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密闭地铁人防隔断门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878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6
一种用于密闭地铁人防隔断门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板主体、移动板组、上压板、接触网汇流排、弹性胶块和密封条;密封板主体包括底梁和面板;面板上开有第一缺口;移动板组插设在密封板主体的间隙中,包括移动板块、连接边框、压条和滚轴;移动板块上开有V字形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底部设有第一弧形槽;压条压接在移动板块的第二缺口中;压条底部设有第二弧形槽;上压板插在压条中,上压板底部开有第三弧形槽;第三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拼成第一孔道;弹性胶块插在第一孔道中;弹性胶块中开有第二孔道;接触网汇流排插在第二孔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不严、操作不便、占空间大和在隧道侧墙较薄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密闭地铁人防隔断门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密闭地铁人防隔断门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地铁中的人防系统是城市人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平时作为城市地下交通干道,战时作为城市人民防空疏散干道、物资储存库或人员掩蔽的主要场所。一个车站和一个相邻隧道为一个防护单元,在每个防护单元的两端需设置有能承受双向冲击波荷载且具有密闭功能的区间隔断门,平时开启,战时关闭。接触网汇流排是地铁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战时关门,接触网汇流排可在不断开的情况下进行密闭。现有的用于密闭区间隔断门接触网的密封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调节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密闭地铁人防隔断门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装置,要解决传统的地铁接触网汇流排密封不严、操作不便、占空间较大,且在隧道侧墙较薄的情况下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密闭地铁人防隔断门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装置,安装在地铁区间的人防隔断门框(1)的上部,在接触网密封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密封装置包括有密封板主体(3)、移动板组(4)、上压板(5)、接触网汇流排(6)、弹性胶块(7)和密封条(8);所述密封板主体(3)包括有沿横向设置的底梁(3.1)和面板(3.2);所述面板(3.2)有两块,沿纵向平行间隔连接在底梁(3.1)的顶部;在面板(3.2)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矩形的第一缺口(9);在面板(3.2)上、位于第一缺口(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螺套(10);所述移动板组(4)插设在两块面板(3.2)之间的间隙中、对应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密闭地铁人防隔断门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装置,安装在地铁区间的人防隔断门框(1)的上部,在接触网密封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密封装置包括有密封板主体(3)、移动板组(4)、上压板(5)、接触网汇流排(6)、弹性胶块(7)和密封条(8);所述密封板主体(3)包括有沿横向设置的底梁(3.1)和面板(3.2);所述面板(3.2)有两块,沿纵向平行间隔连接在底梁(3.1)的顶部;在面板(3.2)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矩形的第一缺口(9);在面板(3.2)上、位于第一缺口(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螺套(10);所述移动板组(4)插设在两块面板(3.2)之间的间隙中、对应第一缺口(9)的位置处,包括有移动板块(4.1)、连接边框(4.2)、压条(4.3)和滚轴(4.4);所述移动板块(4.1)有两块,沿纵向平行间隔布置,且每块移动板块(4.1)均呈矩形;所述移动板块(4.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V字形的第二缺口(11),在第二缺口(11)底部的尖角处设有第一弧形槽(11.1);所述移动板块(4.1)的板面上、对应定位螺套(10)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12),移动板块(4.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的搭接杆(4.1.1);所述连接边框(4.2)呈U形,连接在两块移动板块(4.1)的竖边之间和底边之间;所述压条(4.3)呈V字形,且压接在两块移动板块(4.1)之间、对应第二缺口(11)的位置处;所述压条(4.3)底部的尖角处设有与第一弧形槽(11.1)相适应的第二弧形槽(4.3.1);所述滚轴(4.4)至少有两个,间隔连接在连接边框(4.2)的底部;所述上压板(5)呈倒三角形,且与第二缺口(11)相适应;在上压板(5)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搭接端(5.1),在上压板(5)底部的尖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弧形槽(5.2);所述上压板(5)的板面上部、靠近顶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4);所述上压板(5)插设在压条(4.3)中,且上压板(5)的第三弧形槽(5.2)与压条(4.3)的第二弧形槽(4.3.1)拼接成竖向切面呈圆形的第一孔道(15);所述弹性胶块(7)呈圆柱体,水平插设在第一孔道(15)中;在弹性胶块(7)中、沿着弹性胶块(7)的长轴向通长开设有第二孔道(21);所述第二孔道(21)的竖向切面形状与接触网汇流排(6)的竖向切面形状相适应;所述接触网汇流排(6)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孔令洋张骞尚勤平刘铮徐胜田江泽胡慧茹王辉龙智卓赵继平柴巧利郭宁武小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