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9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时容易出现短路回路现象、运行效果较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上面板上,出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下面板上。上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上一下的设置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将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通过拉开距离的方式分隔开,有效地避免了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互相干扰混淆、出风气流流出后直接流入进风口的情况,避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时出现气流短路回流现象,使得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能够互不干扰地流动,保证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属于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为安装于天花板上以实现制冷和制热的室内温度调节设备。通常,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于底部,例如,进风口设置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底板中心,出风口设置于底板四周靠近底板边缘的位置,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从底部中央进风、从底部四周出风。对于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而言,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同一平面,这种进、出风路径在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时(尤其运行制热模式时),进、出气流极易相互影响干涉,从而造成短路回流现象。影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效果。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时容易出现气流短路回流现象、运行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风机,所述壳体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下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且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布置成能够促使气流流入所述进风口并流向所述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导流构件,所述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构件为喇叭形的导风圈,所述风机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转动的电机,所述风扇通过所述电机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导风圈的扩口端围绕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导风圈的收口端延伸至所述风扇的进风端。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圈的收口端向靠近所述风扇的方向延伸有筒状结构,在安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风扇的进风端交错设置。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圈的扩口端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与所述壳体卡接配合。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器为环形换热器,所述导流构件和所述风机均位于所述环形换热器的内侧,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环形换热器的外侧。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换热器的顶端与所述上面板抵接配合,所述环形换热器的底端通过接水盘抵接至所述下面板。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口为弧形结构。在上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下面板上呈环形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上面板上,出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下面板上。上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上一下的设置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将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通过拉开距离的方式分隔开,有效地避免了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互相干扰混淆、出风气流流出后直接流入进风口的情况,避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时出现气流短路回流现象,使得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能够互不干扰地流动,保证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图1是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侧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构件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上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导风构件的翻边结构;图4是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内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导风构件的筒状结构。附图中:1、壳体;11、上面板;111、进风口;12、下面板;121、出风口;2、换热器;3、风机;31、电机;32、风扇;321、进风端;4、接水盘;5、导风构件;51、筒状结构;52、翻边;6、排水泵;7、电控箱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首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侧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构件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换热器2和风机3。壳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11和至少一个出风口121,换热器2和风机3均设置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之间。壳体1外部的气流能够通过进风口111进入壳体1内,并且流经换热器2、与换热器2进行换热后变成热气流或者冷气流再从出风口121流出,以便升高或者降低室内的温度。换热器2和风机3布置成能够促使气流按照上述流动路径流动,以便将壳体1外部的气流吸入壳体1内再将换热后的气流吹出壳体1。换热器2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盘4,以便通过接水盘4承接换热器2滴落的水。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排水泵6,排水泵6的进水端连通至接水盘4内部,排水端通过排水管路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以便将接水盘4内部积蓄的液体排出至壳体1外部。集成有电脑板等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电器元件的电控箱体7设置于壳体1内并靠近壳体1内壁设置,以便为壳体1内部预留出足够大的安装空间。其中,壳体1由上面板11(即靠近天花板的面板)、圈状的侧板和下面板12(靠近地面的面板)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包围组成。上述进风口111设置于上面板11上,上述出风口121设置于下面板12上。在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进行制热或者制冷时,气流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顶部流入壳体1内,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底部吹出热气流或者冷气流。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进风气流与冷风气流之间的距离,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分隔至机顶和机底两个距离最远的位置,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气流短路回流的现象,使得出风口121吹出的气流基本能够全部流向室内空间,而不会回流至进风口111内。优选地,进风口111为弧形结构,具体地,进风口111为形成于上面板11上的弧形通孔,以便增加进风口111的可进风面积。尤其是在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上面板11的中心位置需要与天花板进行连接固定时,弧形的进风口111可围绕上面板11中心的连接位置进行设置,如多个弧形进风口111沿上面板11中心的周向设置,以便有效利用上面板11的剩余布置空间,在保证上面板11强度的情形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风机,所述壳体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下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且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布置成能够促使气流流入所述进风口并流向所述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风机,所述壳体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下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且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布置成能够促使气流流入所述进风口并流向所述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导流构件,所述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构件为喇叭形的导风圈,所述风机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转动的电机,所述风扇通过所述电机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导风圈的扩口端围绕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导风圈的收口端延伸至所述风扇的进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的收口端向靠近所述风扇的方向延伸有筒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训智王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