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包括电源开关、耐高温增压泵、总水管、水槽、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进水球阀、出水球阀、第一排水球阀和第二排水球阀;总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通,进水球阀与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水槽内,出水球阀与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水槽内;第一排水球阀设置在第一水管的末端,第二排水球阀设置在第二水管的末端;电源开关与耐高温增压泵的一端连接;耐高温增压泵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一个耐高温增压泵,大大节约了泵的使用成本,且不工作时水泵处于常温中,不会受水温高的影响和腐蚀影响,更不容易老化损坏。电源线也不接触水槽,降低了电源线高温老化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探伤清洗线清洗水槽的水温在40—60摄氏度之间,每次换水只能通过进水球阀将纯水注入其中一个水槽,再通过不锈钢潜水泵将纯水一次转移进入其他水槽,这样转移过程繁琐,浪费时间和电力成本。并且,四个水槽不能实现任意调度,比如特殊情况需要只将1#水槽的水排掉,将4#水槽的水注入1#水槽,则不能直接实现上述操作,只能同时排掉前面三个水槽的水。另外,水槽的水温需要控制在40—60摄氏度之间,长时间高温对不锈钢潜水泵有加速老化作用,水泵加速损坏,增加维修成本。而电源线在热水中浸泡也老化更快更容易有漏电危险。在现有技术中,水泵数量太多,实现功能却很单一,且增加使用成本。而进水管和出水管为同一根水管,水管中有污水不能清洗,下次加水时有部分脏水依然会进入水槽中。所以现有技术功能单一、使用多个水泵、操作繁琐、热水加速水泵和电源线的老化,还会引起水、电、时间等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功能单一、使用多个水泵、操作繁琐、热水加速水泵和电源线的老化,还会引起水、电、时间等资源的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包括电源开关、耐高温增压泵、总水管、水槽、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进水球阀、出水球阀、第一排水球阀和第二排水球阀;总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通,进水球阀与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水槽内,出水球阀与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水槽内;第一排水球阀设置在第一水管的末端,第二排水球阀设置在第二水管的末端;电源开关与耐高温增压泵的一端连接;耐高温增压泵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进一步地,水槽包括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第三水槽和第四水槽,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第三水槽和第四水槽自左向右一次排列。进一步地,进水球阀包括第一进水球阀,第二进水球阀,第三进水球阀和第四进水球阀;第一进水球阀与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一水槽内,第二进水球阀与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二水槽内,第三进水球阀与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三水槽内,第四进水球阀与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四水槽内。进一步地,出水球阀包括第一出水球阀,第二出水球阀,第三出水球阀和第四出水球阀;第一出水球阀与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一水槽内,第二出水球阀与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二水槽内,第三出水球阀与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三水槽内,第四出水球阀与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第四水槽内。进一步地,总水管还包括总进水球阀,用于控制总水管的进水。进一步地,第一进水球阀,第二进水球阀,第三进水球阀和第四进水球阀设置为相互独立操作。进一步地,第一出水球阀,第二出水球阀,第三出水球阀和第四出水球阀设置为相互独立操作。技术效果1、降低水泵启动频率,减少对水泵的磨损,降低维修率;2、水泵设计不在水槽中,降低了水泵由于热水高温带来的迅速老化和腐蚀。3、本技术中的电源线设置在水槽外面,不碰水,避免了漏电危险。4、本技术中只使用了一个耐高温增压泵,大大降低了水泵的使用成本。5、水槽的水都可以相互直接更换,功能更全面、操作更简单。6、所有的管道都可以清洗,污水排放更干净。7、本技术的方案在初始加水时,四个水槽的水可以同时加注,大大节省了加水的时间,且加水不需要水泵工作,也节约了电能,降低了水泵的磨损,降低了维修成本。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包括电源开关18、耐高温增压泵19、总水管20、水槽、第一水管16、第二水管17、进水球阀、出水球阀、第一排水球阀14和第二排水球阀15;总水管20的一端与第一水管16和第二水管17连通,进水球阀与第一水管16连通并设置在水槽内,出水球阀与第二水管17连通并设置在水槽内;第一排水球阀14设置在第一水管16的末端,第二排水球阀15设置在第二水管17的末端;电源开关18与耐高温增压泵19的一端连接;耐高温增压泵19与第一水管16和第二水管17连接。进一步地,水槽包括第一水槽1、第二水槽2、第三水槽3和第四水槽4,第一水槽1、第二水槽2、第三水槽3和第四水槽4自左向右一次排列。进一步地,第一水管16中还有4个分水管,进水球阀包括第一进水球阀6,第二进水球阀8,第三进水球阀10和第四进水球阀12;第一进水球阀6与第一水管16连通并设置在第一水槽1内,第二进水球阀8与第一水管16连通并设置在第二水槽2内,第三进水球阀10与第一水管16连通并设置在第三水槽3内,第四进水球阀12与第一水管16连通并设置在第四水槽4内。第一进水球阀6,第二进水球阀8,第三进水球阀10和第四进水球阀12设置为相互独立操作。第二水管17中还有4个分水管,出水球阀包括第一出水球阀7,第二出水球阀9,第三出水球阀11和第四出水球阀13;第一出水球阀7与第二水管17连通并设置在第一水槽1内,第二出水球阀9与第二水管17连通并设置在第二水槽3内,第三出水球阀11与第二水管17连通并设置在第三水槽3内,第四出水球阀13与第二水管17连通并设置在第四水槽4内。第一出水球阀7,第二出水球阀9,第三出水球阀11和第四出水球阀13设置为相互独立操作。进一步地,总水管20还包括总进水球阀5,用于控制总水管20的进水。以下将举一例子说明本实施例的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的运作流程。初始加水时,打开总进水球阀5、第一进水球阀6,第二进水球阀8,第三进水球阀10和第四进水球阀12,纯水通过第一水管16直接进入第一水槽1、第二水槽2、第三水槽3和第四水槽4,此处不需要耐高温增压水泵工作,所有水槽加水同时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每次加水必须使用不锈钢潜水泵将水分别转移进下一个水槽的问题。更节省时间,节约能耗。第一水槽1、第二水槽2、第三水槽3和第四水槽4需要排水时可分别打开第一出水球阀7,第二出水球阀9,第三出水球阀11和第四出水球阀13之后再打开第二排水球阀15,等待污水全部排净关闭所有球阀即可。排水使用的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也同时作为耐高温增压泵启动时的进水管使用,这样省去另外再做一路水管的问题。如果需要将第三水槽和第四水槽的水换进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中,只需要先将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水先排净,再分别打开第一进水球阀6、第三出水球阀11和第二进水球阀8、第四出水球阀13,再打开电源开关启动耐高温增压泵等待换完关闭所有球阀即可(耐高温增压泵启动后水流方向是从A到B)。当需要将任一水槽的水换进另一个水槽时,只需先将另一个水槽的水排空,之后打开耐高温增压泵,再通过控制各水槽内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耐高温增压泵、总水管、水槽、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进水球阀、出水球阀、第一排水球阀和第二排水球阀;所述总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球阀与所述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所述水槽内,所述出水球阀与所述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所述水槽内;所述第一排水球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管的末端,所述第二排水球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管的末端;/n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耐高温增压泵的一端连接;所述耐高温增压泵与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耐高温增压泵、总水管、水槽、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进水球阀、出水球阀、第一排水球阀和第二排水球阀;所述总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球阀与所述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所述水槽内,所述出水球阀与所述第二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所述水槽内;所述第一排水球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管的末端,所述第二排水球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管的末端;
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耐高温增压泵的一端连接;所述耐高温增压泵与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包括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第三水槽和第四水槽,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二水槽、所述第三水槽和所述第四水槽自左向右一次排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探伤清洗线水槽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球阀包括第一进水球阀,第二进水球阀,第三进水球阀和第四进水球阀;所述第一进水球阀与所述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槽内,所述第二进水球阀与所述第一水管连通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槽内,所述第三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智立,
申请(专利权)人:通富热处理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