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保护件和无人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95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组件和螺旋桨保护件,螺旋桨保护件包括叶片连接块、变形带和机臂连接块,变形带设置在叶片连接块和机臂连接块之间,机臂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开口,采用以上方案,在无人机处于折叠状态时,叶片连接块同时将无人机上两个同侧的螺旋桨叶片套紧,无人机的机臂通过安装开口滑入机臂连接块内,从而快速完成保护件在无人机上的安装,当无人机上的螺旋桨叶片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螺旋桨叶片与机臂之间有变形带,变形带通过变形吸收外力冲击,从而减少螺旋桨叶片所受到的外力冲击,避免发生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桨保护件和无人机组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螺旋桨保护件和无人机组件。
技术介绍
在无人机运输过程中,由于无人机的体积较大,为了减少占地面积,无人机处于折叠状态,同时没有整体保护套对无人机实现配套保护。折叠后的无人机的螺旋桨叶在机身外侧,当无人机受到外力冲击时,螺旋桨叶首当其冲,而螺旋桨叶片长度长且叶片薄,更容易出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性能的螺旋桨保护件。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性能的无人机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螺旋桨保护件包括叶片连接块、变形带和机臂连接块,变形带设置在叶片连接块和机臂连接块之间,机臂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开口。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无人机处于折叠状态时,叶片连接块同时将无人机上两个同侧的螺旋桨叶片套紧,无人机的机臂通过安装开口滑入机臂连接块内,从而快速完成保护件在无人机上的安装,当无人机上的螺旋桨叶片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螺旋桨叶片与机臂之间有变形带,变形带通过变形吸收外力冲击,从而减少螺旋桨叶片所受到的外力冲击,避免发生损伤。进一步的方案是,变形带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槽,缓冲槽设置在机臂连接块的径向方向上。可见,多个缓冲槽形成弹簧结构,缓冲槽通过弹性变形吸收外力冲击,从而减少螺旋桨叶片所受到的外力冲击,避免发生损伤,位于机臂连接块的径向方向上的缓冲槽更好地吸收来自多方向的外力冲击。进一步的方案是,缓冲槽呈菱形或圆形。进一步的方案是,变形带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凹陷部,凹陷部位于两个相邻的缓冲槽之间。可见,变形带的外侧壁上的凹陷部配合缓冲槽的变形,使缓冲槽的可变形程度更大。进一步的方案是,螺旋桨保护件为POM材料。可见,POM材料强度足够不易折断,保证螺旋桨保护件的强度。进一步的方案是,叶片连接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机臂连接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安装开口连通,安装开口设置在机臂连接块的径向方向上。可见,在无人机上安装螺旋桨保护件时,无人机的螺旋桨叶片在叶片连接块的第一定位孔内,通过安装开口,使得无人机机臂滑入机臂连接块的第二定位孔内,使螺旋桨保护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方案是,螺旋桨保护件包括机臂连接块、两个变形带和两个叶片连接块,机臂连接块、两个变形带和两个叶片连接块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变形带的第一端分别与机臂连接块连接,两个变形带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叶片连接块一一对应连接,机臂连接块的开口设置在两个变形带之间。可见,由于螺旋桨叶片分别位于机臂径向的两侧上,机臂连接块对应两个变形带和两个叶片连接块,将机臂和机臂两侧上的螺旋桨叶片都通过螺旋桨保护件进行连接,使得无人机上的结构更加简洁,两个叶片连接块将机臂两侧的螺旋桨叶片套紧后,位于中间的机臂对应机臂连接块,机臂沿着开口滑入机臂连接块内,安装快速。进一步的方案是,叶片连接块呈椭圆形,叶片连接块的第一定位孔呈椭圆柱形,机臂连接块的第二定位块呈圆柱形。可见,由于螺旋桨叶片上具有弧度,在叶片连接块同时将两个螺旋桨叶片套紧时,椭圆形的叶片连接块更加贴紧具有弧度的螺旋桨叶片,使螺旋桨叶片与保护件的连接更加紧密,保护效果更好,呈圆形的第二定位孔对应呈圆柱的机臂,使机臂的定位效果更好。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组件包括如上述的螺旋桨保护件。进一步的方案是,无人机组件还包括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机臂和多个螺旋桨叶片,螺旋桨叶片分别位于机臂的径向上,机臂与安装开口限位配合,叶片连接块套设在螺旋桨叶片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螺旋桨保护件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无人机组件实施例中螺旋桨保护件应用在无人机上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螺旋桨保护件1包括叶片连接块2、变形带3和机臂连接块4,变形带3设置在叶片连接块2和机臂连接块4之间,机臂连接块4上设置有安装开口41。在无人机处于折叠状态时,叶片连接块2同时将无人机上两个同侧的螺旋桨叶片套紧,无人机的机臂通过安装开口41滑入机臂连接块4内,从而快速完成保护件1在无人机上的安装。当无人机上的螺旋桨叶片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螺旋桨叶片与机臂之间有变形带3,变形带3通过变形吸收外力冲击,从而减少螺旋桨叶片所受到的外力冲击,避免发生损伤。在本实施例中,叶片连接块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1,第一定位孔21呈椭圆柱形,在无人机上设置螺旋桨保护件1时,螺旋桨叶片设置在第一定位孔21内,由于螺旋桨叶片上具有弧度,在叶片连接块2同时将两个螺旋桨叶片套紧时,椭圆形的第一定位孔21更加贴紧具有弧度的螺旋桨叶片,使螺旋桨叶片与保护件1的连接更加紧密,保护效果更好。机臂连接块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2,第二定位孔42与安装开口41连通,第二定位孔42呈圆柱形,对应圆柱形的机臂,机臂设置在机臂连接块4的第二定位孔42内。安装开口41设置在第二定位孔42的径向方向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21与第二定位孔42均为通孔。实施例一:变形带3为弹性材料,在无人机受到外力冲击时,变形带3弹性变形吸收外力冲击。实施例二:参见图1,变形带3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槽31,缓冲槽31设置在机臂连接块4的第二定位孔42的径向方向上,在本实施例中机臂连接块4的径向与叶片连接块2的径向相同。多个缓冲槽31一体成型,多个缓冲槽31形成弹簧结构,缓冲槽31通过弹性变形吸收外力冲击,从而减少螺旋桨叶片所受到的外力冲击,避免发生损伤。位于机臂连接块4的径向方向上的缓冲槽31更好地吸收来自多方向的外力冲击。在本实施例中,变形带3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凹陷部32,凹陷部32位于两个相邻的缓冲槽31之间,使得变形带3的外侧壁呈波浪形。变形带3的外侧壁上的凹陷部32配合缓冲槽31的变形,使缓冲槽31的可变形程度更大。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槽31呈菱形或者圆形。螺旋桨保护件1为POM材料,POM材料强度足够不易折断,保证螺旋桨保护件1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桨保护件1包括机臂连接块4、两个变形带3和两个叶片连接块2,一个机臂连接块4、两个变形带3和两个叶片连接块2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变形带3的第一端分别与机臂连接块4连接,两个变形带3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叶片连接块2一一对应连接,机臂连接块4的安装开口41设置在两个变形带3之间。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三中呈菱形的缓冲槽31的两个相邻的边为铰接连接。参见图2,无人机组件包括无人机5和上述的螺旋桨保护件1,无人机5包括机臂51和多个螺旋桨叶片52,机臂51呈圆柱体形,螺旋桨叶片52分别位于机臂51径向上,机臂51沿安装开口41滑入机臂连接块4内,叶片连接块2套设在螺旋桨叶片52外。在本实施例中的无人机的螺旋桨叶片52分别位于机臂51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旋桨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连接块、变形带和机臂连接块,所述变形带设置在所述叶片连接块和所述机臂连接块之间,所述机臂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桨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连接块、变形带和机臂连接块,所述变形带设置在所述叶片连接块和所述机臂连接块之间,所述机臂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带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设置在所述机臂连接块的径向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带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缓冲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槽呈菱形或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桨保护件为POM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连接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机臂连接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安装开口连通,所述安装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臂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兆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双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