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882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包括车厢以及车身底板,车厢位于车身底板的上方,且车厢的前部底端两侧均固定按照倾角传感器,车厢的前端设有伸缩气缸,车厢的底侧设有固定横梁,且固定横梁与车厢为一体成型结构,车身底板水平设置,其顶端两侧均设有定位梁,定位梁与车身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两根定位梁相互平行设置有益效果为:本实用在车厢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倾角传感器,在车身底板两侧均安装警报灯,在驾驶室内设置有控制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两块倾角传感器的差值判断车身的侧倾状况,当车厢的侧倾角度达到限定值时,控制器自动改变操作气路,控制油缸停止举升,并拉响警报灯,防止车身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卸车
,具体为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
技术介绍
自卸车即自动卸料车,又称为翻斗车,主要由于大型货物或建筑材料的运输,其在卸货时,主要通过车身底板上的托举气缸将车厢底端“顶起”,以达到移动卸料的效果。现有的自卸车在卸料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将托举气缸完全打开,使车厢的倾角达到四十至五十度,才可以完全将货物倒出。但是通过使用经验可知,当车厢的倾角越高,车身的重心也就越高,尤其在工地或码头上,地面都呈不规则的角度和坡面,此时车厢托举后,特别容易引发车身侧翻的危险,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安全,为此,本技术提出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包括车厢以及车身底板,所述车厢位于车身底板的上方,且车厢的前部底端两侧均固定按照倾角传感器,车厢的前端设有伸缩气缸,车厢的底侧设有固定横梁,且固定横梁与车厢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车身底板水平设置,其顶端两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包括车厢(1)以及车身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位于车身底板(2)的上方,且车厢(1)的前部底端两侧均固定按照倾角传感器(3),车厢(1)的前端设有伸缩气缸(4),车厢(1)的底侧设有固定横梁(8),且固定横梁(8)与车厢(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车身底板(2)水平设置,其顶端两侧均设有定位梁(5),所述定位梁(5)与车身底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两根定位梁(5)相互平行设置,定位梁(5)的顶端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定位槽钢(7),所述定位槽钢(7)的顶端均设有滑轨(11),所述固定横梁(8)垂直于定位槽钢(7),固定横梁(8)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卸车自动防侧倾装置,包括车厢(1)以及车身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位于车身底板(2)的上方,且车厢(1)的前部底端两侧均固定按照倾角传感器(3),车厢(1)的前端设有伸缩气缸(4),车厢(1)的底侧设有固定横梁(8),且固定横梁(8)与车厢(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车身底板(2)水平设置,其顶端两侧均设有定位梁(5),所述定位梁(5)与车身底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两根定位梁(5)相互平行设置,定位梁(5)的顶端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定位槽钢(7),所述定位槽钢(7)的顶端均设有滑轨(11),所述固定横梁(8)垂直于定位槽钢(7),固定横梁(8)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均铰接设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底端均铰接设有滑动件(10),且两根转动杆(9)相互平行,滑动件(10)的底端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轨(11)与定位槽钢(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晓古玥玥崔云霞杨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皇马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