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37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24
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包括混凝土层、渗水层、抹灰网和颜料拌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外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连接面的顶端开设有导水槽,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混凝土层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横槽和纵槽,所述混凝土层的底端外侧开设有减压槽,所述渗水层设置在混凝土层的上方,且渗水层通过抹灰网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并且渗水层位于挡板的内部,所述渗水层的上方连接有颜料拌层,且颜料拌层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起;该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便于雨水的渗透,避免道路积水,且便于渗透的雨水流动,便于将雨水排出,且长时间的使用中,避免道路地基发生变形,避免该装置出现松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
本技术涉及城市铺地砖
,具体为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城市道路的两侧人行道上,楼房门口的道路和一些公园道路都会铺设地砖,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同时增加道路强度,避免泥水污染道路,方便行人行走。目前的城市铺地砖,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大雨的影响,会使得道路积水,不便于行人行走,且由于铺地砖松动,松动的夹缝中出现积水,行人踩在上面,水会迸溅污染衣物,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道路积水、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包括混凝土层、渗水层、抹灰网和颜料拌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外侧设置有挡板,且混凝土层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的顶端开设有导水槽,且连接面的上方放置有抹灰网,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导水槽连通,所述混凝土层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横槽和纵槽,且横槽和纵槽交错设置,所述混凝土层的底端外侧开设有减压槽,所述渗水层设置在混凝土层的上方,且渗水层通过抹灰网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并且渗水层位于挡板的内部,所述渗水层的上方连接有颜料拌层,且颜料拌层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混凝土层与挡板构成“凹”型结构,且混凝土层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通孔,并且通孔均与横槽和纵槽连通。所述横槽与纵槽连通,且横槽位于混凝土层的中心线上,并且纵槽在混凝土层中左右对称设置2个。所述连接面的顶端呈网状开设有导水槽,且导水槽连通的通孔的顶端呈漏斗状结构。所述减压槽呈弧形结构,且减压槽等间距分布在混凝土层的下方四周。所述颜料拌层与渗水层浇筑呈一体化结构,且颜料拌层与渗水层的内部均呈孔状结构,并且颜料拌层的顶端均匀分布有防滑凸起。有益效果是:1.设置了渗水层和颜料拌层,颜料拌层设置在渗水层的顶端,便于增加该装置的顶端色彩,且颜料拌层和渗水层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结构,便于雨水的渗透,避免道路积水;2.设置了横槽和纵槽,混凝土层的底部开设有横槽和纵槽,且横槽和纵槽均与通孔连通,并且混凝土层单体之间横槽和纵槽连通,便于渗透的积水排出,避免道路积水;3.设置了减压槽和挡板,减压槽设置在混凝土层的下方,在地基发生变形时,凸起的沙土会慢慢的填充减压槽的空隙,从而使得混凝土层处于较为平稳的状况,避免该装置发生松动,挡板设置在混凝土层的顶端,便于渗水层和颜料拌层的浇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凝土层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凝土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混凝土层单体连接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层;2、渗水层;3、横槽;4、纵槽;5、连接面;6、通孔;7、导水槽;8、减压槽;9、抹灰网;10、颜料拌层;11、防滑凸起;1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包括混凝土层1、渗水层2、横槽3、纵槽4、连接面5、通孔6、导水槽7、减压槽8、抹灰网9、颜料拌层10、防滑凸起11和挡板12,混凝土层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挡板12,且混凝土层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面5,连接面5的顶端开设有导水槽7,且连接面5的上方放置有抹灰网9,混凝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且通孔6与导水槽7连通,混凝土层1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横槽3和纵槽4,且横槽3和纵槽4交错设置,混凝土层1的底端外侧开设有减压槽8,渗水层2设置在混凝土层1的上方,且渗水层2通过抹灰网9与混凝土层1固定连接,并且渗水层2位于挡板12的内部,渗水层2的上方连接有颜料拌层10,且颜料拌层10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起11。如图1和图2中混凝土层1与挡板12构成“凹”型结构,且混凝土层1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通孔6,并且通孔6均与横槽3和纵槽4连通,便于渗水层2在混凝土层1中的浇筑,横槽3与纵槽4连通,且横槽3位于混凝土层1的中心线上,并且纵槽4在混凝土层1中左右对称设置2个,便于混凝土层1中的积水流动。如图1、图3和图4中连接面5的顶端呈网状开设有导水槽7,且导水槽7连通的通孔6的顶端呈漏斗状结构,便于渗水层2渗出的水排出,减压槽8呈弧形结构,且减压槽8等间距分布在混凝土层1的下方四周,防止地基变形,且在该装置松动时,改变积水的喷射角度,颜料拌层10与渗水层2浇筑呈一体化结构,且颜料拌层10与渗水层2的内部均呈孔状结构,并且颜料拌层10的顶端均匀分布有防滑凸起11,便于雨水的渗透。在使用该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时,如图1所示,首先将混凝土层1的外形浇筑成型,将抹灰网9放置在连接面5的上方,且连接面5呈粗糙结构,再将渗水层2浇筑在混凝土层1的内部,待到渗水层2在挡板12达到一定位置后,将颜料拌层10在浇筑在渗水层2的上方,使得颜料拌层10的顶端与挡板12的顶端在同一平面。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雨水通过颜料拌层10和渗水层2渗透下流到连接面5上,如图3所示,连接面5顶端的导水槽7将渗透下的雨水导流到通孔6的顶端,通孔6的顶端呈漏斗状,便于雨水的收集,通孔6收集的雨水在流进横槽3和纵槽4中,如图4所示,且混凝土层1单体之间的横槽3和纵槽4连通,使得雨水延着横槽3和纵槽4流动,排到指定的位置,避免道路积水。在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该装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使得地基发生变化,在地基变化的过程,如图2所示,地基中的沙土慢慢填充减压槽8,使得地基处于一个相对平整的状态,避免该装置出现松动,这就是该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技术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包括混凝土层(1)、渗水层(2)、抹灰网(9)和颜料拌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挡板(12),且混凝土层(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面(5),所述连接面(5)的顶端开设有导水槽(7),且连接面(5)的上方放置有抹灰网(9),所述混凝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且通孔(6)与导水槽(7)连通,所述混凝土层(1)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横槽(3)和纵槽(4),且横槽(3)和纵槽(4)交错设置,所述混凝土层(1)的底端外侧开设有减压槽(8),所述渗水层(2)设置在混凝土层(1)的上方,且渗水层(2)通过抹灰网(9)与混凝土层(1)固定连接,并且渗水层(2)位于挡板(12)的内部,所述渗水层(2)的上方连接有颜料拌层(10),且颜料拌层(10)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起(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包括混凝土层(1)、渗水层(2)、抹灰网(9)和颜料拌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挡板(12),且混凝土层(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面(5),所述连接面(5)的顶端开设有导水槽(7),且连接面(5)的上方放置有抹灰网(9),所述混凝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且通孔(6)与导水槽(7)连通,所述混凝土层(1)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横槽(3)和纵槽(4),且横槽(3)和纵槽(4)交错设置,所述混凝土层(1)的底端外侧开设有减压槽(8),所述渗水层(2)设置在混凝土层(1)的上方,且渗水层(2)通过抹灰网(9)与混凝土层(1)固定连接,并且渗水层(2)位于挡板(12)的内部,所述渗水层(2)的上方连接有颜料拌层(10),且颜料拌层(10)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起(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铺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与挡板(12)构成“凹”型结构,且混凝土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芝
申请(专利权)人:安联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