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线性度宽摆幅CMOS电压跟随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线性度宽摆幅CMOS电压跟随器。
技术介绍
源极跟随器是CMOS电压跟随器的基本实现途径。一种传统的超级源极跟随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其输入端为MOS管栅极(高输入阻抗),输出电阻等于由于P2管引入的负反馈,输入管P1的等效跨导被放大了,因而能够提供更低的输出电阻。这种超级源极跟随器的戴维南等效模型如图2所示,可知其电压增益等于对于电压跟随器来说,我们希望输出电阻Rout越小越好,使得电压增益Av接近1。先进CMOS工艺下的电源电压已越来越低,电压裕度对于模拟电路来说十分紧张,对于电压跟随器这种需要大的电压输出摆幅的模拟电路来说,情况更加严峻,保证每个MOS管都始终充分工作在饱和区已越来越困难。如图1所示,当输入电压增大时,P2管的漏端电压(即输出电压)迫近电源电压,P2管容易进入线性区,导致gm2下降;同时,P2管的栅极电压急剧下降,电流源IB进入线性区,导致roB减小,叠加效应之下,输出电阻Rout增大。根据电压增益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线性度宽摆幅CMOS电压跟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MOS管P1、PMOS管P2、PMOS管P3、PMOS管P4、PMOS管P5、PMOS管P6、PMOS管P7、PMOS管P8、PMOS管P9、PMOS管P10、NMOS管N1、NMOS管N2、NMOS管N3、NMOS管N4、NMOS管N5、参考电流源Iref、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偏置电压Vb和电压源VDD;/n其中所述参考电流源Iref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PMOS管P5的栅极、PMOS管P6的栅极、PMOS管P7的栅极和PMOS管P8的栅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PMOS管P1的栅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线性度宽摆幅CMOS电压跟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MOS管P1、PMOS管P2、PMOS管P3、PMOS管P4、PMOS管P5、PMOS管P6、PMOS管P7、PMOS管P8、PMOS管P9、PMOS管P10、NMOS管N1、NMOS管N2、NMOS管N3、NMOS管N4、NMOS管N5、参考电流源Iref、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偏置电压Vb和电压源VDD;
其中所述参考电流源Iref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PMOS管P5的栅极、PMOS管P6的栅极、PMOS管P7的栅极和PMOS管P8的栅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PMOS管P1的栅极、PMOS管P2的栅极、PMOS管P3的栅极、PMOS管P4的栅极和PMOS管P5的漏极;所述电压源VDD分别连接到PMOS管P1的源极、PMOS管P2的源极、PMOS管P3的源极、PMOS管P4的源极和PMOS管P9的源极;所述PMOS管P1的漏极连接到PMOS管P5的源极;所述PMOS管P2的漏极连接到PMOS管P6的源极;所述PMOS管P3的漏极连接到PMOS管P7的源极;所述PMOS管P4的漏极连接到PMOS管P8的源极;所述PMOS管P6的漏极分别连接到NMOS管N4的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春风,刘天宇,郭泽涛,乔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