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器件包括基底和在基底上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单元层和光提取第二电极层。该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层作为光提取第二电极层,无需再在上面蒸镀制作CPL层,因而制作时,无需在溅射设备后增加蒸镀设备,有利于降低设备投资,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该光提取第二电极层在起到导电电极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光提取层进行光提取,通过采用特定的厚度范围和特定的折射率范围,可以获得较高的光提取效率,从而达到较高的器件电流效率。该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一层多用,有利于简化器件产品的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利于产品超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发光
,尤其是涉及一种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高对比度、宽色域、快速响应速度等优势,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正越来越多地占据高端显示器件的市场份额。传统的底发射OLED器件,受限于开口率不高,在制造更高分辨率的8K电视上受到很大挑战。因此目前OLED器件结构的发展趋势,均朝着可获得更高开口率的顶发射器件结构发展。用于手机等小尺寸OLED显示屏的顶发射器件结构,通常采用具有较高反射率的薄层金属作为半透明阴极,这种阴极会产生较强的微腔效应,导致OLED显示屏的可视角较小。中大尺寸的OLED显示屏,相对于小尺寸的OLED显示屏有着更高的视角性能要求。例如,OLED电视的可视角需要达到45°以上,甚至60°,即显示屏的亮度和颜色在大的视角下也不发生明显偏移。因此,对于中大尺寸的OLED显示屏,需要采用透过率更高、反射率更低的透明阴极材料,如透明的导电氧化物材料。在小尺寸OLED显示屏的生产工艺中,蒸镀制备完薄层金属阴极之后,为了提高光提取效率,通常还会制备一层CappingLayer(即CPL层)。这层CPL层通常为具有较高折射率(1.8~2.1)的有机材料,一般也使用蒸镀的方式进行制备。然而,对于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作为阴极的中大尺寸顶发射OLED器件,在用溅射工艺完成阴极制备之后如果还需要蒸镀一层CPL,则需要在溅射设备之后再加上一台蒸镀设备,导致设备投资增加、工艺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制作工艺、降低制作成本的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一种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底、第一电极层、发光单元层和光提取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基底之上,所述发光单元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上,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发光单元层之上;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反射型电极;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薄膜层,厚度在45nm~110nm之间,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7~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ITO层、FTO层或AZO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绿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65nm~10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红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70nm~110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蓝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45nm~8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绿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75nm~9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红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70nm~100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蓝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55nm~7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绿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的厚度是83~87nm,在520nm处的折射率是2.1;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红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的厚度是88~92nm,在520nm处的折射率是2.1;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蓝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的厚度是63~67nm,在520nm处的折射率是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70nm~80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TO层,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7~2.2,厚度是65nm~90nm;或者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FTO层,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8~2.1,厚度是65nm~90nm;或者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AZO层,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7~2.1,厚度是65nm~90n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层,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功能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层除包括所述发光层外,至少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子注入层,所述电子注入层的材质是Yb,厚度是2.5nm~3.5nm。一种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或制作具有基底、第一电极层和发光单元层的中间产品,在所述中间产品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反射型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单元层层叠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在所述中间产品上采用溅射的方式,在发光单元层上溅射制备厚度在45nm~110nm之间、且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7~2.3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层,该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层构成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上述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层作为光提取第二电极层,无需再在上面蒸镀制作CPL层,因而制作时,无需在溅射设备后增加蒸镀设备,有利于降低设备投资,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该光提取第二电极层在起到导电电极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光提取层进行光提取,通过采用特定的厚度范围和特定的折射率范围,可以获得较高的光提取效率,从而达到较高的器件电流效率。该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一层多用,有利于简化器件产品的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利于产品超薄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10,其包括基底100和设在基底100上的第一电极层200、发光单元层300和光提取第二电极层400。其中,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第一电极层、发光单元层和光提取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基底之上,所述发光单元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上,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发光单元层之上;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反射型电极;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薄膜层,厚度在45nm~110nm之间,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7~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第一电极层、发光单元层和光提取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基底之上,所述发光单元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上,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发光单元层之上;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反射型电极;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薄膜层,厚度在45nm~110nm之间,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7~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ITO层、FTO层或AZO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绿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65nm~10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
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红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70nm~110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
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蓝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45nm~8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绿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75nm~9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
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红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70nm~100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或者
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蓝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厚度是55nm~75nm,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是1.9~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绿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的厚度是83~87nm,在520nm处的折射率是2.1;或者
所述发光单元层发光的光色是红色,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为IZO层,所述光提取第二电极层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宋晶尧,付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