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9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包括主线板和副线板组件,主线板与副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过中心点的转轴,主线板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的圆形口;副线板组件包括圆盘以及位于圆盘周缘且与圆盘形成有一定间距的环状件,环状件与圆盘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连接件,连接件之间形成有缺口,主线板与圆盘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解决了现有线束相互间容易发生挤压导致生热发生火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
本技术涉及线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汽车产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消费者对汽车的可靠性要求更高,虽然现代汽车在整体的性能和配置上都不断提高,但在汽车小的部件上,对汽车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汽车马达线束是汽车内的重要电气部件,汽车在出现事故时,车体零部件变形容易对马达线束产生挤压,线束内部的导线相互挤压造成短路会发生起火现象,而线束的起火会危及整车的安全,因此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防火、防挤压的汽车马达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解决了现有线束相互间容易发生挤压导致生热发生火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包括主线板和副线板组件,主线板与副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过中心点的转轴,主线板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的圆形口;副线板组件包括圆盘以及位于圆盘周缘且与圆盘形成有一定间距的环状件,环状件与圆盘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连接件,连接件之间形成有缺口,主线板与圆盘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位于主线板上的第一开口,圆盘上设置有与第一开口配合的第二开口,固定组件还包括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螺纹杆以及与螺纹杆连接的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线束进行排线整理时,首先将线束分别穿过圆形口和缺口,再通过转轴转动主线板和圆盘,此时主线板上的圆形口和圆盘上的缺口由错位变为重合,由于连接件的作用可以卡紧线束,使得线束最终被限制在圆形口和连接件之间;同时为了避免主线板与圆盘之间再次转动,因此使得螺纹杆分别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即可,由于第一开口位于主线板上,第二开口位于圆盘上,从而使得在螺纹杆的作用下主线板与圆盘之间无法转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连接件两侧设置有弧形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束的截面通常为圆形,为了使得连接件与线束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连接件上设置有弧形边。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弧形边设置有柔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的作用可以减少对线束表面的伤害。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柔性件为橡胶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的成本低,同时柔韧性较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需要对线束进行排线整理时,首先将线束分别穿过圆形口和缺口,再通过转轴转动主线板和圆盘,此时主线板上的圆形口和圆盘上的缺口由错位变为重合,由于连接件的作用可以卡紧线束,使得线束最终被限制在圆形口和连接件之间;同时为了避免主线板与圆盘之间再次转动,因此使得螺纹杆分别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即可,由于第一开口位于主线板上,第二开口位于圆盘上,从而使得在螺纹杆的作用下主线板与圆盘之间无法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主线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副线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线板与副线板组件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10、主线板;111、圆形口;112、第一开口;113、圆盘;114、环状件;115、缺口;116、连接件;117、第二开口;118、转轴;119、螺纹杆;210、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所指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参照图1和图2,主要包括主线板110和副线板组件,主线板110与副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过中心点的转轴118,主线板110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的圆形口111;副线板组件包括圆盘113以及位于圆盘113周缘且与圆盘113形成有一定间距的环状件114,环状件114与圆盘113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连接件116,连接件116两侧设置有弧形边,弧形边设置有橡胶材质的柔性件,连接件116之间形成有缺口115,主线板110与圆盘113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位于主线板110上的第一开口112,圆盘113上设置有与第一开口112配合的第二开口117,固定组件还包括穿过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7的螺纹杆119以及与螺纹杆119连接的螺母210。参照图3,需要对线束进行排线整理时,首先将线束分别穿过圆形口111和缺口115,再通过转轴118转动主线板110和圆盘113,此时主线板110上的圆形口111和圆盘113上的缺口115由错位变为重合,由于连接件116的作用可以卡紧线束,使得线束最终被限制在圆形口111和连接件116之间;同时为了避免主线板110与圆盘113之间再次转动,因此使得螺纹杆119分别穿过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7后与螺母210螺纹连接即可,由于第一开口112位于主线板110上,第二开口117位于圆盘113上,从而使得在螺纹杆119的作用下主线板110与圆盘113之间无法转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包括主线板(110)和副线板组件,其特征是:主线板(110)与副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过中心点的转轴(118),主线板(110)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的圆形口(111);副线板组件包括圆盘(113)以及位于圆盘(113)周缘且与圆盘(113)形成有一定间距的环状件(114),环状件(114)与圆盘(113)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连接件(116),连接件(116)之间形成有缺口(115),主线板(110)与圆盘(113)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位于主线板(110)上的第一开口(112),圆盘(113)上设置有与第一开口(112)配合的第二开口(117),固定组件还包括穿过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7)的螺纹杆(119)以及与螺纹杆(119)连接的螺母(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用排线板,包括主线板(110)和副线板组件,其特征是:主线板(110)与副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过中心点的转轴(118),主线板(110)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的圆形口(111);副线板组件包括圆盘(113)以及位于圆盘(113)周缘且与圆盘(113)形成有一定间距的环状件(114),环状件(114)与圆盘(113)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连接件(116),连接件(116)之间形成有缺口(115),主线板(110)与圆盘(113)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位于主线板(110)上的第一开口(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日月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