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
技术介绍
副车架是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它为悬架的控制臂、稳定杆、动力总成悬置等零部件提供安装点,同时将地面、悬架系统、动力系统等系统的力传递到车身。目前,乘用车副车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案制成:(1)钢板或管材冲压、内高压、弯折成型拼焊结构;(2)空心/实心铝合金整体铸造成型结构;(3)铝合金铸件、挤压型材、冲压板材拼焊结构;其中方案(1)为主流结构,成本适中,但重量普遍偏高,不利于电动车对底盘轻量化增加续航里程的要求,方案(2)和方案(3)都能起到很好的轻量化效果,多为高端车型采用,但成本偏高;方案(2)零件的结构对生产工艺影响较大,若结构设计不合理,易产生铸造缺陷;方案(3)所述结构将零件拆分为多个组件,降低了各组件的制造难度,但对焊接及铸造的工艺水平要求都较高,成本较高,焊接质量控制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车架,以解决现有副车架重量大、成本高、工艺水平较高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为铸铝材料,所述副车架的断面为“U”型,并在其背面设有多个加强筋(10),所述副车架包括:/n主体(1),所述主体(1)呈“口”字型,所述主体(1)的两个侧梁用于连接控制臂和转向器,所述主体(1)的后梁用于连接电机后悬置;/n前连接肢(2),所述前连接肢(2)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前连接肢(2)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两个顶点,所述前连接肢(2)用于连接车身和布置电机前悬置;/n后连接肢(3),所述后连接肢(3)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连接肢(3)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后端两个顶点,所述后连接肢(3)用于连接车身和布置前稳定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为铸铝材料,所述副车架的断面为“U”型,并在其背面设有多个加强筋(10),所述副车架包括:
主体(1),所述主体(1)呈“口”字型,所述主体(1)的两个侧梁用于连接控制臂和转向器,所述主体(1)的后梁用于连接电机后悬置;
前连接肢(2),所述前连接肢(2)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前连接肢(2)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两个顶点,所述前连接肢(2)用于连接车身和布置电机前悬置;
后连接肢(3),所述后连接肢(3)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连接肢(3)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后端两个顶点,所述后连接肢(3)用于连接车身和布置前稳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两个侧梁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安装支架(11),所述安装支架(11)为双耳片结构并用于连接所述控制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两个侧梁的上表面和所述后梁的上表面各设有第一凸台(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岑,郑文博,王明,王仕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