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气缸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气缸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发动机采用缸盖内部集成排气歧管的设计,这种设计结构紧凑,同时降低了发动机成本。集成排气歧管式缸盖的排气道一般为单出口排气道,单出口排气道相邻两缸会产生排气干扰,降低了燃油经济性,采用双出口排气道可以解决排气干扰这一问题。双出口排气道结构的排气道分成两层,目前的缸盖水套结构异常复杂,铸造难度比较大,很难批量生产;同时,两个排气道之间也是热量比较集中的区域,现有的水套无法将两层排气道充分冷却,导致冷却效果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气缸及发动机,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冷却效果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水套和下水套,还包括:中水套,设置在所述上水套和所述下水套之间,所述下水套和所述中水套之间为下排气道,所述中水套和所述上水套之间为上排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水套(1)和下水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中水套(3),设置在所述上水套(1)和所述下水套(2)之间,所述下水套(2)和所述中水套(3)之间为下排气道,所述中水套(3)和所述上水套(1)之间为上排气道;/n所述下水套(2)上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进水口(7)设置在气缸的排气侧,所述上水套(1)上设置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设置在气缸的进气侧,冷却水被配置为能依次经过所述下水套(2)、所述中水套(3)和所述上水套(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水套(1)和下水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水套(3),设置在所述上水套(1)和所述下水套(2)之间,所述下水套(2)和所述中水套(3)之间为下排气道,所述中水套(3)和所述上水套(1)之间为上排气道;
所述下水套(2)上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进水口(7)设置在气缸的排气侧,所述上水套(1)上设置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设置在气缸的进气侧,冷却水被配置为能依次经过所述下水套(2)、所述中水套(3)和所述上水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套(1)和所述下水套(2)通过第一结合点(4)连接;所述中水套(3)、所述上水套(1)和所述下水套(2)通过第二结合点(5)连接;所述中水套(3)和所述下水套(2)通过第三结合点(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套(2)内的冷却水被配置为能经过所述第一结合点(4)和所述第二结合点(5)进入所述上水套(1),经过所述第三结合点(6)进入所述中水套(3);所述中水套(3)内的冷却水被配置为能经过所述第二结合点(5)进入所述上水套(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出口排气道气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8)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宇,陈明,杨文蕾,孙明陆,刘东航,韩令海,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