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9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空调包括:第一风口;第二风口;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具有处于所述第一风口处且遮蔽所述第一风口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第二风口处且遮蔽所述第二风口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将过滤机构在两个风口之间进行切换,也即将过滤机构切换到作为回风口的风口处进行过滤,实现了在需要时在设定风口起过滤灰尘的作用的目的,避免出风时将滤网上的灰尘吹出,同时有效的提升空调的风量,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产品长期使用性能和寿命,保障用户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一种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空调多为单向出风式空调器,致制热舒适性很差。为了改善空调舒适性,现在出现可以双向出风的空调器,为双贯流风叶风管机,能实现朝下和朝侧面的两个方向出风。然而双向可出风导致滤网的设计比较难实现,由于是双向出风,过滤网上的杂质会在逆向出风时被吹出,影响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过滤网上的杂质会在逆向出风时被吹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过滤机构移动到作为回风口的风口处进行过滤从而保证杂质不被吹出的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一种空调,包括:第一风口;第二风口;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具有处于所述第一风口处且遮蔽所述第一风口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第二风口处且遮蔽所述第二风口的第二状态。所述空调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所述第一风口为回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出风口,所述过滤机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制冷模式,所述第一风口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回风口,所述过滤机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空调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过滤机构具有第三侧面,且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侧板形成所述第一侧面,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底板形成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空调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过滤机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风口为长方形,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宽度方向的端部,且所述过滤机构沿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滑入或滑出所述风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传动线,所述过滤机构在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线缠绕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上,且所述传动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空调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壳体相对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滑动通道,所述过滤机构在所述滑动通道内自由滑动。所述滑动通道的横截面为环形,且在所述滑动通道的转角处设置有转向轴,所述传动线与所述转向轴的周侧配合改变移动方向。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转向轴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转向轴与所述长方体的四条棱对应设置。所述转向轴的轴线与所述长方体的棱平行。所述空调还包括两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处,且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方向指向所述第一风口,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处,且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方向指向所述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机具有第一蜗壳,所述第二风机具有第二蜗壳,且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共同形成所述滑动导轨。所述第一风口的形状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形状相同。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将过滤机构在两个风口之间进行切换,也即将过滤机构切换到作为回风口的风口处进行过滤,实现了在需要时在设定风口起过滤灰尘的作用的目的,避免出风时将滤网上的灰尘吹出,同时有效的提升空调的风量,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产品长期使用性能和寿命,保障用户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剖视图;图中:1、第一风口;2、第二风口;3、过滤机构;4、转动电机;5、传动线;6、滑动导轨;7、转向轴;8、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的空调,包括:第一风口1;第二风口2;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具有处于所述第一风口1处且遮蔽所述第一风口1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第二风口2处且遮蔽所述第二风口2的第二状态,也即对过滤机构3的位置进行切换,使得过滤机构3对作为回风口的第一风口1或第二风口2进行过滤,使得一个过滤机构3能够对双向出风均保证可靠过滤,实现了在需要时在设定风口起过滤灰尘的作用的目的,避免出风时将滤网上的灰尘吹出,同时有效的提升空调的风量,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产品长期使用性能和寿命,保障用户的健康。所述空调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所述第一风口1为回风口,所述第二风口2为出风口,所述过滤机构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过滤机构3覆盖于第一风口1上,对第一风口1处的回风进行过滤,同时第二风口2处无过滤机构3,保证出风风量的可靠性;在所述制冷模式,所述第一风口1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2为回风口,所述过滤机构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过滤机构3覆盖于第二风口2上,对第二风口2处的回风进行过滤,同时第一风口1处无过滤机构3,保证出风风量的可靠性。所述空调还包括壳体8,所述第一风口1设置于所述壳体8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风口2设置于所述壳体8的第二侧面上,实现不同方向的出风。所述壳体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侧板形成所述第一侧面,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底板形成所述第二侧面,也即第一风口1处于长方体结构的侧面,在制冷时冷风水平吹出实现瀑布式制冷,第二风口2处于厂房体积结构的底面,在制热时热风直接向下吹出,增加制热速率。所述过滤机构3具有第三侧面,且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壳体8的外侧,保证过滤机构3的同一侧面朝向壳体8的外部,从而保证过滤机构3上的灰尘都在同一侧,保证切换风口时,灰尘不会因过滤机构3的侧面变化而被吹出,造成污染。所述空调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过滤机构3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也即驱动机构带动过滤机构3在壳体8内部滑动,实现过滤机构3位置的切换,特别的在所述过滤机构3滑动过程中,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壳体8的内表面贴合滑动。所述风口为长方形,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宽度方向的端部,且所述过滤机构3沿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滑入或滑出所述风口,保证过滤机构3的强度的同时,降低过滤机构3与第一风口1或第二风口2之间的滑动距离,从而增加过滤机构3的结构可靠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4和传动线5,所述过滤机构3在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线5缠绕于所述转动电机4的转动轴上,且所述传动线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利用传动线5对过滤机构3拉动,实现过滤机构3的位置切换,传动线5缠绕于转动轴上,转动电机4的转动能够改变传动线5在转动轴两侧的长度,从而实现对过滤机构3的拉动。其中,转动电机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利用一个转动电机4对传动线5进行双向拉动,从而实现过滤机构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转动电机4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风口(1);/n第二风口(2);/n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具有处于所述第一风口(1)处且遮蔽所述第一风口(1)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第二风口(2)处且遮蔽所述第二风口(2)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口(1);
第二风口(2);
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具有处于所述第一风口(1)处且遮蔽所述第一风口(1)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第二风口(2)处且遮蔽所述第二风口(2)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
在所述制热模式,所述第一风口(1)为回风口,所述第二风口(2)为出风口,所述过滤机构(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制冷模式,所述第一风口(1)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2)为回风口,所述过滤机构(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壳体(8),所述第一风口(1)设置于所述壳体(8)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风口(2)设置于所述壳体(8)的第二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侧板形成所述第一侧面,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底板形成所述第二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具有第三侧面,且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壳体(8)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过滤机构(3)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荣陈博强朱江程杜辉卢冠宏刘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