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防磕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9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防磕碰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门防磕碰结构包括驱动马达、上壳体、下壳体和防撞块;下壳体的腔体内设置有传动齿轮、两个长传动连杆和短传动连杆设置,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从下壳体下方伸出到腔体内,驱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配合;传动齿轮的端部与短传动连杆连接,而短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传动连杆的内端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防撞块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板,两个长传动连杆的外端嵌入两个安装板之间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门防磕碰结构在车门打开瞬间橡胶材质的保护装置自动到达车门边缘处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防磕碰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防磕碰结构。
技术介绍
在当前停车位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对于相对狭窄的停车空间里,如图1所示,在车门开启时,车门容易刻盘到相邻车辆或墙壁对车辆造成损伤。目前多数车主为了防止车门磕碰,如图2所示,通常购买橡胶防撞块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到车门边缘,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防止磕碰,但是影响车辆美观、增加行驶风噪。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防磕碰结构。本技术的车门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马达、上壳体、传动齿轮、两个长传动连杆、短传动连杆、下壳体和防撞块;所述传动齿轮、两个长传动连杆和短传动连杆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而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从所述下壳体下方伸出到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并且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所述传动齿轮的端部与所述短传动连杆连接,而所述短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长传动连杆的内端连接;所述上壳体扣合在所述下壳体的腔体上并且固定连接;所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马达、上壳体、传动齿轮、两个长传动连杆、短传动连杆、下壳体和防撞块;所述传动齿轮、两个长传动连杆和短传动连杆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而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从所述下壳体下方伸出到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并且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所述传动齿轮的端部与所述短传动连杆连接,而所述短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长传动连杆的内端连接;所述上壳体扣合在所述下壳体的腔体上并且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块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板,所述两个长传动连杆的外端嵌入所述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板之间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马达、上壳体、传动齿轮、两个长传动连杆、短传动连杆、下壳体和防撞块;所述传动齿轮、两个长传动连杆和短传动连杆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而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从所述下壳体下方伸出到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并且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所述传动齿轮的端部与所述短传动连杆连接,而所述短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长传动连杆的内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雷刘宏远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