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60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属于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顶梁以及与顶梁铰接的掩护梁;顶梁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四根液压支柱,液压支柱的柱头与顶梁的柱帽铰接,液压支柱的缸底与底座的柱窝及压板铰接;底座采用整体刚性结构,后部半封底,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抬底装置,抬底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抬底千斤顶,抬底装置与抬底千斤顶铰接固定;底座中部开档位置与推移千斤顶的缸底铰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头部与推移杆铰接;推移千斤顶具体为倒装式结构,推移杆具体为两节铰接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本技术为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属于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有90%是井工开采,深部煤层的瓦斯爆炸及岩层垮塌、突水等地质灾害发生率高、偶然性强,对采煤工人生命安全威胁极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转型升级,煤炭综采控制方式逐步由人工直接操作向工作面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开采趋势发展,即在无人或少人直接干预情况下,通过采掘环境的自行感知、采掘装备的自行调控、采掘作业的自主巡航,由采掘装备独立完成的回采作业。液压支架作为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关键支护设备,它与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和乳化液泵站配套使用,实现工作面机械化综采;但目前使用的传统液压支架不具备相应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反馈功能,为增加自动控制功能需要对整个支架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设计安装成本,使用时仍然要求工作人员进入环境恶劣的工作面进行操作,工作强度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结构的改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以及与顶梁铰接的掩护梁;所述顶梁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四根液压支柱,所述液压支柱的柱头与顶梁的柱帽铰接,所述液压支柱的缸底与底座的柱窝及压板铰接;所述底座采用整体刚性结构,后部半封底,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抬底装置,所述抬底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抬底千斤顶,所述抬底装置与抬底千斤顶铰接固定;所述底座中部开档位置与推移千斤顶的缸底铰接,所述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头部与推移杆铰接;所述推移千斤顶具体为倒装式结构,所述推移杆具体为两节铰接式结构;所述推移杆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底座与掩护梁之间通过两个前连杆、一个后连杆铰接;所述掩护梁后部设置有尾梁,所述尾梁与掩护梁之间还设置有尾梁千斤顶;所述尾梁的内部设置有尾梁插板,所述尾梁插板与尾梁之间通过尾梁千斤顶连接;所述顶梁的前端还设置有前梁,所述顶梁与前梁之间通过前梁千斤顶连接;所述前梁内部设置有伸缩梁,所述伸缩梁与前梁通过伸缩梁千斤顶连接,所述伸缩梁前部设置有托梁和护帮板,所述护帮板与托梁之间通过护帮千斤顶铰接;所述顶梁和掩护梁两侧均设置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与顶梁、掩护梁通过侧推千斤顶和弹簧导杆连接;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电液控制阀;所述前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所述液压支柱的液控单向阀处设置有立柱压力传感器;所述伸缩梁的中部盖板处设置有伸缩梁位移传感器;所述护帮板的双向锁处设置有护帮压力传感器;所述护帮板的内侧设置有护帮倾角传感器;所述前梁的盖板处设置有前梁倾角传感器;所述顶梁的前柱窝后部盖板处设置有顶梁倾角传感器;所述顶梁的后柱窝后部盖板处设置有顶梁侧推位移传感器;所述尾梁的中部盖板处设置有尾梁倾角传感器;所述底座的前端还设置有拉后溜千斤顶,所述拉后溜千斤顶的缸底处还设置有拉后溜位移传感器;所述推移千斤顶的缸底处设置有推移位移传感器;所述液压支柱的外缸侧面设置有红外接收传感器、电磁驱动器、支架控制器、电液控制阀;所述底座的两柱窝之间盖板上方设置有底座倾角传感器;所述顶梁中部开档位置盖板上方设置有数据采集器;所述液压支柱的外缸前端还设置有摄像仪;所述掩护梁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电源耦合器和信号耦合器;所述支架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伸缩梁位移传感器、前梁倾角传感器、护帮压力传感器、顶梁倾角传感器、顶梁侧推位移传感器、尾梁倾角传感器、摄像仪、数据采集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红外接收传感器、电磁驱动器、电液控制阀、底座倾角传感器、推移位移传感器、拉后溜位移传感器、立柱压力传感器、护帮倾角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支架控制器的型号为ZDYZ-ZA;所述电源的型号为KDW0.6/127-C,所述电源耦合器的型号为ZDYZ-JA,所述信号耦合器的型号为ZDYZ-JB;所述伸缩梁位移传感器的型号为GUD600;所述前梁倾角传感器的型号为GUD90;所述护帮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GYD60;所述顶梁倾角传感器的型号为GUD90;所述顶梁侧推位移传感器的型号为GUD600;所述尾梁倾角传感器的型号为GUD600;所述底座倾角传感器的型号为GUD90;所述推移位移传感器的型号为GUD900;所述拉后溜位移传感器的型号为GUD900;所述立柱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GYD60;所述护帮倾角传感器的型号为GUD90;所述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型号为AUF.HBH-900×25;所述红外接收传感器的型号为FYS5;所述电磁驱动器的型号为ZDY-28;所述电液控制阀的型号为FDH500/31.5-2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与传统支架不同,其电液控制系统设计以本质安全型网络为基础,设置有相应的支架控制器,结合采煤机等配套设备,通过在液压支架不同位置安装压力、位移、倾角传感器,红外线接收器、驱动器、摄像仪、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可以使设置在工作面上的液压支架、采煤机等设备具备数据采集功能,通过控制器分析处理相应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相应的自行调控;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支架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量与工作强度,避免工作人员进入环境恶劣的环境中操作液压支架,满足自动化生产需要,减少工作面工作人员数量,实现安全、高产、高效采煤的支护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座、2为推移杆、3为液压支柱、4为顶梁、5为掩护梁、6为尾梁、7为尾梁插板、8为前连杆、9为后连杆、10为前梁千斤顶、11为前梁、12为伸缩梁千斤顶、13为伸缩梁、14为托梁、15为护帮千斤顶、16为护帮板、17为尾梁千斤顶、19为抬底装置、20为连接头、21为抬底千斤顶、22为推移千斤顶。图2为本技术电控元器件的安装布设图;图中:23为伸缩位移传感器、24为前梁倾角传感器、25为护帮压力传感器、26为顶梁倾角传感器、27为顶梁侧推位移传感器、28为尾梁倾角传感器、29为摄像仪、30为数据采集器、31为电源、32为电源耦合器、33为信号耦合器、34为自动反冲洗过滤器、35为红外接收传感器、36为电磁驱动器、37为支架控制器、38为电液控制阀、39为底座倾角传感器、40为推移位移传感器、41为拉后溜位移传感器、42为立柱压力传感器、43为护帮倾角传感器、44为拉后溜千斤顶。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底座1、顶梁4以及与顶梁4铰接的掩护梁5;所述顶梁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四根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梁(4)以及与顶梁(4)铰接的掩护梁(5);/n所述顶梁(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四根液压支柱(3),所述液压支柱(3)的柱头与顶梁(4)的柱帽铰接,所述液压支柱(3)的缸底与底座(1)的柱窝及压板铰接;/n所述底座(1)采用整体刚性结构,后部半封底,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抬底装置(19),所述抬底装置(19)的顶部设置有抬底千斤顶(21),所述抬底装置(19)与抬底千斤顶(21)铰接固定;/n所述底座(1)中部开档位置与推移千斤顶(22)的缸底铰接,所述推移千斤顶(22)的活塞杆头部与推移杆(2)铰接;/n所述推移千斤顶(22)具体为倒装式结构,所述推移杆(2)具体为两节铰接式结构;/n所述推移杆(2)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头(20);/n所述底座(1)与掩护梁(5)之间通过两个前连杆(8)、一个后连杆(9)铰接;/n所述掩护梁(5)后部设置有尾梁(6),所述尾梁(6)与掩护梁(5)之间还设置有尾梁千斤顶(17);所述尾梁(6)的内部设置有尾梁插板(7),所述尾梁插板(7)与尾梁(6)之间通过尾梁千斤顶(17)连接;/n所述顶梁(4)的前端还设置有前梁(11),所述顶梁(4)与前梁(11)之间通过前梁千斤顶(10)连接;/n所述前梁(11)内部设置有伸缩梁(13),所述伸缩梁(13)与前梁(11)通过伸缩梁千斤顶(12)连接,所述伸缩梁(13)前部设置有托梁(14)和护帮板(16),所述护帮板(16)与托梁(14)之间通过护帮千斤顶(15)铰接;/n所述顶梁(4)和掩护梁(5)两侧均设置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与顶梁(4)、掩护梁(5)通过侧推千斤顶和弹簧导杆连接;/n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电液控制阀(38);/n所述前连杆(8)的中部设置有自动反冲洗过滤器(34);/n所述液压支柱(3)的液控单向阀处设置有立柱压力传感器(42);/n所述伸缩梁(13)的中部盖板处设置有伸缩梁位移传感器(23);/n所述护帮板(16)的双向锁处设置有护帮压力传感器(25);/n所述护帮板(16)的内侧设置有护帮倾角传感器(43);/n所述前梁(11)的盖板处设置有前梁倾角传感器(24);/n所述顶梁(4)的前柱窝后部盖板处设置有顶梁倾角传感器(26);/n所述顶梁(4)的后柱窝后部盖板处设置有顶梁侧推位移传感器(27);/n所述尾梁(6)的中部盖板处设置有尾梁倾角传感器(28);/n所述底座(1)的前端还设置有拉后溜千斤顶(44),所述拉后溜千斤顶(44)的缸底处还设置有拉后溜位移传感器(41);/n所述推移千斤顶(22)的缸底处设置有推移位移传感器(40);/n所述液压支柱(3)的外缸侧面设置有红外接收传感器(35)、电磁驱动器(36)、支架控制器(37)、电液控制阀(38);/n所述底座(1)的两柱窝之间盖板上方设置有底座倾角传感器(39);/n所述顶梁(4)中部开档位置盖板上方设置有数据采集器(30);/n所述液压支柱(3)的外缸前端还设置有摄像仪(29);/n所述掩护梁(5)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源(31)、电源耦合器(32)和信号耦合器(33);/n所述支架控制器(37)通过导线分别与伸缩梁位移传感器(23)、前梁倾角传感器(24)、护帮压力传感器(25)、顶梁倾角传感器(26)、顶梁侧推位移传感器(27)、尾梁倾角传感器(28)、摄像仪(29)、数据采集器(30)、自动反冲洗过滤器(34)、红外接收传感器(35)、电磁驱动器(36)、电液控制阀(38)、底座倾角传感器(39)、推移位移传感器(40)、拉后溜位移传感器(41)、立柱压力传感器(42)、护帮倾角传感器(4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梁(4)以及与顶梁(4)铰接的掩护梁(5);
所述顶梁(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四根液压支柱(3),所述液压支柱(3)的柱头与顶梁(4)的柱帽铰接,所述液压支柱(3)的缸底与底座(1)的柱窝及压板铰接;
所述底座(1)采用整体刚性结构,后部半封底,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抬底装置(19),所述抬底装置(19)的顶部设置有抬底千斤顶(21),所述抬底装置(19)与抬底千斤顶(21)铰接固定;
所述底座(1)中部开档位置与推移千斤顶(22)的缸底铰接,所述推移千斤顶(22)的活塞杆头部与推移杆(2)铰接;
所述推移千斤顶(22)具体为倒装式结构,所述推移杆(2)具体为两节铰接式结构;
所述推移杆(2)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头(20);
所述底座(1)与掩护梁(5)之间通过两个前连杆(8)、一个后连杆(9)铰接;
所述掩护梁(5)后部设置有尾梁(6),所述尾梁(6)与掩护梁(5)之间还设置有尾梁千斤顶(17);所述尾梁(6)的内部设置有尾梁插板(7),所述尾梁插板(7)与尾梁(6)之间通过尾梁千斤顶(17)连接;
所述顶梁(4)的前端还设置有前梁(11),所述顶梁(4)与前梁(11)之间通过前梁千斤顶(10)连接;
所述前梁(11)内部设置有伸缩梁(13),所述伸缩梁(13)与前梁(11)通过伸缩梁千斤顶(12)连接,所述伸缩梁(13)前部设置有托梁(14)和护帮板(16),所述护帮板(16)与托梁(14)之间通过护帮千斤顶(15)铰接;
所述顶梁(4)和掩护梁(5)两侧均设置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与顶梁(4)、掩护梁(5)通过侧推千斤顶和弹簧导杆连接;
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电液控制阀(38);
所述前连杆(8)的中部设置有自动反冲洗过滤器(34);
所述液压支柱(3)的液控单向阀处设置有立柱压力传感器(42);
所述伸缩梁(13)的中部盖板处设置有伸缩梁位移传感器(23);
所述护帮板(16)的双向锁处设置有护帮压力传感器(25);
所述护帮板(16)的内侧设置有护帮倾角传感器(43);
所述前梁(11)的盖板处设置有前梁倾角传感器(24);
所述顶梁(4)的前柱窝后部盖板处设置有顶梁倾角传感器(26);
所述顶梁(4)的后柱窝后部盖板处设置有顶梁侧推位移传感器(27);
所述尾梁(6)的中部盖板处设置有尾梁倾角传感器(28);
所述底座(1)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宇赵红梅王潞敏菅宗波孙杰李淑琴温志鹏卫国强霍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平阳煤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