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点发光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L.E.Brus等人首次制备出胶体量子点(colloidalquantumdots,简称QDs)以来,胶体量子点凭借其独特的光学特性,比如禁带宽度易调谐、吸收光谱范围宽、光谱纯度高和光/化学性能稳定等,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材料科学上取得的如此大的进展,使得基于QDs的LEDs(简称:QLED)替代传统的无机和有机LEDs成为经济的,稳定的和高效能的下一代显示器成为可能。目前已有研究将一些贵金属纳米颗粒引入发光器件中,利用贵金属纳米颗粒引发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以此来提高器件发光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g纳米岛掺杂的电子传输层。由于Ag纳米线引发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能增强量子点纳米颗粒附近区域的电磁场强度,抑制激子的淬灭,降低激子寿命,从而增强辐射发光的几率,提高器件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阴极、设置在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量子点发光层、设置在所述阴极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叠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子传输层、Ag纳米岛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靠近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设置,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靠近所述阴极设置,所述Ag纳米岛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阴极、设置在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量子点发光层、设置在所述阴极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叠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子传输层、Ag纳米岛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靠近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设置,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靠近所述阴极设置,所述Ag纳米岛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3~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Ag纳米岛层的厚度为5~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10~8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为440~480nm,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3~5nm,所述Ag纳米岛层的厚度为15~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为510~550nm,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6~8nm,所述Ag纳米岛层的厚度为10~15nm。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嘉城,黎瑞锋,刘文勇,曹蔚然,钱磊,
申请(专利权)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