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炉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17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弧炉炼钢用的排烟炉盖,由上、下炉盖、双层水圈、绝缘密封砖、排烟道等组成炉盖分为上下两层,在电极的周围装有双层水圈,双层水圈与炉盖之间装有绝缘的密封砖。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不外泄,促使烟气中CO充分燃烧,减少了爆炸隐患,降低了烟气温度,炉内一氧化碳含量低,有利于氧化脱碳,炉内热气不会过量被吸走,保证炼钢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消耗功率小,效率高,噪音低,投资少等优点,是电弧炉炼钢的理想排烟装置。(*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弧炉炼钢过程中使用的排烟炉盖装置。电弧炉在冶炼过程中,燃料中脂类化学元素燃烧,金属元素汽化,产生烟气和粉尘多,温度高,粒度微细,容易扩散,目前在电弧炉上治理烟尘的装置,有炉内排烟,炉顶排烟,屋顶大罩集烟,全封闭罩集烟等。炉内排烟效率高,但造成炉内过高负压,影响炉内还原气氛,延长还原时间,同时炉内烟气抽得过于清,电弧出现强烈光辐射,炉气中CO浓度也较高,隐藏着爆炸的危险,因此炉内排烟弊多利少。屋顶大罩排烟克服了炉内排烟的一些缺点,但需保留天车来往的空间上升烟气受横向气流干扰,产生烟气二次返回现象,因此要求大风机,风量才可以有效捕集烟气,所需气流量是烟尘量的数倍,耗资巨大。全封闭罩集烟装置比屋顶大罩装置虽然用风量减少2/3,炉子被排烟罩封闭、使炉外噪音有所减少,但是全封闭罩集烟装置投资较高,设备所占空间受天车高度限制,操作也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排烟炉盖装置。为实现本目的,炉盖分为上下两层,有下炉盖(1)和上炉盖(2),在电极(4)的周围装有双层水圈(3),双层水圈与炉盖之间装有绝缘的密封砖(5),炉盖(1)(2)均为夹层,装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8),在炉盖(1)上有加料孔(7),炉盖(2)上有排烟孔(6)。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 为排烟炉盖主剖视图。图2 为排烟炉盖A部放大图。图3 为排烟炉盖俯视图。图4 为本技术配套机构布置图。排烟炉盖的结构是由下炉盖(1)、上炉盖(2)、双层水圈(3)、电极(4)、密封砖(5)、排烟孔(6)、加料孔(7)、出水管(8)(10)、进水管(9)(11)、衬板(12)、通孔(13)、烟道(14)、水管接头(25)等组成,其配套装置有电弧炉(24)、排烟管(15)、旋风除尘器(16)、布袋除尘器(18)、排灰口(17)、(19)、风机(20)、电动机(21)、烟囱(22)、排气管(23)等组成。排烟炉盖采取双层结构,在下炉盖(1)的上面装有上炉盖(2),炉盖中均有衬板(12)支撑加固,衬板上有通孔(13),其作用是在上炉盖中通风尘,在下炉盖中通水,炉盖(1)(2)即形成为夹层,下炉盖(1)上装有进水管(9),上炉盖(2)上装有出水管(8),其循环水通过水管接头(25)流入上炉盖(2)中,然后经排水管(8)排出,双层水套(3)装有进水管(10)和排水管(11),有循环水流过。电极(4)的周围有双层水圈(3),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电极上下移动方便。在炉盖(1)(2)与双层水圈(3)之间有绝缘密封砖(5),由数块组成,并具有烟道(14)。在炉盖(1)上有加料孔(7),炉盖(2)上有排烟孔(6)。本技术的排烟工作流程是这样的,炉内产生的烟尘穿过下层水圈与电极的间隙,受风机(20)运转的作用,进入烟道(14),经过通孔(13),使烟尘布满在炉盖(2)内,然后经排烟孔(6)进入排烟管(15),当烟尘经过旋风除尘器(16)时,部分灰尘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云集至排灰口(17),更微细的灰尘在布袋除尘器(18)中滤袋阻留,净化气体透过袋壁逸出至排气管(23),再进入风机(20),经烟囱(22)排入大气中。本技术的特点当风机运转后,形成一种特殊气流,从上层水圈与电极的间隙进入一定量的冷空气,促使烟气中CO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爆炸隐患,补充的冷空气降低了烟气温度,使之在130℃以下,有利于布袋除尘,同时炉内一氧化碳含量低,有利于氧化脱碳,更重要的是炉内热气不会过量被吸走,保证炼钢质量。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不外泄,净化了工作场内的空气,消耗的功率小,效率高,噪音低,投资少。实施例应用15吨电弧炉,下炉盖直径4260毫米,上炉盖直径3030毫米,1、电弧炉公称容量15T,实装入量20~23T2、炉气主要成分CO0~20%,CO20~15%,N265%,O210%3、炉内排烟量22400M3/h4、炉内最高温度1400℃5、过滤袋温度80℃6、烟气流速16M/s7、风管直径860毫米8、过滤风速2~2.5M/分9、过滤面积450M210、风机型号G4-73-11№12,风量64200M3/h(两台电炉共用),风压475mmHg11、旋风除尘器直径φ10.4×4(ZLP/A),12、电机功率115KW,1480转/分13、烟囱高25M效果安装排烟炉盖的电弧炉周围的粉尘下降到原来的1/3,三个电极孔和炉顶无烟尘外溢,厂房内外无可见的烟气,25米高烟囱排放烟气无黑色,电炉烟尘收集平均每吨钢液集尘达7.84kg,最高的吨钢液集尘达9.01kg。权利要求1.一种电弧炉用排烟炉盖,由炉盖、水圈、烟道组成,其特征在于a、炉盖分为上下两层,有下炉盖(1)和上炉盖(2),b、在电极(4)的周围装有双层水圈(3),c、双层水圈与炉盖之间装有绝缘的密封砖(5),d、炉盖(1)(2)均为夹层,装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8),e、炉盖(1)上有加料孔(7),f、炉盖(2)上有排烟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炉盖,其特征在于配套装置是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专利摘要一种电弧炉炼钢用的排烟炉盖,由上、下炉盖、双层水圈、绝缘密封砖、排烟道等组成炉盖分为上下两层,在电极的周围装有双层水圈,双层水圈与炉盖之间装有绝缘的密封砖。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不外泄,促使烟气中CO充分燃烧,减少了爆炸隐患,降低了烟气温度,炉内一氧化碳含量低,有利于氧化脱碳,炉内热气不会过量被吸走,保证炼钢质量,本技术还具有消耗功率小,效率高,噪音低,投资少等优点,是电弧炉炼钢的理想排烟装置。文档编号F27B3/10GK2056500SQ8921201公开日1990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陈自球 申请人: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弧炉用排烟炉盖,由炉盖、水圈、烟道组成,其特征在于:a、炉盖分为上下两层,有下炉盖(1)和上炉盖(2),b、在电极(4)的周围装有双层水圈(3),c、双层水圈与炉盖之间装有绝缘的密封砖(5),d、炉盖(1)(2)均为夹层, 装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8),e、炉盖(1)上有加料孔(7),f、炉盖(2)上有排烟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自球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