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朝云专利>正文

旋风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06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旋风发生装置”由外套、内套,渐扩管等主要零件组成。其中外套上有若干切向矩形进风口和直风进风孔。内外套之间有旋转气流形成腔,内套有直风出风孔。本装置可应用于各种需要供风的冶金炉上,特别是应用在冲天炉环状风箱上。本装置送出的是旋转气流和轴向气流互相配合组成的旋风束。入炉后能使气流均匀分布;减轻炉壁效应;减少底焦燃烧时化学热能的消耗和损失;提高底焦单位时间内放热强度。达到增产节约的目的。(*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旋风发生装置”可应用于各种需要供风的冶金炉型上,特别是装配并应用在冲天炉侧吹环状风箱的进风口上。本专利技术“旋风发生装置”属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在冲天炉熔炼供风方法上的一种新的开拓性的应用。根据检索和对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技术设备和器械的了解得知,本专利技术是前所未有的;也没有用高速旋风束为冲天炉及其它冶金炉型在熔炼中作为供风方法的。目前现有的“旋风除尘器”“风动板手”等,只是用气流作动力,气流沿园桶内壁做园环运动,而没有轴向力的气流,气流的功能完成之后,作为能量耗尽的废气由中心排出。目前应用广泛的“冲天炉”是侧吹供风。其供风方法是在环状风箱的内壁开设若干进风口实现的。其进风的气流为直线形的,由其特性所限,自然产生下述熔炼缺陷。1.供风分布不均匀,“炉壁效应”严重。“冲天炉”内的料柱,在炉壁处较为稀疏,空隙较多;在炉心处较为密集,空隙较少。因此炉壁处空气富集,炉心处稀薄,而且侧吹气流出风口后受到底焦的阻力和炉料的压力,大部分受阻的气流将带着与底焦发生燃烧反应的火焰向其反方向或斜后方向的炉壁冲击。致使炉壁烧损较快,即“炉壁效应”严重。2.吹黑风口,损失热能。由于风量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旋风发生装置可应用于各种需要供风的冶金炉型上,特别是应用在铸造冲天炉侧吹供风时,是跨装在风箱内外壁上的一种机械部件,其特征是由同轴线的外套,内套和渐扩管组成;进风孔(口)设在内外套上,通过喉管和渐扩管伸入到冲天炉内壁;其整体特征是 按轴向分成四个结构段:A、进内园柱段:由外套的园柱体部位和内套的内套的内外园柱体部位组成,结构特征是:外套上设有若干个渐缩的矩形进风口,其两个相对壁平面分别按同一方向相切于外套内壁园柱面和过本切点相切于比内套外园柱面直径略大1毫米左 右的一个假想园柱面;而另外的两个壁平面相互平行,并与内外套轴心线形成前倾的夹角<a,并在内外套的联接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本发明旋风发生装置可应用于各种需要供风的冶金炉型上,特别是应用在铸造冲天炉侧吹供风时,是跨装在风箱内外壁上的一种机械部件,其特征是由同轴线的外套,内套和渐扩管组成;进风孔(口)设在内外套上,通过喉管和渐扩管伸入到冲天炉内壁;其整体特征是按轴向分成四个结构段A、进风园柱段由外套的园柱体部位和内套的内外园柱体部位组成,结构特征是外套上设有若干个渐缩的矩形进风口,其两个相对壁平面分别按同一方向相切于外套内壁园柱面和过本切点相切于比内套外园柱面直径略大1毫米左右的一个假想园柱面;而另外的两个壁平面相互平行,并与内外套轴心线形成前倾的夹角<a,并在内外套的联接部位设有若干个向心的并相交于轴心线的直风进风孔;B、整流园锥段由外套的内锥面,内套的内外锥面及流线体外表面组成,其形状特征是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朝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