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包括螺杆、减速机和机箱;所述机箱上部一侧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中部套设有机罩,所述机罩与减速机固定连接,所述机罩下端设有机座;通过机箱上的操控仪打开电动机带动螺杆转动,通过向喂料筒内添加复合膜生产原料,使得原料进入转动的螺杆中,并随着转动的螺杆运输至前端的过滤器,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加工后更加纯净均匀;通过在衬套的下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在运输时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该双螺杆挤出机在生产时更加安全,提升了该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的生产效率;通过减速机使得螺杆减少其运转散发的能量,减少螺杆转动带来的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属于锂电池用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对比文件CN105216293A公开了一种吹塑成型包装膜用双螺杆挤出机,包括筒体一端的出料口、筒体内的双螺杆,出料口连接吹膜机头,出料口为两个相切的圆形腔体,筒体由出料口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所述出料口与吹膜机头间增设置有过渡装置,所述过渡装置包括与吹膜机头配接的基体、与出料口配接的连接件、基体内设置有圆形竖直单流道与吹膜机头连通,连接件内设置过渡流道与出料口连通,过渡流道包括一圆形单流道以及与圆形单流道连通的两个锥形双流道,锥形双流道分别与出料口相切的两个圆形腔体连接,锥形双流道直径向圆形单流道逐渐缩小,另设有过渡连接件,过渡连接件内设置弯曲圆形单流道连接基体的圆形竖直单流道、连接件内的过渡流道。防止压力回流,适合加工PVC粉料。但在该专利中,其没有设置过滤器使得原料进入转动的螺杆中随着转动的螺杆运输后,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不够纯净均匀;没有在衬套的下端设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在运输时不够稳定,降低了该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的生产效率;没有设置减速机从而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使得运转的螺杆不易冷却,降低了该复合膜生产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不能没有设置过滤器使得原料进入转动的螺杆中随着转动的螺杆运输后,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不够纯净均匀;没有在衬套的下端设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在运输时不够稳定,降低了该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的生产效率;没有设置减速机从而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使得运转的螺杆不易冷却,降低了该复合膜生产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机箱上的操控仪打开电动机带动螺杆转动,通过向喂料筒内添加复合膜生产原料,使得原料进入转动的螺杆中,并随着转动的螺杆运输至前端的过滤器,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加工后更加纯净均匀;通过在衬套的下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在运输时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该双螺杆挤出机在生产时更加安全,提升了该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的生产效率;通过减速机带来的减速率使得螺杆减少其运转散发的能量,减少螺杆转动带来的能量的浪费,使得运转的螺杆得以冷却,通过在减速机的外侧设有机罩与机座,使得该减速机在运作时的震动更加轻微,提升了该复合膜生产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包括螺杆、减速机和机箱;所述机箱上部一侧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中部套设有机罩,所述机罩与减速机固定连接,所述机罩下端设有机座,所述机座与机罩固定连接,所述机座设于机箱上表面一侧,所述机座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前端垂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减速机呈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前侧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轴前端套设在连接器内,所述连接轴与连接器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前端设有轴座,所述轴座中套设有轴承,所述连接器与轴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座前侧垂直设有两根螺杆,所述螺杆与轴承呈活动连接;所述螺杆外侧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挡板,所述衬套上侧垂直贯穿设有喂料筒,所述衬套另一端垂直设有过滤器。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器与连接轴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轴座与轴承呈活动连接,所述轴座与轴承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挡板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器与衬套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器与衬套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机箱为长方体中空结构,所述机箱上表面设有操控仪。优选的,所述机箱内部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轴承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机箱上的操控仪打开电动机带动螺杆转动,通过向喂料筒内添加复合膜生产原料,使得原料进入转动的螺杆中,并随着转动的螺杆运输至前端的过滤器,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加工后更加纯净均匀;通过在衬套的下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使得该复合膜生产原料在运输时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该双螺杆挤出机在生产时更加安全,提升了该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的生产效率。2、通过减速机带来的减速率使得螺杆减少其运转散发的能量,减少螺杆转动带来的能量的浪费,使得运转的螺杆得以冷却,通过在减速机的外侧设有机罩与机座,使得该减速机在运作时的震动更加轻微,提升了该复合膜生产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速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衬套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减速机;2、机箱;3、电动机;4、喂料筒;5、衬套;6、轴承;7、轴座;8、操控仪;9、螺杆;10、过滤器;11、连接器;12、机罩;13、机座;14、固定挡板;15、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9挤出机,包括螺杆9、减速机1和机箱2;机箱2上部一侧设有减速机1,减速机1中部套设有机罩12,机罩12与减速机1固定连接,机罩12下端设有机座13,机座13与机罩12固定连接,机座13设于机箱2上表面一侧,机座13与机箱2固定连接;减速机1前端垂直设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与减速机1呈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5前侧设有连接器11,连接轴15前端套设在连接器11内,连接轴15与连接器11呈固定连接,通过减速机1带来的减速率使得螺杆9减少其运转散发的能量,减少螺杆9转动带来的能量的浪费,使得运转的螺杆9得以冷却,通过在减速机1的外侧设有机罩12与机座13,使得该减速机1在运作时的震动更加轻微,提升了该复合膜生产用双螺杆9挤出机的安全性;连接器11前端设有轴座7,轴座7中套设有轴承6,连接器11与轴承6内部固定连接,轴座7前侧垂直设有两根螺杆9,螺杆9与轴承6呈活动连接;螺杆9外侧套设有衬套5,衬套5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挡板14,衬套5上侧垂直贯穿设有喂料筒4,衬套5另一端垂直设有过滤器10,通过机箱2上的操控仪8打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9)、减速机(1)和机箱(2);/n所述机箱(2)上部一侧设有减速机(1),所述减速机(1)中部套设有机罩(12),所述机罩(12)与减速机(1)固定连接,所述机罩(12)下端设有机座(13),所述机座(13)与机罩(12)固定连接,所述机座(13)设于机箱(2)上表面一侧,所述机座(13)与机箱(2)固定连接;/n所述减速机(1)前端垂直设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与减速机(1)呈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5)前侧设有连接器(11),所述连接轴(15)前端套设在连接器(11)内,所述连接轴(15)与连接器(11)呈固定连接;/n所述连接器(11)前端设有轴座(7),所述轴座(7)中套设有轴承(6),所述连接器(11)与轴承(6)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座(7)前侧垂直设有两根螺杆(9),所述螺杆(9)与轴承(6)呈活动连接;/n所述螺杆(9)外侧套设有衬套(5),所述衬套(5)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挡板(14),所述衬套(5)上侧垂直贯穿设有喂料筒(4),所述衬套(5)另一端垂直设有过滤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电池内层复合膜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9)、减速机(1)和机箱(2);
所述机箱(2)上部一侧设有减速机(1),所述减速机(1)中部套设有机罩(12),所述机罩(12)与减速机(1)固定连接,所述机罩(12)下端设有机座(13),所述机座(13)与机罩(12)固定连接,所述机座(13)设于机箱(2)上表面一侧,所述机座(13)与机箱(2)固定连接;
所述减速机(1)前端垂直设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与减速机(1)呈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5)前侧设有连接器(11),所述连接轴(15)前端套设在连接器(11)内,所述连接轴(15)与连接器(11)呈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器(11)前端设有轴座(7),所述轴座(7)中套设有轴承(6),所述连接器(11)与轴承(6)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座(7)前侧垂直设有两根螺杆(9),所述螺杆(9)与轴承(6)呈活动连接;
所述螺杆(9)外侧套设有衬套(5),所述衬套(5)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挡板(14),所述衬套(5)上侧垂直贯穿设有喂料筒(4),所述衬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汪洋,胡伟,吴磊,周正发,任凤梅,张伟,孙晓华,徐凤锦,刘志强,王若愚,张德顺,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