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530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7
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包括设于增压器主体中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涡轮组件和压气组件,转轴穿过中央壳体中的浮动轴承后,穿过电子增压组件;电子增压组件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固定在套体上,套体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并同步转动;中央壳体和电子增压组件之间设有挡油板,挡油板的径向内侧与套体的径向外侧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允许润滑油进入到电子增压组件中。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相结合,且二者转子轴系系统串联在同一根轴上,使得转轴体系的重心相对涡轮远离,可以避免普通涡轮增压器涡轮段轴承磨损的风险,并且可以同时兼顾发动机低速和高速对空气的需求,且该轴系结构上具有独特的润滑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压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


技术介绍

1、涡轮增压器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系统中的增压设备,其利用发动机的废气动力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和输出功率。增压器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烧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汽车和其他内燃机驱动设备中广泛应用。

2、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一般单独采用涡轮增压器,但其低速时发动机动力较弱,产生废气的驱动力不足,使得涡轮增压器的转速低,增压效果不明显。也有直接采用电动增压器的方案,该方案在发动机低速时能够依靠电动机产生很好的增压效果,但其在发动机高速时动力提升不明显。

3、具体的,电增压器用于发动机低速时给发动机提供更多空气,但受限于电机转速发动机高速时电增压不能再为发动机提供更多空气,普通涡轮增压器一般情况下发动机低速时动力响应性和电增压相比要差,因此,通过将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相结合,且二者转子系统串联在同一根轴上,可以同时兼顾发动机低速和高速对空气的需求。

4、本申请在此方向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包括设于增压器主体中的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涡轮组件(11)和压气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穿过中央壳体(13)中的浮动轴承(171)后,穿过电子增压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上朝向所述挡油板(18)的一侧设有内凹形成的甩油槽(17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槽(1723)的朝向挡油板(18)的侧壁为斜坡内壁(1729)。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包括设于增压器主体中的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涡轮组件(11)和压气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穿过中央壳体(13)中的浮动轴承(171)后,穿过电子增压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上朝向所述挡油板(18)的一侧设有内凹形成的甩油槽(17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槽(1723)的朝向挡油板(18)的侧壁为斜坡内壁(172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槽(1723)的外部设有导油结构壁(149),该导油结构壁(149)与所述挡油板(18)之间形成第一储油腔(18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8)的相对于第一储油腔(18a)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储油腔(18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增压和涡轮增压器结合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湘毕金光何健李亚静郑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