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69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外圈套设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外圈之间滚动设置有钢球,所述外圈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涨紧设置有储油绵,所述容置腔内还滑动设置有用于抵压储油绵使其出油的抵压杆,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油液流出的出油口,所述外圈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出外圈设置,另一端向连接部延伸,并设置有用于转动抵触抵压杆使抵压杆沿滑槽滑动的偏心驱动块,所述抵压杆的一端伸出滑槽,并与偏心驱动块相抵触设置,其可以在运转时对自身进行补油,自润滑性较强,且补油方式也比较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的作为汽车轮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配市场上被广泛应用,它的主要功能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在轮毂轴承运转过程,轴承内部的钢球与内圈需要润滑油维持自身的运行旋转,而在长期使用之后轮毂轴承内部的润滑油会随着轴承的运转而逐渐消耗,导致在运行过程中轴承内部会因为缺少润滑油而出现卡死和打滑等现象,而为了保证轮毂轴承的密封性,现有的轮毂轴承是完全密封死的,所以在润滑油消耗完全之后必须将轮毂轴承的外圈拆卸下来才能对轮毂轴承内部进行补油,所以现有的轮毂轴承补油过程比较繁琐,而且现有的轮毂轴承在运转时操作人员很难对轴承内部进行补油,所以现有轮毂轴承结构无法实现内部的自我润滑,导致轴承本体自润滑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其可以在运转时对自身进行补油,自润滑性较强,且补油方式也比较简便。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外圈套设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外圈之间滚动设置有钢球,所述外圈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涨紧设置有储油绵,所述容置腔内还滑动设置有用于抵压储油绵使其出油的抵压杆,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油液流出的出油口,所述外圈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出外圈设置,另一端向连接部延伸,并设置有用于转动抵触抵压杆使抵压杆沿滑槽滑动的偏心驱动块,所述抵压杆的一端伸出滑槽,并与偏心驱动块相抵触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偏心驱动块包括了直径较小的抵压区域和直径较大的驱动区域,抵压区域与驱动区域通过平衡的曲面相连接,抵压杆在初始位置时与偏心驱动块的抵压区域相抵压,在轮毂轴承内部缺少润滑油时,只需转动驱动杆使偏心驱动块的驱动区域与抵压杆相抵压,从而驱动抵压杆储油绵位置滑移,从而抵压储油绵,使储油绵中的油液顺着出油口位置流出到轴承内,从而完成补油,该轮毂轴承可以在运转时对自身进行补油,自润滑性较强,且只需转动驱动杆便能完成轮毂轴承内部的补油,所以补油方式也比较简便,操作方式也比较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压杆伸出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抵压头,所述圆形抵压头的外周壁与偏心驱动块的外周壁相抵触设置,所述抵压杆上还套设有用于使抵压杆复位的复位弹簧。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抵压杆上设置圆形抵压头,圆形抵压头外周面与偏心驱动块外周面的抵触为曲面与曲面之间的抵触,所以该抵压头使偏心驱动块在转动驱动抵压杆滑动时阻力更小,且结构简单利于制造,在抵压杆上套设了弹簧,在抵压杆向储油绵位置挤压结束后在会因为储油绵的弹力复位,但可能复位不完全,所以设置了复位弹簧保证了抵压杆能够完全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伸出外圈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方便驱动杆转动的操作转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该操作转钮方便了操作人员从轮毂轴承的外部操作驱动杆转动时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圈上设置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一端与容置腔相导通,另一端向外圈外周面相导通形成对储油绵的补油。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储油绵中的油液被使用一定量之后,可通过注油管从轮毂轴承的外部对储油绵进行注油,使储油绵的油液量保持充足,该补油结构较为简单,利于实现,且对于储油绵的补油比较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中储油棉挤压出油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3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偏心驱动块初始位置与抵压杆相抵触的状态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偏心驱动块驱动抵压杆滑动后的状态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图6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包括内圈1和外圈2,所述内圈1包括连接部11和固定部12,所述外圈2套设在连接部11上,所述连接部11与外圈2之间滚动设置有钢球3,所述外圈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容置腔4,所述容置腔4内涨紧设置有储油绵5,所述容置腔4内还滑动设置有用于抵压储油绵5使其出油的抵压杆6,所述容置腔4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油液流出的出油口41,所述外圈2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杆7,所述驱动杆7的一端伸出外圈2设置,另一端向连接部11延伸,并设置有用于转动抵触抵压杆6使抵压杆6沿滑槽滑动的偏心驱动块71,所述抵压杆6的一端伸出滑槽,并与偏心驱动块71相抵触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偏心驱动块71包括了直径较小的抵压区域和直径较大的驱动区域,抵压区域与驱动区域通过平衡的曲面相连接,抵压杆6在初始位置时与偏心驱动块71的抵压区域相抵压,在轮毂轴承内部缺少润滑油时,只需转动驱动杆7使偏心驱动块71的驱动区域与抵压杆6相抵压,从而驱动抵压杆6储油绵5位置滑移,从而抵压储油绵5,使储油绵5中的油液顺着出油口41位置流出到轴承内,从而完成补油,该轮毂轴承可以在运转时对自身进行补油,自润滑性较强,且只需转动驱动杆7便能完成轮毂轴承内部的补油,所以补油方式也比较简便,操作方式也比较简单。上述抵压杆6伸出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抵压头61,所述圆形抵压头61的外周壁与偏心驱动块71的外周壁相抵触设置,所述抵压杆6上还套设有用于使抵压杆6复位的复位弹簧8。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抵压杆6上设置圆形抵压头61,圆形抵压头61外周面与偏心驱动块71外周面的抵触为曲面与曲面之间的抵触,所以该抵压头使偏心驱动块71在转动驱动抵压杆6滑动时阻力更小,且结构简单利于制造,在抵压杆6上套设了弹簧,在抵压杆6向储油绵5位置挤压结束后在会因为储油绵5的弹力复位,但可能复位不完全,所以设置了复位弹簧8保证了抵压杆6能够完全复位。上述驱动杆7伸出外圈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方便驱动杆7转动的操作转钮72。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该操作转钮72方便了操作人员从轮毂轴承的外部操作驱动杆7转动时更加方便。上述外圈2上设置有注油管21,所述注油管21一端与容置腔4相导通,另一端向外圈2外周面相导通形成对储油绵5的补油。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储油绵5中的油液被使用一定量之后,可通过注油管21从轮毂轴承的外部对储油绵5进行注油,使储油绵5的油液量保持充足,该补油结构较为简单,利于实现,且对于储油绵5的补油比较方便快捷。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外圈套设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外圈之间滚动设置有钢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涨紧设置有储油绵,所述容置腔内还滑动设置有用于抵压储油绵使其出油的抵压杆,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油液流出的出油口,所述外圈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出外圈设置,另一端向连接部延伸,并设置有用于转动抵触抵压杆使抵压杆沿滑槽滑动的偏心驱动块,所述抵压杆的一端伸出滑槽,并与偏心驱动块相抵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补油装置的轮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外圈套设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外圈之间滚动设置有钢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涨紧设置有储油绵,所述容置腔内还滑动设置有用于抵压储油绵使其出油的抵压杆,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油液流出的出油口,所述外圈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出外圈设置,另一端向连接部延伸,并设置有用于转动抵触抵压杆使抵压杆沿滑槽滑动的偏心驱动块,所述抵压杆的一端伸出滑槽,并与偏心驱动块相抵触设置。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璘
申请(专利权)人: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