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属于超越解耦器制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和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底座,机架上位于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压装机构,底座包括安装盘和锁紧件,安装盘与工作台固定,锁紧件位于安装盘远离工作台的一面;锁紧件包括定位轴和行程槽,定位轴与安装盘固定,行程槽以定位轴为中心呈放射状开设于安装盘上;每个行程槽内均滑移连接有支脚和第一限位弹簧,第一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支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多种不同尺寸的超越解耦器进行稳定夹持,易于增强压装设备的通用性,同时易于维持超越解耦器的压装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超越解耦器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常在发动机等驱动系统中设置超越解耦器,以允许该驱动系统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从动部件解耦,从而减小或消除因旋转动力源相对于从动部件的减速而产生的扭转载荷。超越解耦器在装配时,通常先对芯轴、保持架、摩擦弹簧、扭矩弹簧、C型保持架和挡圈等组件进行手动组装,再利用液压机对手动组装后的超越解耦器的各组件进行压装,使超越解耦器中的各装配组件过盈配合至合适位置,形成超越解耦器的初产品。公告号为CN20803544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闭式单点固定台液压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顶部的机体,机体内部设有工作腔以及设置在工作腔顶部的活动腔,活动腔内部设有滑块,机体顶部设有液压缸,液压缸底部设有液压杆,液压缸和滑块通过液压杆相连,滑块底部设有上模安装座。上述现有的液压机在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置于工作台安装的底座上,控制液压缸对工件进行压合处理。但在实际生产中,超越解耦器具有多种大小不同的规格,而现有的底座内径大小固定,只能对和该底座内径适配的超越解耦器进行压装,使得现有的液压机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其易于对多种尺寸的超越解耦器进行夹持,通用性较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包括机架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底座,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压装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安装盘和锁紧件,所述安装盘与所述工作台固定,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安装盘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面;所述锁紧件包括定位轴、支脚和第一限位弹簧,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安装盘固定,所述安装盘上以所述定位轴为中心呈放射状开设有若干行程槽,每个所述行程槽内各设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弹簧和所述支脚;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盘易于底座在工作台上的安装,当利用本方案中的压装设备压装超越解耦器时,将超越解耦器的芯轴套设于定位轴上,并使超越解耦器的外周挤压支脚,使得支脚沿行程槽向远离定位轴的方向运动,此时,所有第一限位弹簧均处于拉升状态,易于压脚在超越解耦器周向对超越解耦器起到夹紧效果。第一限位弹簧易于在行程槽内拉升,便于本方案中的锁紧件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超越解耦器,增强了本压装设备的通用性。压装机构用来向下对放置在底座上的超越解耦器进行压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远离所述安装盘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圈,所有所述安装圈内共同穿设有压紧弹簧圈,所述压紧弹簧圈与超越解耦器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定位轴位于所述压紧弹簧圈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弹簧圈易于将所有限位件的支脚链接为一个整体,在支脚对超越解耦器周向夹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超越解耦器起到周向夹持的效果,能够提高锁紧件对超越解耦器的夹持稳定性,减小压装时超越解耦器晃动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超越解耦器压装的精确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靠近所述定位轴的一端呈V字形铰接有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所述第一压紧板和所述第二压紧板形成的V字形开口朝向所述定位轴;所述第一压紧板靠近所述支脚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紧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脚抵接,所述第二压紧板靠近所述支脚的一面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紧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脚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易于提高支脚对超越解耦器的夹持稳定性,且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呈V字形的设计便于压脚对不同大小的超越解耦器实现稳定夹持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程槽内远离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弹簧靠近所述支脚的一端与所述支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限位弹簧处于拉升状态时,支脚易于挤压第二限位弹簧,使第二限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易于第二限位弹簧产生的回复力对支脚产生推力,有利于增加锁紧件对超越解耦器的锁紧力,能够进一步提高超越解耦器压装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紧板和所述第二压紧板为朝向所述定位轴弯曲的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于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和超越解耦器的外周壁更加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轴设置为与超越解耦器的芯轴形状配合的花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键易于提高定位轴和超越解耦器的芯轴套接时的稳定性,进而易于提高超越解耦器压装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次品筛选机构,所述次品筛选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工件传感器和次品收集盒,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次品收集盒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工件传感器与所述次品收集盒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工件传感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超越解耦器受到的压合力小于标准压力值时,会启动工件传感器内的报警器,提醒操作者对可能压装不合格的超越解耦器进行处理。此时,操作者将不合格的超越解耦器经过工件传感器放入次品收集盒的过程中,使工件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关闭其内部的报警器,完成次品的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品收集盒上铰接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次品收集盒满载后,使用者通过打开盖板易于取出次品收集盒内的次品。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锁紧件的设置,能够起到易于底座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超越解耦器,增强本方案中的压装设备通用性的效果。2.通过压紧弹簧圈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锁紧件对超越解耦器的夹持稳定性,进而提高超越解耦器压装精确度的效果,以提升超越解耦器的装配效果。3.通过弧形的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的设置,易于支脚对不同尺寸的超越解耦器起到更加稳定的夹持效果。4.通过次品筛选机构的设置,易于减小超越解耦器成品的次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底座上放置有压装完成的超越解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工作台;3、底座;31、安装盘;32、锁紧件;321、定位轴;322、支脚;3221、安装圈;3222;压紧弹簧圈;323、第一限位弹簧;324、行程槽;325、第二限位弹簧;326、第一压紧板;3261、第一扭簧;327、第二压紧板;3271、第二扭簧;4、压装机构;41、液压缸;42、上模;5、次品筛选机构;51、压力传感器;52、工件传感器;53、次品收集盒;531、盖板;6、超越解耦器;61、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工作台2作为超越解耦器6的压装工位,工作台2上表面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包括机架(1)和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底座(3),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压装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安装盘(31)和锁紧件(32),所述安装盘(31)与所述工作台(2)固定,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安装盘(31)远离所述工作台(2)的一面;所述锁紧件(32)包括定位轴(321)、支脚(322)和第一限位弹簧(323),所述定位轴(321)与所述安装盘(31)固定,所述安装盘(31)上行以所述定位轴(321)为中心呈放射状开设有若干行程槽(324),每个所述行程槽(324)内各设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23)和所述支脚(322);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23)的一端与所述支脚(3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轴(32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包括机架(1)和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底座(3),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压装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安装盘(31)和锁紧件(32),所述安装盘(31)与所述工作台(2)固定,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安装盘(31)远离所述工作台(2)的一面;所述锁紧件(32)包括定位轴(321)、支脚(322)和第一限位弹簧(323),所述定位轴(321)与所述安装盘(31)固定,所述安装盘(31)上行以所述定位轴(321)为中心呈放射状开设有若干行程槽(324),每个所述行程槽(324)内各设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23)和所述支脚(322);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23)的一端与所述支脚(3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轴(3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22)远离所述安装盘(3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圈(3221),所有所述安装圈(3221)内共同穿设有压紧弹簧圈(3222),所述压紧弹簧圈(3222)与超越解耦器(6)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定位轴(321)位于所述压紧弹簧圈(322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可调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22)靠近所述定位轴(321)的一端呈V字形铰接有第一压紧板(326)和第二压紧板(327),所述第一压紧板(326)和所述第二压紧板(327)形成的V字形开口朝向所述定位轴(321);所述第一压紧板(326)靠近所述支脚(322)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扭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真,赵顶,龚祥,曾庆豪,肖健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数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