时,大开度距离S12=(0.1~0.3)L2。优选地,封堵结构包括封堵隔板,封堵隔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换热器的第一端口面积。优选地,封堵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锥。优选地,第一导流锥的母线为圆滑过渡曲线。优选地,第一导流锥的母线为单圆弧线;或,第一导流锥的母线为多段圆弧线。优选地,第一导流锥的母线为多段圆弧线时,在第一导流锥的一个轴截面内,第一导流锥的多段圆弧线的圆心位于母线的同一侧,或,第一导流锥的多段圆弧线的圆心位于母线的不同侧。优选地,第一导流锥的中心轴线与风机的中心轴线重合。优选地,第一风口和/或第二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优选地,第一风口处活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具有打开第一风口的第一位置以及封堵第一风口的第二位置;和/或,第二风口处活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具有打开第二风口的第一位置以及封堵第二风口的第二位置。优选地,换热器设置在第二风口处,第一风口处设置有第二导流锥。优选地,风机为对旋轴流风机。优选地,空调壳体为多棱柱,空调壳体包括前面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前面板相邻,第一侧板位于前面板的第一侧,第二侧板位于前面板的第二侧,第一风口位于第一侧板、前面板和第二侧板的顶端。优选地,第二风口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风口设置在第一侧板上,另一个第二风口设置在第二侧板上,两个第二风口通过前面板间隔开。优选地,换热器与风机之间的风道内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圈和设置在导流圈内的整流板,整流板沿导流圈的轴向延伸,整流板的两侧连接至导流圈的内壁,整流板将导流圈的导流通道分割为至少两个整流区域。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空调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风口,空调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其中一个风口处,风机设置在换热器和另外一个风口之间,换热器远离风机一端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封堵结构,封堵结构具有靠近第一端口以封堵第一端口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第一端口以打开第一端口的第二位置。通过在换热器远离风机的第一端口处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第一端口的封堵结构,能够在空调器处于送风模式时,通过打开封堵结构,使得大部分气流均从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处吸入,并且风量增幅较大,可以实现大风量的送风效果,并且送风距离远,使房间内的大循环气流增强,提升用户舒适性;制冷模式时,控制封堵结构与第一端口之间的距离,气流从换热器及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同时吸入,使冷风与热风混合吹出,可降低冷风直吹人的不适感,提升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结构图;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下进风上出风时的结构图;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上进风下出风时的结构图;图8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导流锥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导流锥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结构图;图1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下进风上出风时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导流圈;2、整流板;3、第一消音孔;4、第一内筒;5、第一外筒;6、第二内筒;7、第二外筒;8、横向挡板;9、第二消音孔;10、空调壳体;11、第一风口;12、第二风口;13、对旋轴流风机;14、换热器;15、第一导流锥;16、第二导流锥;17、前面板;18、第一侧板;19、第二侧板;20、底座;21、封堵隔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10,空调壳体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风口11,空调壳体1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风口12,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之间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14,换热器14设置在其中一个风口处,风机设置在换热器14和另外一个风口之间,换热器14远离风机一端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封堵结构,封堵结构具有靠近第一端口以封堵第一端口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第一端口以打开第一端口的第二位置。通过在换热器14远离风机的第一端口处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第一端口的封堵结构,能够在空调器处于送风模式时,通过打开封堵结构,使得大部分气流均从换热器14的第一端口处吸入,并且风量增幅较大,可以实现大风量的送风效果,并且送风距离远,使房间内的大循环气流增强,提升用户舒适性;制冷模式时,控制封堵结构与第一端口之间的距离,气流从换热器14及换热器14的第一端口同时吸入,使冷风与热风混合吹出,可降低冷风直吹人的不适感,提升舒适性。封堵结构闭合第一端口时,空调器可正常的上下出风、制冷制热,当封堵结构打开第一端口时,大部分气流将会经过换热器14与封堵结构之间所形成的新风道,因此气流阻力减小,风量增加。空调壳体10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封堵结构驱动连接,以驱动封堵结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驱动机构例如为齿轮齿条驱动机构,或者是伸缩缸驱动机构等,只要能够实现对封堵结构在风机轴向方向的位置调整即可。由于封堵结构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实现对封堵结构的位置调节,进而能够调节封堵结构与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壳体(10),所述空调壳体(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风口(11),所述空调壳体(1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风口(12),所述第一风口(11)和所述第二风口(12)之间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14),所述换热器(14)设置在其中一个风口处,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4)和另外一个风口之间,所述换热器(14)远离所述风机一端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口以封堵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所述第一端口以打开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二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壳体(10),所述空调壳体(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风口(11),所述空调壳体(1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风口(12),所述第一风口(11)和所述第二风口(12)之间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14),所述换热器(14)设置在其中一个风口处,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4)和另外一个风口之间,所述换热器(14)远离所述风机一端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口以封堵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所述第一端口以打开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10)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封堵结构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封堵结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与所述换热器(14)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S1,所述换热器(14)沿所述风机的轴向的长度为L2,S1=(0~0.3)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具有小开度模式和大开度模式,当所述封堵结构为小开度模式时,小开度距离S11=(0~0.1)L2,当所述封堵结构为大开度模式时,大开度距离S12=(0.1~0.3)L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封堵隔板(21),所述封堵隔板(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换热器(14)的第一端口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锥(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锥(15)的母线为圆滑过渡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锥(15)的母线为单圆弧线;或,所述第一导流锥(15)的母线为多段圆弧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锥(15)的母线为多段圆弧线时,在所述第一导流锥(15)的一个轴截面内,所述第一导流锥(15)的多段圆弧线的圆心位于母线的同一侧,或,所述第一导流锥(15)的多段圆弧线的圆心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黄鑫李树云吴俊鸿李业强田雅颂陈英强刘江驰高智强李建建张兴钰翟振坤向新贤曹睿张奇何博肖洪力熊绍森徐耿彬张守信魏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