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增压器的自润滑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增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增压器的自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降低汽车的油耗,提升汽车的动力性,通常采用蜗轮增压器来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但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涡轮增压器介入前,发动机在低转速工作时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较差。如,传统的小排量发动机通过采用涡轮增压技术达到大排量自然进气发动机的动力性,涡轮增压技术利用发动机燃烧后的排气能量做功来推动涡轮高速旋转从而压缩新鲜空气,以实现增大进气量,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然而发动机在低转速小负荷工况时,由于排气能量无法推动涡轮增压器做功,随着发动机转速负荷增加,涡轮增压器逐渐开始工作,该现象即为涡轮增压器迟滞。当涡轮增压器未开始工作时该发动机仅相当于小排量自然进气发动机,动力性较差,尤其表现为车辆起动性能差,低端扭矩不足。因此,相关技术中,为了提升发动机在较低转速时的动力,一般采用涡轮增压器与电动增压器的双增压系统。汽车用的电动增压器是一种能够改善汽车发动机点火及燃烧状况的电子匹配产品,尤其是能够提高瞬间爆发力,稳定发动机的转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增压器的自润滑结构,包括装配在一起的压气机壳(31)和电机机壳(32),所述压气机壳(31)和电机机壳(32)之间设有背盘(3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盘(33)上朝向压气机壳(31)的端面上设有油腔(11),且所述背盘(33)上还设有导油孔(13),所述导油孔(13)连通所述油腔(11)与轴承腔(22);所述油腔(11)中设有吸油索(12),所述吸油索(12)的一端穿过所述导油孔(13)后进入到轴承腔(2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增压器的自润滑结构,包括装配在一起的压气机壳(31)和电机机壳(32),所述压气机壳(31)和电机机壳(32)之间设有背盘(3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盘(33)上朝向压气机壳(31)的端面上设有油腔(11),且所述背盘(33)上还设有导油孔(13),所述导油孔(13)连通所述油腔(11)与轴承腔(22);所述油腔(11)中设有吸油索(12),所述吸油索(12)的一端穿过所述导油孔(13)后进入到轴承腔(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增压器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11)为设于背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远,王志宏,林绍雄,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