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虎专利>正文

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69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包括加油连接管、外套、密封套和内套;外套呈柱状,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一贯穿孔;内套呈柱状,其轴截面呈倒“T”字形,且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二贯穿孔;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的内径,外套同轴套设于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外,且外套的底面与内套的底部横向部分的顶面贴合,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与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密封套设于该间隙内,且密封套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贴合;外套的侧壁设有与加油连接管连通的第一加油孔,密封套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加油孔对应的第二加油孔;内套、密封套和外套分别以各自轴心为中心分为两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
本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是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大多是厂家恩斯克(NSK)制造的型号为6902Z的深沟轴承,由于不便再加润滑油,该轴承经常在出厂后自带的润滑油耗尽后很快磨损,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5~6年,机台生产5~6年即需要更换新的轴承。但该轴承更换工序长,需要先拆卸旧的轴承,再安装新的轴承,而且不仅要拆卸轴承,还需要同时拆卸皮带轮,再回装,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更换新的轴承同时要浪费大量的金钱。因此,企业对机台的周期性维护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包括加油连接管、外套、密封套和内套;所述外套呈柱状,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内套呈柱状,其轴截面呈倒“T”字形,且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的内径,所述外套同轴套设于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外,且所述外套的底面与内套的底部横向部分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与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套设于该间隙内,且所述密封套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贴合;所述外套的侧壁设有与加油连接管连通的第一加油孔,所述密封套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加油孔对应的第二加油孔;所述内套、密封套和外套分别以各自轴心为中心分为两部分。优选地,所述密封套的外侧面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之间使用703硅胶密封粘连。优选地,所述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的高度等于外套的高度,所述内套的底部横向部分的外径等于外套的外径,所述密封套的内侧面与内套的顶部竖向部分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套的顶面高于外套的顶面。优选地,所述外套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该外套的轴心平行的螺纹孔,所述多个螺纹孔以该外套的轴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内套的底部横向部分开设有多个与螺纹孔对应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贯穿内套的底部横向部分,所述内套和外套通过设于螺纹孔和螺纹通孔中的紧固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对假捻器轴承实现在线加油。当假捻器使用1.5年左右时,利用本技术的加油头对轴承进行加油,不用拆卸轴承,也不用拆卸皮带轮,可直接使用本技术的加油头实现在线加油,加完油后该加油头可以轻松拆卸并保存即可,操作非常简单。2、解决了过去必须拆卸轴承和皮带轮后才可能进行轴承维护保养的问题,直接使用本技术的加油头在线操作,省时省力,节约了拆卸大型机器轴承和皮带轮的人工成本,且减少拆卸可提高轴承和皮带轮的使用寿命,可节约零配件更换成本,本技术的加油头对轴承加油操作简单,可确保轴承长期处于有效的润滑工况下,机组至少可以运行10年以上,延长机器2倍以上的寿命,为企业创造大量的财富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截面A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于轴承上进行加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使用于轴承上进行加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截面B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加油连接管,20、外套,21、第一加油孔,22、螺纹孔,30、密封套,31、第二加油孔,40、内套,41、竖向部分,42、横向部分,43、螺纹通孔,50、深沟球轴承,51、油封,52、主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包括加油连接管10、外套20、密封套30和内套40;所述外套20呈柱状,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内套40呈柱状,其轴截面呈倒“T”字形,且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径小于外套20的内径,所述外套20同轴套设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外,且所述外套20的底面与内套40的底部横向部分42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套30设于该间隙内,且所述密封套30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贴合;所述外套20的侧壁设有与加油连接管10连通的第一加油孔21,所述密封套30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加油孔21对应的第二加油孔31;所述内套40、密封套30和外套20分别以各自轴心为中心分为两部分。由内套40固定轴承的主轴52,密封套30密封油脂,外套20固定密封套30,加油连接管10依次与第一加油孔21和第二加油孔31连通,使用时,密封套30的顶面紧贴轴承的油封51,可在不拆卸轴承的情况下把油通过加油连接管10、第一加油孔21、第二加油孔31、密封套30与内套40之间的间隙、油封51与轴承内圈的间隙加进去,相比于传统的需要将轴承完全拆卸的加油方式,本技术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且加油效率高,节约了企业对机台的周期性维护浪费的很多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采用本技术的加油头进行加油,无需反复拆装轴承和皮带轮,增加了轴承和皮带轮的使用寿命。在安装使用时,先把密封套30固定在外套20上,再固定内套40,内套40、外套20组装一定要水平,加油时由于是两半,夹紧轴承的主轴52时要用力把主轴52夹紧,使轴承的油封51与密封套30充分接触,两半重合上下左右不能偏移,否则会漏油。用均速压黄油枪向加油连接管10注油就可以加油进轴承里面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30的外侧面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之间使用703硅胶密封粘连。密封套30采用703硅胶密封粘连于外套20的内侧面,实现密封套30与外套20之间的密封。由于均速压黄油枪向第一加油孔21、第二没油孔31注入的油脂会进入到密封套30与内套40之间的间隙中,油脂的压力也会将密封套30向外套20的内侧面压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高度等于外套20的高度,所述内套40的底部横向部分42的外径等于外套20的外径,所述密封套30的内侧面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套30的顶面高于外套20的顶面。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高度等于外套20的高度可确保内套40、外套20组装后水平;密封套30的内侧面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隙用于向轴承的油封51内送油;密封套30的顶面高于外套20的顶面可便于密封套30的顶面介入轴承的内外圈之间与轴承的油封51充分接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20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该外套20的轴心平行的螺纹孔22,所述多个螺纹孔22以该外套20的轴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内套40的底部横向部分42开设有多个与螺纹孔22对应的螺纹通孔4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油连接管(10)、外套(20)、密封套(30)和内套(40);所述外套(20)呈柱状,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内套(40)呈柱状,其轴截面呈倒“T”字形,且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径小于外套(20)的内径,所述外套(20)同轴套设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外,且所述外套(20)的底面与内套(40)的底部横向部分(42)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套(30)设于该间隙内,且所述密封套(30)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贴合;所述外套(20)的侧壁设有与加油连接管(10)连通的第一加油孔(21),所述密封套(30)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加油孔(21)对应的第二加油孔(31);所述内套(40)、密封套(30)和外套(20)分别以各自轴心为中心分为两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油连接管(10)、外套(20)、密封套(30)和内套(40);所述外套(20)呈柱状,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内套(40)呈柱状,其轴截面呈倒“T”字形,且其轴心处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径小于外套(20)的内径,所述外套(20)同轴套设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外,且所述外套(20)的底面与内套(40)的底部横向部分(42)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与内套(40)的顶部竖向部分(4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套(30)设于该间隙内,且所述密封套(30)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面贴合;所述外套(20)的侧壁设有与加油连接管(10)连通的第一加油孔(21),所述密封套(30)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加油孔(21)对应的第二加油孔(31);所述内套(40)、密封套(30)和外套(20)分别以各自轴心为中心分为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MT加弹机假捻器轴承加油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虎彭勇许良飞黄水兵熊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黄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