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冷却气缸盖
本技术属于缸盖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分层冷却气缸盖。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的冷却水流方案是将水先送到缸筒上部,然后经缸盖流出,缸筒下部没有强制水流。温度较低的冷却水由缸体前端送到缸筒一侧的分水套中,然后主要的水流流经缸筒间的间隙转到缸筒的另一侧,经过缸体与缸盖间的过水孔向上流入缸盖,再流过各缸中心附近的高温区域,最后集中起来由缸盖的出水管流出。如公开号为CN10569718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层冷却的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水套;布水道,其进口端用于引入冷却液,该布水道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以及气缸体水套,其进口端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孔与所述布水道的出口端保持连通;该气缸体水套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副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分层冷却的气缸盖主要采用两路冷却水道,冷却鼻梁区和气缸套,但是冷却水从机体到缸盖后温度较高,对鼻梁区等高温区域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冷却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布置在气缸盖内的上水道、第一水套、第二水套、缸筒、第三水套、出水总管、鼻梁区、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和第三进水孔;/n所述第一水套与第二水套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第一进水孔布置在上水道的顶端,所述第一水套通过第一进水孔与上水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孔布置在第一进水孔的下方,所述第二水套通过第二进水孔与上水道连通,所述鼻梁区布置在第二水套内;/n所述第三进水孔布置在上水道的底端,所述第三水套通过第三进水孔与上水道连通,所述第三水套还与出水总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冷却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置在气缸盖内的上水道、第一水套、第二水套、缸筒、第三水套、出水总管、鼻梁区、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和第三进水孔;
所述第一水套与第二水套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第一进水孔布置在上水道的顶端,所述第一水套通过第一进水孔与上水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孔布置在第一进水孔的下方,所述第二水套通过第二进水孔与上水道连通,所述鼻梁区布置在第二水套内;
所述第三进水孔布置在上水道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豪,沈捷,班智博,胡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