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光板、照明模块、照明装置及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导光板包括一基板、多个曲面结构以及多个微结构。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面。第一表面实质上为平面并与侧面之间具有一交界处。曲面结构形成于交界处。微结构形成于第一表面上。各微结构包括一中间部,且中间部凹陷于第一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增加出光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照明模块、照明装置及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具有其的照明模块与照明装置、及导光板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括曲面结构及微结构的导光板、具有其的照明模块与照明装置、及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照明模块与照明装置近年来快速地成长,并已大量运用在诸如灯箱、背光源等应用,可视为未来照明的趋势。基于其产品结构的差异,又可将其区分为直下式与侧光式两种态样。侧光式结构于入光侧存在因LED元件排列不连续而导致亮暗不均匀(hotspot)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导光板是本领域业者努力的目标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照明模块、照明装置及导光板的制造方法,使其可以增加导光板出光均匀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一基板、多个曲面结构以及多个微结构。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面,第一表面实质上为平面并与侧面之间具有一交界处。此些曲面结构形成于交界处。此些微结构形成于第一表面上,其中各微结构包括一中间部,且中间部凹陷于第一表面。其中,各该微结构更包含:一外围部,凸出于该第一表面。其中,该外围部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高度小于1μm。其中,该曲面结构的顶端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该外围部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一高度。其中,该中间部凹陷于该第一表面的深度介于10μm至50μm之间。其中,该曲面结构的底端与该第一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该中间部凹陷于该第一表面的一深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模块,包括上述的导光板及一光源。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上述的照明模块,其中照明装置为选自天花板灯箱、招牌灯箱、广告灯箱及广告牌灯箱所组成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基板包括一实质上为平面的第一表面;加热加压基板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多个微结构,其中各微结构包括一中间部,且中间部凹陷于第一表面;以及裁切已形成此些微结构的基板,其中经裁切的基板具有一侧面,第一表面与侧面之间具有一交界处,且部分的此些微结构经裁切以在交界处形成多个曲面结构。其中,加热加压该基板以在该第一表面上形成所述微结构的步骤为通过相对的二辊轮进行局部加热加压,且该二辊轮之间具有介于50℃至70℃之间的一温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包含上述导光板的照明模块、包含上述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及制造上述导光板的制造方法,使导光板可减少入光侧亮暗不均(hotspot)的现象,增加出光均匀性,并使照明模块具有良好的出光均匀性。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A绘示图1的导光板的沿剖线I-I’的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2B绘示图1的导光板的局部立体图。图3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侧视示意图。图4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示意图。图5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5A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不同外形的曲面结构的示意图图6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照明模块100:导光板110:基板111:第一表面112:侧面113:第二表面120:曲面结构120t:顶端120b:底端130:微结构131:外围部132:中间部140:透镜结构200:光源220:光源基板240:发光单元300:反光片400:框架420:容置空间600:裁切器21、22、31、32、33:辊轮h1:高度h2:第二垂直距离d1:深度d2:第一垂直距离B:交界处I-I’:剖线D1:方向P:节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所附图式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图式并未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便清楚表现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而在说明书及图式中,同样或类似的元件将以类似的符号表示。以下公开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例子来实行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例子以阐述本专利技术。当然这些仅是例子且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照至图1及图2A,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板100的俯视示意图,图2A为图1的导光板100的沿剖线I-I’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及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0包括一基板110、多个曲面结构120及多个微结构130。基板110为透光的材质,例如是以聚甲基戊烯树脂(polymethylpentene);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Methylacrylate)、丙烯酸乙酯(Ethylacrylate)等单体构成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共聚物、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透明树脂或玻璃所形成的基板。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0的厚度为0.3~5毫米(mm),较佳为0.5~3毫米(mm)。基板110具有一第一表面111和至少一侧面112,在此实施例中,应当理解基板110的形状为长方形平板,第一表面111实质上为平面,即平面占第一表面111总面积的至少85%以上,例如是85%~95%为平面。基板110具有四个侧面112,各侧面112与第一表面111具有一交界处B。在其它实施例中,基板110的形状可依实际应用为其它的多边形,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基板110的外形,侧面112的数量亦对应基板110的形状而有所不同。如图1及图2A所示,多个曲面结构120与多个微结构130随机地分布于基板110上,其中曲面结构120形成在基板110的边缘,微结构130(例如是凹点结构)形成在基板110的表面并向内凹陷。具体地,曲面结构120形成在交界处B的位置,微结构130形成在第一表面111上。曲面结构120与微结构130例如可以由直接压印、通过具微结构的辊轮经由热押转印、直接射出成型或通过模具(或具沟槽微结构的模具)使光固化材料成型等加工工艺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各个微结构130由俯视的角度观测例如呈圆形,且包括一外围部131和一中间部132。其中,外围部131凸出于第一表面111并具有凸出于第一表面111的一高度h1,而中间部132凹陷于第一表面111并具有凹陷于第一表面111的一深度d1。由此,微结构130的外围部131与中间部132例如构成一火山口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微结构130仅具有凹陷于第一表面111的中间部132。在一实施例中,中间部132呈凹陷的圆锥状并包含一曲面132a与一底部132b。如图2A所示,曲面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面,该第一表面实质上为平面并与该侧面之间具有一交界处;/n多个曲面结构,形成于该交界处;以及/n多个微结构,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各该微结构包括一中间部,且该中间部凹陷于该第一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TW 107147830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面,该第一表面实质上为平面并与该侧面之间具有一交界处;
多个曲面结构,形成于该交界处;以及
多个微结构,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各该微结构包括一中间部,且该中间部凹陷于该第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微结构更包含:
一外围部,凸出于该第一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外围部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高度小于1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曲面结构的顶端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该外围部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凹陷于该第一表面的深度介于10μm至50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曲面结构的底端与该第一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垂直距离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爵仰,曾炜展,萧琇方,陈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