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包括传输带、若干个支撑杆、两个滚轴、磨砂带和固定座;支撑杆设置在传输带上用于支撑柱状工件;柱状工件的轴向与传输带的行进方向相同;两个滚轴设置在传输带行进方向的两侧;固定座设置在柱状工件上方,磨砂带固定在固定座上;柱状工件与磨砂带、两个滚轴以及支撑杆分别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输送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磨砂结构和滚轴结构,在输送过程中完成打磨抛光,节约工序,提高生产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件磨砂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柱状工件如氧气瓶、灭火器等,其外部由于需要手持,故需要其外面光滑无毛刺。现有技术中,将柱状工件依序放入打磨工序装置进行打磨,此工序虽然可以完成打磨,但耗时较长,降低了生产率。而工件生产线的运行往往离不开输送带,基于输送带,在其边侧增添设备完成打磨,必可省去加工时间。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应用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需求,提供一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包括传输带、若干个支撑杆、两个滚轴、磨砂带和固定座;支撑杆设置在传输带上用于支撑柱状工件;柱状工件的轴向与传输带的行进方向相同;两个滚轴设置在传输带行进方向的两侧;固定座设置在柱状工件上方,磨砂带固定在固定座上;柱状工件与磨砂带、两个滚轴以及支撑杆分别相切。进一步的,支撑杆的两端包括两根固定座和支撑条,支撑条架设在固定座之间,悬空于传输带。支撑条与工件接触,利于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工件随着传输带前行。固定座的作用为使得支撑条悬空于传输带,避免与传输带接触,减少磨损。进一步的,支撑杆与柱状工件接触的表面为弧形面,与工件适配。工件在弧形面上转动,弧形面上设有耐磨层,既保证了对工件的支持,也契合并减少了磨损。进一步的,固定座为拱状结构,磨砂带固定在拱形下方。进一步的,磨砂带的高度沿着输出带行进方向逐渐降低,直至与工件相切。工件进入磨砂带部分,刚进入时候,磨砂带与工件有间隙,随着输送带的前行,磨砂带与工件接触,进行打磨抛光处理。该结构使得磨砂带与工件接触之前带有缓冲,避免由于设置误差造成的磨砂带偏低时候,磨砂工件非目标部位,造成工件报废或者生产暂停。进一步的,两根滚轴的转向相同。滚轴的主要作用为使得柱状工件转动。滚轴的转动驱动非常成熟,由电机控制即可实现。进一步的,述固定座为拱形结构,内部安装有两个皮带轮,一个为主动轮由电机驱动,另一个为从动轮,磨砂带绕设于两个皮带轮上。该结构使得磨砂带也进行移动。比固定式的磨砂带,增加了磨砂带与工件的摩擦速度,提高了抛光效率。进一步的,固定座由升降机构控制升降。当一个工件打磨抛光结束,使用升降机构将固定座升起,待下个工件达到工位后,使用升降机构将固定座下降直至磨砂带与工件碰触。升降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可选用上海卓昕公司的升降机构设备。也可选用其他厂家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传统输送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磨砂结构和滚轴结构,在输送过程中完成打磨抛光,节约工序,提高生产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传输带、2-若干个支撑杆、3-滚轴、4-磨砂带、5-固定座;21-固定块、22-支撑条、6-升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本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由传输带1、若干个支撑杆2、两个滚轴3、磨砂带4和固定座5组成。输送带1为现有技术的输送带。在输送带1上,均布支撑杆2。支撑杆2之间的间距相同。支撑杆2由固定块21和支撑条22组成。固定块21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输送带1,相对分布在传输带1的边缘上。支撑条22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块21固定,支撑条22悬空在输送带1上。支撑条22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与筒状工件的形状适配。输送带1的两侧设有两根滚轴3,滚轴3分别由电机控制转动,两根滚轴3的转向相同。磨砂带4与工件的上部接触,磨砂带4固定在固定座5内。固定座5是一个拱形结构,磨砂带4通过螺钉固定在拱形两侧。磨砂带4的一边水平,另一边工件的母线存在一个夹角,角度为10度。实施例2本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由传输带1、若干个支撑杆2、两个滚轴3、磨砂带4和固定座5组成。输送带1为现有技术的输送带。在输送带1上,均布支撑杆2。支撑杆2之间的间距相同。支撑杆2由固定块21和支撑条22组成。固定块21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输送带1,相对分布在传输带1的边缘上。支撑条22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块21固定,支撑条22悬空在输送带1上。支撑条22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与筒状工件的形状适配。输送带1的两侧设有两根滚轴3,滚轴3分别由电机控制转动,两根滚轴3的转向相同。磨砂带4与工件的上部接触,磨砂带4设置在固定座5内。固定座5为拱形结构,其内部设有两个皮带轮。磨砂带4绕行在皮带轮上。位于低处的磨砂带4与工件相切。皮带轮一个为主动轮由电机控制,另一个为从动轮。磨砂带高速转动,与工件摩擦。进行打磨和抛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带(1)、若干个支撑杆(2)、两个滚轴(3)、磨砂带(4)和固定座(5);支撑杆(2)设置在传输带(1)上用于支撑柱状工件;柱状工件的轴向与传输带(1)的行进方向相同;两个滚轴(3)设置在传输带(1)行进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座(5)设置在柱状工件上方,所述磨砂带(4)固定在固定座(5)上;柱状工件与磨砂带(4)、两个滚轴(3)以及支撑杆(2)分别相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带(1)、若干个支撑杆(2)、两个滚轴(3)、磨砂带(4)和固定座(5);支撑杆(2)设置在传输带(1)上用于支撑柱状工件;柱状工件的轴向与传输带(1)的行进方向相同;两个滚轴(3)设置在传输带(1)行进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座(5)设置在柱状工件上方,所述磨砂带(4)固定在固定座(5)上;柱状工件与磨砂带(4)、两个滚轴(3)以及支撑杆(2)分别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两端包括两根固定块(21)和支撑条(22),支撑条(22)架设在固定块(21)之间,悬空于传输带(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柱状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与柱状工件接触的表面为弧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晟药用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